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中国经济大讲堂 > 正文
 

蒋正华:21世纪中国人口战略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1日 17:50 新浪财经

  以下是11月25日《经济大讲堂》节目摘录:

  他用希腊神话讲述人口的秘密,“什么动物是早上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他用五句话概括人和发展之间的关系,“我们发展不应该只考虑到物的发展。”从一名教师到一位国家领导人,从研究自然科学到人口科学,让我们来聆听他对中国经济的看法,感受他的思想,《中国经济大讲堂》本期主讲嘉宾——全国人大常委会
副委员长蒋正华先生打开中国经济问号。

  【人物简介】

  他是一名桃李满天下的师长。他是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他还是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复旦
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等多所中外著名大学、研究机构的兼职、客座教授,曾在英国剑桥大学、法国巴黎政治学院、美国哈佛、普林斯顿、麻省理工学院等高等学府讲学,获得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荣誉科学博士学位。

  他是一个才华横溢、建树颇丰的学者。在自然科学领域,他是系统工程和管理工程专家。他的研究涉及导弹、生产自动化等多方面内容;从上世纪70年代末,他致力于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1980年,他求学印度,荣获国际人口科学研究院金质奖章,成为该院有史以来获此殊荣的第一个外国人。1987年、1988年,他完成的研究课题,两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曾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劳动模范等多种荣誉。编制的中国模型生命表填补了国际研究项目的空白,成为我国技术人口学科带头人之一。

  1991年他就任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1998年至今,他关注并组织有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可持续发展等研究项目。2004年,受国务院委托,他主持“中国人口发展战略”重大课题项目研究,担任项目研究总负责人。他就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民主党中央主席,蒋正华。

  主持人:各位好,欢迎走进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特别节目——《中国经济大讲堂》。2005年1月6号在北京妇产医院又有一个婴儿降生了,这个婴儿被中国的统计机构认定为中国的第13亿个公民,而这一天,也被中国的有关机关认定名为“第13亿人口日”。那么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的经济增长与我们的人口之间会形成一个什么样的关系,我国的自然资源究竟能够承载多大的人口总量呢?这也是许多朋友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那么我们今天邀请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先生来到我们今天中国经济大讲堂为我们大家一一解开这个问号。让我们掌声有请蒋正华先生。

  蒋正华:谢谢大家,对于人口问题,各方面都很关心,我们也经常听到有社会上,或者是全国人大,或者是我们开常委会的时候,经常有委员来问我,究竟现在公布中国十三亿人是不是早就超过了,有的人说是不是早就到十四亿、十五亿了,另外有不少人对中国现在生育率已经很低了,是不是还要保持一个很低的生育率,还有很多关于老龄化的过程很快,对中国会产生什么影响等等,都有着很多的疑问,也有很多的想法,所以今天,我想就我们二十一世纪究竟人口发展战略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战略,这个方面来向大家介绍一些我们的想法。

  蒋正华:国务院最近也组织了几百位专家,我们专门就二十一世纪中国人口发展战略进行了专题研究,我在这里也把我们研究的一些成果以及大家共同的一些认识,跟大家做一些介绍,我想今天主要讲三个问题:第一个就想先讲人在发展中的地位;第二个再讲一讲世界和中国人口的状况,和现在我们的一些认识;第三个部分想讲一讲现在社会上比较关心的一些人口问题,我们究竟是怎么来解决的,二十一世纪人口战略的大方向。

  蒋正华:人在发展中的地位

  蒋正华:从自古至今,人一向都是大家所关心的题目,人是什么,从哲学上来讲曾经是一个谜,我们大家都知道,希腊神话有一个神话,叫做是斯芬克司谜,就有一个人面狮身的怪兽,她把住了通向海边的一条通道,凡是过去的人她都要问一个问题,什么动物是早上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回答不出来她就把他吃了,结果很多人都被她吃了,最后有一位英雄回答出来这个问题,他说这个就是人,听到了这个答案以后斯芬克司大叫一声就跳海死了,所以人为什么会成为这样一个谜,大家对他的认识,自古至今对他的认识,今天我不是来讲人学,这个问题我就不多讲了,有很多西方和中国的这些文化的差异,造成了对人的认识有很多不同,也造成了现在在人文方面的很多认识的差异,今天我主要想讲的就是人和发展的关系。因为我们知道二十一世纪,中国最宏伟的目标就是要振兴中华,这个目标要实现的话,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发展和人的关系,发展是我们的第一要务,也是振兴中华的第一要务,所以要认识人在发展中所占据的地位。 蒋正华:我觉得人是一个国家的主体,也是一个社会的主体,同时还有家庭的一个主体,这个说法可能不太会有异议。同时在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我们知道在这次会议上就十一五的规划有两个非常突出的重点,那就是中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这是十一五规划当中的很突出的一个鲜明特点,另外一个就是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要全面要来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所以这是我们在新世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中,最重要的指导方针,也是中央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思想,所以我们说发展是硬道理,要实现中华振兴,就必须要摆好发展和人的关系。

