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中国企业成为纳斯达克的摇钱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3日 21:06 金时网·金融时报

  记者 袁蓉君

  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最近预计,下一轮跻身全球100强之列的企业将来自新兴市场,特别是亚洲。因此,亚洲首次公开上市(IPO)资源正成为国际各大证券交易所竞争的重要前沿阵地。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企业何去何从将至关重要。11月30日,记者在出席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CEO)罗伯特·格雷费尔德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时强烈地感受到这
一点。格雷费尔德在发言中多次表示,希望中国所有行业的企业包括商业银行到纳斯达克上市。

  近年来,大多数交易所正转变为盈利机构,其业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吸引亚洲企业IPO的能力和

股票交易量。过去几年,随着越来越多的全球投资者开始在亚洲投资,纳斯达克的最大竞争对手纽约证交所似乎丧失了对该地区领军企业的吸引力。数据显示,过去24个月,有18家中国内地企业到纳斯达克上市。今年迄今共有8家中国内地企业到美国上市,但没有一家选择纽交所,全部都去了纳斯达克。

  “在纳斯达克34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始终面向未来,面向未来的市场,面向中国这样的国家。我们对此感到无比自豪。目前,中国企业已经成为我们IPO的最大来源,是最重要的市场之一。我们将对中国进行长期投资,相信可以从中得到极大的回报”,格雷费尔德开门见山地表示。他说,纳斯达克是一家上市公司,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在市场上的领先地位”,而拓展中国市场对纳斯达克保持优势至关重要。据了解,纳斯达克是于今年2月在纳斯达克全国市场上市的。

  尽管纳斯达克在吸引内地企业IPO方面略占优势,但是,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基本上以IT和其他高新技术企业为主,没有一家是大型国企。对此,格雷费尔德不以为然。他说,“目前在纳斯达克上市的24家中国企业总市值超过150亿美元,这个规模不算小”。当然,他也表示,未来如何吸引中国大型国企上市已经成为纳斯达克孜孜以求的一大目标。

  “纳斯达克适合各种行业的企业,金融企业在此上市的也很多”。格雷费尔德介绍说,纳斯达克29%的上市公司是高新技术产业,第二大行业则是金融行业。“我们的特点和竞争优势是电子交易、高透明度和高效率,能够为投资人带来更高的回报,可以为中国企业提供畅通的交易平台”。“与主要竞争对手日均200万股的成交量相比,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企业平均每天的交易量为1400万股”。

  他还说,中国企业当然应该选择在国内上市,如果还需要第二个能够提供更高流动性市场的话,他们就应该选择纳斯达克。“这种国内国外同时上市的模式是非常奏效的,如在以色列,已有越来越多的公司选择既在特拉维夫上市,同时也在纳斯达克上市”。

  在选择潜在上市对象时,纳斯达克青睐什么样的企业呢?格雷费尔德指出,无论哪个行业的企业在寻求上市时必须符合两个准则:第一是要有一个长期的可以持续的商业模式,其次是公司治理结构良好,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必须具有独立性,内部控制机制也必须独立。“这些是投资人非常看中的。一家上市或拟上市公司,如果在公司治理方面出了问题,必定将在市场上面临困难的境地”。

  据了解,此次中国之行是格雷费尔德在担任纳斯达克CEO之后的首次,其主要目的是与已经在纳斯达克上市和寻求在纳市上市的中国企业高管层见面,与中国金融监管当局交流,并亲身体验和更好地理解

中国经济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