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章轲 发自北京
我国第一部《中国总部经济蓝皮书》昨日面世,该书首次对全国35个主要城市进行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价,排在前10位的城市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杭州、天津、南京、青岛和武汉。
北京总部经济发展能力综合得分87.33,位居全国第一,其中研发能力、专业服务和开放程度三项指标排名第一;商务设施指标仅次于上海排名第二;政府服务和基础条件排在上海和广州之后,位居第三。
据专家分析,包括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在内的第一能级城市总部经济发展综合能力较强,未来应重点吸引跨国公司和国内大企业集团全国性总部;包括深圳、成都、杭州、天津、南京、青岛、武汉在内的第二能级的7个城市,未来适宜作为跨国公司或国内大企业集团的大区域性总部;包括宁波、大连、沈阳、重庆、济南、西安等第三能级的13个城市,发展总部经济的综合能力一般,适合吸引国内大企业集团的区域性总部;而第四能级包括合肥、长春、乌鲁木齐、海口等共12个城市发展总部经济的综合能力低于35个城市的平均水平,适合发展省级总部经济。
但我国总部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总部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内在规律的认识需要进一步深化;二是政府宏观规划与引导滞后于总部经济发展的需要,造成总部聚集区布局缺乏整体规划,与城市整体发展存在某种程度的不协调;三是由于现行行政体制、财税制度、GDP核算制度、政府业绩考核制度等相关方面的制约,企业总部和生产基地的分离往往面临着一定的阻力。
北京市政府副市长陆昊昨日表示,北京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较高的专业化服务水平、优越的市场条件、较雄厚的产业基础,在发展总部经济方面具有突出优势。目前北京总部经济发展在空间上已经初步形成了商务中心区(CBD)、金融街、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三大总部聚集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