  蒋正华:我们在这一次中国人口战略研究中,很多专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概括一下,浓缩地来讲,我想可以用五句话来概括发展跟人的关系,这五句话就是发展为了人,这是第一句,第二句话是发展依靠人,第三句话是发展适应人,第四句话是发展体现人,第五句话是发展塑造人,前面两句话恐怕我们大家都很好理解,我们发展的目的作为一个社会主义的国家,根本的目标就是为了人的福利,为了我们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同时广大的人民群众也是我们发展的动力,我们必须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够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同时,我们在发展中也需要适应人,就是我们有一个非常宏伟的一个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但是,我们国家也还将长期处在一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样一个现实之中,所以在这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各方面的特征、人的需要、人的素质等等都不可能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这样一个特点,所以我们发展目标的设定,我们怎么样来发展,用什么办法来发展,以及我们在发展的这个途径等等,这都需要考虑的,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人的状况,所以这是第三句话:发展是要适应人。第四句话就是发展要体现人,我们发展的目标,一方面它最后的这个目的是为了人,为人来享受、享用发展的成果,但同时另外一方面发展的目标本身也应该包含人的这个方面,我们发展不应该只考虑到物的发展。 还需要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发展,所以十六大提出来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这个目标当中,提了四个方面的目标:第一个方面是经济的,第二个方面是政治的,第三个方面是社会的,第四个方面是可自由发展方面,在社会目标当中还特别提出来一个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目标当中很重要的一方面,所以这次十六届五中全会也是提出了四位一体的发展目标,就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以及我们最后一个是社会建设,这我们称之为四位一体的这样一个发展目标。所以发展体现人是我们以人为本这样一个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涵。第五句话就是发展塑造人,我们发展的结果也必然会对人产生影响,我们中国的这样一个发展,必然会产生一代新人塑造一代新人,假如我们简单的来讲的话,那就是有着非常高的人口素质,有着很文明的这样一些举止,有很崇高的道德品质,以及我们有很强的能力,在我们发展中能不断的推动中国的发展前进,我觉得这五句话是不是可以比较概括的来说明我们中国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中人和发展之间相互有什么样的关系。

  蒋正华:发展既是为了人,同时也要需要人来推动,在发展过程中要考虑到人的各方面的需求,反过来发展又塑造了我们人的面貌,这是我想讲的第一个问题,这个是我们在考虑二十一世纪中国的人口发展战略中,一个最基本的一个指导思想,所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样一个科学发展观不仅仅是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中要以这个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同时在我们人口战略的这个研究中,在我们人口战略的实施中也是要以这样一个科学发展观来作为指导,要以邓小平理论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来统率来指导我们的工作,指导我们的人口工作。

  蒋正华:世界与中国人口的历史与现状

  蒋正华:第二个方面我就想来讲讲世界和人口的这个现状,历史的状况,现在的状况,世界人口在历史上曾经是以很慢的一个速度来发展,但是中国的人口,一直在世界人口中占了一个很大的比例,我把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几个实点的数据,来跟大家来报告一下,公元前三千年,全世界人口大约是三千万,中国的人口大约是一千万,所以中国人口在公元前三千年,当时大概也就是中国的汤禹尧舜这个时期,大约是占了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公元元年在中国是西汉的时期,全世界的人口当时达到了两亿,中国的人口当时是六千万,所以中国人口占世界的比例大约就是30%。所以那么长的时间,中国占世界的人口始终都是在30%多一点的这样一个水平,到公元1900年也就是二十世纪要开始的时候,世界人口达到了16.2亿,中国的人口当时是4.3亿,中国人口占世界27%,略略下降了一点还是接近30%这样一个数量级。

