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综述:曾荫权历数140年来全球化如何惠益香港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3日 10:48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香港十二月二日电 (记者 关向东)距离世界贸易组织第六次部长级会议在此间开幕还有十一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今日发表演讲历数全球化一百四十年来如何惠益香港。

  二日,曾荫权出席了香港总商会及《亚洲华尔街日报》主办的第十二届香港商业高峰会并发表专题演讲。

  他在演讲中回顾了自由贸易政策,如何使香港从一个“荒芜小岛”,成长为亚太区内自由贸易中心,成为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口中的“全球互补互惠、益处无穷的最佳明证。”

  百四十年自由贸易惠益香港

  曾荫权回顾说,一八六零年代仍是皇朝、帝国的时代,恰在这个年代,香港开始取代广东,发展成为与内地贸易的转口枢纽。

  他说,一八六六年香港与内地的双边贸易货值达一点一亿英镑,这对一个人口仅有十一点五万的地方来说,已相当了不起。同年,停靠香港的远洋轮船共三千七百八十三艘。香港与内地港口通商,往北已远达天津。

  曾荫权认为,自由贸易之所以得以在港蓬勃发展,除了有位处远东贸易航线上的天然良港;更重要的是,政府对经济采取自由放任政策,把香港市场开放予全世界,积极不加干预。

  已被公认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

  曾荫权说,香港已被公认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去年,抵港船只接近五十万航次,相当于一八六六年的一百二十倍。货物及服务贸易额达本地财富的三倍半,服务业占本地生产总值差不多九成。透过服务对外贸易和此中带来的财富,香港的重要服务业如物流、银行、保险及会计等都日益兴旺。

  他说,五十年前的一九五五年,即《关贸总协定》订立后数年,香港的进出口货值共六十三亿港元;今天香港的贸易总额高达四万一千三百亿港元。香港的人均本地生产总值自一九五五年以来翻了八十番以上,高达二点四万美元。

  全力捍卫多边贸易制度推动的贸易自由化

  一九九一至九三年间,曾荫权曾担任工业署署长,做为香港的首席贸易谈判代表,负责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为香港争取贸易和其他权益,在封闭的市场中为香港的纺织成衣产品打开通道。

  曾荫权说;“与贸易伙伴进行对抗保护主义的密集谈判让我明白,坚守开放市场原则,依循多边贸易规定行事,便无惧自己欠缺对手的政治势力。在贸易谈判中,奉行自由贸易的香港经常越级取胜。”

  他说,多轮的贸易谈判,包括现在进行的多哈回合,目的在于扫除歪曲的贸易壁垒及各种补贴,免致窒碍各经济体发展,特别是发展中的地区。多哈回合如果达成协议,不但可促进全球繁荣,更特别惠及占全球人口五分之一的最穷困人民。

  曾荫权表示,香港一直列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以身为世贸成员而自豪,将全力捍多边贸易制度推动的贸易自由化、消除歧视和提高透明度理念。获选举办世贸部长级会议,对香港来说既是荣耀也是责任。(完)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