为十一五规划开好局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5日 09:49 金时网·金融时报 | |||||||||
打好基础迎接“十一五”系列报道之一 FN记者 王晓欣 编者按 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入分析了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总结了今年的经济工作,以及“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取得的重要认识和经验,明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阐述了明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具体部署了明年的经济工作。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的精神,对于做 明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意义十分重要。如何认真领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做好明年的经济、金融工作,需要注意解决哪些重点问题?从今天起,本报将刊发“打好基础迎接‘十一五’”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时近年底,中国经济经过将近一年的运行,又开始向人们的关切提交答卷。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始终保持在9.4%左右,这说明今年以来国民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有所提高。在经济总量矛盾缓解的同时,结构性矛盾也得到改善。物价上涨的压力明显减弱,物价涨幅大体保持在2%左右且环比逐月下降;轻重工业增长更加协调,煤电油运“瓶颈”压力有所缓解;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增速趋于稳定、结构更加合理,而消费和外贸的增速明显加快。 在国民经济取得较大成就的同时,经济发展中长期积累的矛盾和出现的新问题依然存在,主要是,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固定资产投资反弹的压力仍很大,一些高耗能、低效益、高污染的行业被抑制后,另一些具有此类问题的行业又冒了出来。一些部门和行业还出现了产能过剩的问题。在前两年投资盲目扩张的冲动下,目前已初步形成超出有效需求的生产能力,造成生产增速放缓、效益下降、产品价格下跌、企业经营困难,而一些项目仍在上马。国际环境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如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居高不下,国际竞争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趋于强化等。要解决这些问题,为“十一五”规划开好局,就必须重视下面几个问题。 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是2006年经济工作的主基调。“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继续实行,是宏观经济政策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的集中体现。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与政策停滞不是一个概念,而是指动态发展、不断深化的过程。要根据经济形势的具体变化,注重增加灵活性和针对性,适时、适度地进行微调。日前,人民银行表示“下一阶段将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还声明要“增强政策的主动性和有效性,注意加强预调和微调”。“预调”和“微调”这两个词反映出执行货币政策中的“微妙性”和“灵活性”,也颇形象地表达了当前宏观调控手段的细微变化。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十一五”期间的一大亮点,而2006年作为开局之年,必须要有良好的开端。当前经济增长效率比较低,能源、资源消耗都比较大,这是一个既长期存在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006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2006年经济工作中要紧紧抓住的一条主线。经济结构不合理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产业结构层次低,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这是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不高、经济社会发展存在诸多矛盾的重要原因。着力解决好经济结构问题,才能持续扩大国内需求,增加有效供给,促进就业,显著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要坚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在调整经济结构中实现较快发展。 经济决定金融,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是金融稳定的重要前提。金融对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和调控作用。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一些行业生产能力过剩可能引发的通货紧缩风险。今年年中以来,水泥、电解铝等价格开始走低,电解铝行业已出现大面积亏损。前3个季度,全国钢材产量同比增长25.8%,而国内钢材价格4月份以来一路下滑。7月中旬以来,一些主要产煤区煤炭出矿价格下降,煤炭库存开始增加。电力行业在“拉闸限电”的警报声中,产能扩张很快,现已形成4.6亿千瓦的供应能力,2006年可能超过6亿千瓦,电力过剩有可能在一两年内出现。种种迹象表明,我国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有再次加大的趋势,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现象将面临大面积扩散的可能。这个问题在2006年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治理,就可能引发产能的全面过剩,导致价格进一步的下滑和利润收缩,企业投资意愿和消费需求下降,进而生产能力进一步过剩,由此可能引发通货紧缩,对今后几年国民经济的平稳快速增长构成潜在的威胁。金融应发挥宏观调控和推动作用,抑制这些行业的盲目投资,解决产能过剩问题。 金融要与科技合作,这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自主创新力的必由之路。“十一五”期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需要从股票市场和银行贷款中筹集1800亿元至2400亿元左右的资金投入。为此,在即将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专门提出了鼓励自主创新的金融政策。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等10个部门都积极参与了金融政策的制定。这些政策包括金融机构的信贷政策、证券市场政策、创业投资政策、外汇管理政策以及保险政策等。目前,金融界已经行动起来了,积极想办法为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创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输送“血液”。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稳定是经济稳定的基础。一方面为维护金融稳定还需要各相关部门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和制度建设,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必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明晰产权主体,完善公司治理,转换经营机制,加强内部管理,把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建设成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的现代金融企业;提升金融创新水平,加强金融机构的产品定价能力,重视发展银行业的中间业务,开发证券公司的卖方业务,加快保险产品结构调整,培育可持续的盈利模式,提高金融机构的竞争力;优化融资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例,扩大居民投资渠道,有效分散和管理金融风险;加强审慎监管,建立健全监管协调机制,推动金融业的稳健发展。 新的起点,新的任务,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只有统一认识,毫不放松地做好今后经济金融工作,不断深化改革,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深层矛盾和问题,打好明年经济发展的攻坚战,才能为实现“十一五”规划打下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