  蒋正华:2000年也就是我们新世纪的开始,世界人口已经达到了60.2亿,中国的人口当时是12.7亿,不到13亿,中国人口占世界的人口比例是21%,所以就是经过了那么长的时间,中国人口在历史上从来都是占了世界很大一个比例,只有在我们实行计划生育以后,这个人口的比例才下降下来。 蒋正华:所以原因在什么地方呢,我想这个很大的一个原因就由于中国是一个古老的文明国家,它发展得很早。所以现在有一些人类学家认为,中国是世界人类起源地之一,但是现在基因学的研究以及更多的人类学家,一般认为人类的起源地是在非洲,但是亚洲,特别是中国是人类最早居住的地方之一,所以人类移居的时间很长,它的发展充分的利用了中国的这样一个自然资源,发展得很快,所以这个可能是根本的一个原因。在十九世纪之前世界的人口增长率是很慢的,很长时期都是在千分之几,有的时候是千分之一,有的时候是千分之二很低的增长速度,但是到了十九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大大加快,这个对于世界的发展是产生了很沉重的压力。

  蒋正华:在国际上就这个问题有很多人,从二十世纪的中期开始就引起了重视,而且也有很多人提出各种各样的分析结果,认为世界人口不断增长的结果必然会使得资源更加迅速的被消耗,从而影响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当然在这方面,世界人口的增长,地区的差别还是很大的,所以我们假如看一看各个地区的话,可以看到像欧洲的生育率就非常低,现在全世界生育率最低的国家是哪一个呢,就是西班牙,西班牙的生育率,大概每一个妇女平均生育的孩子数只有1.15个孩子,这个很低,我们假如说按地区来说那就更低了,意大利的南部是全世界生育率最低的地区,一个妇女平均生育的孩子数只有0.86个孩子,连一个孩子都不到,但是也有一些国家生育率还很高,世界现在生育率最高的国家按照联合国的统计是也门,也门一个妇女平均生多少孩子呢,平均要生7.6个孩子,所以我们可以看看,这个生育率的差异在全世界是非常显著的

  蒋正华:为什么会产生这样大的生育率差异呢,很多研究者总结了很多国家生育率变化的一个原因,他们总结出一个规律,世界的生育率从来都是很高的,为什么呢,因为历史上人类有一个死亡率很高的时期,历史上人类的死亡率曾经高达过千分之四十多五十多,所以正因为这样,你这个社会要能够存在的话,就必须生育率能够补上死亡的,否则这个社会这个地区的人就会消失。

  蒋正华:也确实有一些孤立于其他地方的一些岛上的人口消失了,这个是历史上确实发生过的,所以能够存在能够延续下来的人口,它都是形成了一个高生育率的这样一个生育观念,正因为这样,他才能够保持他这个种族、民族、国家的繁衍,但是在近代,由于很多的科学的发展,首先是发明了肥皂,用肥皂洗手这一项使得死亡率大大的下降,但是有了肥皂以后又有了牛痘,古代天花这一项就使得疾病流行死人无数,所以牛痘的发明,以后又有抗生素的发明,这些都使得疾病大大减少,使得人的寿命大大提高,所以死亡率迅速的下降。

  蒋正华: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生育率下降的这样一些比较早的地方,都是死亡率首先下降,然后生育率才慢慢的跟着下降,因为死亡率下降了,生育率还保持很高的话,一个家庭就会产生很多的第二代,更多的第三代,家庭的孩子增加以后就会使得财产分散,使得每一个家庭他的发展就受到限制。

  蒋正华:美国在历史上生育很高,所以是在1900年才达到低生育水平,这些国家的生育率下降都花费了一百多年,上百年的时间,死亡率下降导致了大家慢慢感到高出生率对自己的利益造成了损失,慢慢的改变了过去高生育的观念,到了现在的低生育的观念,到现在已经实现低生育的地区已经很多,而且有更多的一些地区都希望继续要控制人口的增长。

  蒋正华:现有资源可以承载多少人口?

  蒋正华:所以世界到底能不能承受一个很高的生育率人口的增长,这个问题在世界上有过很多激烈的争论,世界的资源究竟能够养活多少人,这个方面估计出入是非常大的,最少的一个估计,有一些科学家经过研究,认为全世界大概最好只有二十四亿人就可以了,那现在已经六十多亿了。已经超过了它所想象的这个数字,但是也有一些人认为,世界的人口还可以到了五百亿都没问题,为什么呢,他的理由就是全世界现在总的耕地大概是十四亿公顷左右,但是全世界的可耕地大约有三十亿公顷左右,所以这个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开发,再加上科技进步等等,所以有些人认为根据不用杞人忧天,后面地球承载能够还高得多。

