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建立劳动关系协调机制 助推和谐社会发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2日 11:57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李继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上又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进一步整合社会力量,调整好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公平。劳动关系作为基本的社会经济关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因此,建立稳定的劳动关系对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党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我们应在劳动关系领域加大工作力度,建立以利益调节为核心的协调劳动关系机制,这主要包括建立职工群众利益的表达维护机制、劳动关系监督机制、价值引导机制和利益冲突化解机制

  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上又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进一步整合社会力量,调整好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公平。劳动关系作为基本的社会经济关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因此,建立稳定的劳动关系对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充分认识劳动关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和谐发展状态,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其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最基本的内容。社会和谐取决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的一切行为皆根源于利益。人与人之间要和谐发展,就要从根本上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建立和谐社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地协调解决其之间经济矛盾的过程。

  目前我国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使人民群众经济要求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经济矛盾的最大特点,是职工群众对经济利益的更高要求,同时追求在社会利益关系中的相对公平。现阶段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社会不同阶层的群众一些正当利益没有能够得到很好的落实。要建立和谐社会,就必须正确对待这些矛盾和问题,妥善协调好社会各阶层群众的利益关系,通过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这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二、妥善调处劳动关系,筑牢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妥善协调和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好社会各阶层群众的利益要求,是实现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键。我们要积极推进社会各阶层形成公平合理的利益格局,构筑稳定的社会结构,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定的社会基础。

  其一,促进和扩大就业。工作权是每个劳动者最基本的权利。为此,工会组织要积极推进就业政策的落实,并发挥自身的优势,培育新的就业、再就业增长点,对下岗失业人员要教育引导他们转变观念,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对特殊就业困难群体,还可通过开发一些公益性岗位等办法为他们提供就业援助等。

  其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也是深化改革、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前提条件。在现阶段,要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和退休职工

养老金发放,搞好以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为内容的“三条保障线”衔接工作;妥善解决国有困难企业和破产企业职工的基本生活问题,稳步推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多渠道筹集和管好社会保障资金,建立和完善对低收入者的救助制度等,推动社会保障事业的全面发展。

  其三,调节收入分配关系。收入分配是民心所系。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收入分配比较合理的社会。目前分配领域出现的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企业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和职工之间收入分配差距逐渐拉大的问题,应予关注。我们要通过有效的机制,使各项分配政策措施能正确反映并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的职工群众利益,从而推动社会不同阶层职工群众逐步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其四,加大对困难职工群体的扶持力度。工会组织要积极反映他们的呼声和建议,并通过培训提高其岗位竞争能力;特别要重视外来务工人员权益受侵害问题,要通过建立保障机制,遏制拖欠、克扣工资的行为;要把外来务工人员对住房、子女就学等生活需求纳入城市建设规划中,保持这支队伍的基本稳定。

  其五,保障职工群众的劳动安全。要建立专群结合、群防群治的劳动安全工作体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安全执法,加强安全生产设施建设。特别要抓好高危行业的安全生产,切实保障职工群众的劳动安全和健康。

  三、建立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助推和谐社会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的复杂工程,把劳动关系引入和谐社会发展中,用稳定的劳动关系助推和谐社会建设,是这项系统工程的重要内容。我们要根据党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在劳动关系领域加大工作力度,建立以利益调节为核心的协调劳动关系机制,以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

  1.建立职工群众利益的表达维护机制。建立相应的利益表达维护机制是公正合理地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前提。所以,应加强宏观参与,站在全局的高度,建立和完善职工群众利益的表达维护机制。在宏观层面上,通过建立和发展工会与政府联席会议制度、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和加大人大、政协提案递交及督办力度等途径,形成职工群众利益表达维护的有效渠道和工作载体。要根据新形势下源头参与工作的需要,积极协助人大、政府制定表达职工群众利益的法规性文件;在微观层面上,要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大力推进

劳动合同制度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要建立劳动争议调解、仲裁、诉讼及企业劳动关系三方协商会议制度。通过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努力,形成职工群众利益表达维护的参与机制、政策执行的监督机制、法律援助机制和社会援助保障机制。

  2.建立劳动关系监督机制。建立与社会经济协调机制相适应的监督机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之一。要建立劳动关系预警机制,运用预测、预审、预报、预控措施,及时掌握劳动关系不协调引发的社会矛盾,通过定期分析、信息反馈等措施,为党和政府决策和完善政策提供依据。要建立劳动法律监督制度,确保工会对劳动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更好地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是国家劳动法律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会依法对社会劳动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有组织的群众监督。我们应把工会法律监督作为社会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以广泛的群众性监督为政府提供信息、创造条件、作出评价、矫正偏差,从而在协调劳动关系中维护职工权益,确保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3.建立价值引导机制。劳动关系作为社会经济关系的重要方面,其涉及到社会经济、政治等领域。在全社会确立公平、公正的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职工群众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利益关系,对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强大的思想舆论对人的价值观、社会道德的整合有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因此,应当建立协调利益关系的舆论引导机制,充分发挥思想舆论在利益整合中的导向作用,引导广大职工群众正确看待客观能力、条件等不同而导致的利益分配差距的现实,使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社会道德标准等与时代前进步伐相协调,推动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要教育职工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增强主人翁意识,并引导他们以合理、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维护社会稳定。

  4.建立利益冲突化解机制。和谐社会不是一个没有利益冲突的社会,但是,和谐社会必须是一个有能力化解各种利益冲突的社会。建立利益冲突化解机制,提高化解利益冲突的能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要建立和完善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法律法规,使化解社会利益冲突步入法制化轨道;要畅通民意反映渠道,运用教育、协商、调处方法,合法、合情、合理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事件;要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等社会团体的自身优势,增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沟通能力,推动形成社会各阶层群众和谐相处的局面。(作者系 中共沈阳市委常委、市总工会主席)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