  蒋正华:这牵涉到你到底想达到怎么个生活水平,过去你是很低的生活水平,那可以养活很多的人,要是高的生活水平养活的人就少,同时牵涉到我们科技进步究竟怎么估计,是到了一个相当高的顶峰以后的进步就比较慢了,还是以后还会进步得更快,还有一些人认为,以后还可以用化学的方法来生产粮食,那就是粮食从工厂里出来了,那土地根本资源就不成为一个约束的资源。所以这里面有很多不确定的一些因素,但是从决策来说,我们不能把我们的决策放在一个很不可靠的基础上,从世界的决策也好,国家的决策也好,必须要有一个安全可靠的,我们有把握能够实现的,有把握我们这个国家不会产生动乱,我们的经济发展不会受到破坏,这样一个可靠的决策,我想这个我们大家都会赞成,我们不能够由于设想以后的这个粮食可以工厂里生产了,现在有可以土地就可以不珍惜了,也不能设想以后甚至于发展到更远的,发展人可以移到外太空去居住,那这个地球上更加可以不考虑人口的这个压力了,所以我们的设想不能基于这种未来还不确定的这样一种发展的基础上,而是要基于我们所能认识到的有把握的基础。

  蒋正华:还有我们有很多不可替代的一些不可再生的资源消耗也很严重,像铝是最丰富的资源,按照储备量来说,按照2030年的经济发展,有一些世界组织估计大概铝还可以用一百二十四年,铜在2030年那个时候的消费量估计,有的世界组织认为只能用四年,就是按全部的资源来估计也只能用二十六年,煤的储藏量比较丰富,石油的储藏量就很可怜了,假如到2030年的话,假如消费的速度不断上升的话,那可能只能够用几年了,现在的估计,大概石油按照目前的消耗情况来看,全世界大概只能开采四十年,更不要说以后假如消费量在更加增长的这种情况。所以这个问题现在在世界已经形成了共识,主要地区的生育政策,现在绝大部分都是倾向于要控制人口的数量,不能让他继续无限制的增加。

  蒋正华:中国的生育率现在大概降低到了大概每个妇女平均生育1.8个孩子或者略低一点这个水平,这个水平在发展中国家当中是很低了,但是跟发达的国家来比还是一个相对比较高的一个数字,而且在全世界这个很多的国家当中来讲,这个生育率水平也就只能讲是大概按低生育这样排下去的话大概是几十位吧,可以排到七八十位这样一个位次。

  蒋正华:我们曾经从各个角度来对中国的资源可以支持的人口数量来进行分析,分析的结果大体上比较多的人认为,中国资源能够支持中国人口数量最多是16亿人,如果超过了16亿,到17亿、18亿以后可能会对我们的经济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讲16亿人并不是就是最好的人口,从经济角度讲,假如能够很好的利用资源的话,我们还有一个人口叫经济适度人口,从经济角度讲怎么用我们的劳动力,怎么用我们的资源,这个数字我们很多人研究大约是七亿到十亿之间,对我中国发展是最有利的,当然这个问题还是有一些的争论,而且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究竟有一个怎么样的期望,另外科技水平怎么发展,

  这可能在未来会有所改变。

    蒋正华:中国的人口现状是什么?

  蒋正华:中国的人口现在应该讲,我们的计划生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现在我们的生育率已经降得比较低,另外一方面,也正是在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出生的一些人口还没有到达老龄的时期,所以现在中国劳动力非常富裕,所以未来得五十年,我们预测中国的劳动力人口都将占全国人口的60%以上,所以这个对中国来说是发展的最好机会,有的人把他叫做人口红利期,有的国际上最近叫做人口仓库,所以这是我们劳动力多、负担轻的这样一个发展的良机,从世界跟中国的这样一个环境来说,中央做出判断,现在是我们重要战略机遇期,从人口的状况来说也是这样。

  蒋正华:但是在人口发展当中我们也还是有很多问题,所以我这里也要讲一点问题。第一个就是二十世纪最后五年,人口增长最多的十个国家,是哪十个国家呢,第一个是印度,第二个是中国,所以尽管我们的计划生育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中国的人口增长还在世界排到第二位,而且我们的人口增长数量,占世界人口增长的14%,印度是占世界人口增长的20.6%,中国占14.7%,第三位的就只占到5.2%,所以可以看到中国的人口尽管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数量增长控制,但是数量仍然是一个问题。

  蒋正华:第二个问题,各省市自治区的人口增长不平衡,我们现在各个省市自治区来说死亡率已经都很接近了,大体上都是在5‰到7‰之间,有个别的达到7.3‰,这个很少,但是出生率差别还是相当大,西南的有些省份还是18.8‰,而我们出生率最低的上海,出生率只有4.6‰,这个差别是四倍的,差不多有四倍的差别,所以这个还是很大的问题,上海已经是人口负增长了,但是有一些地区人口还是在快增长。

  蒋正华:第三个问题,提高人口素质的要求非常迫切,中国人口素质这些年来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现在的人口,每十万人受教育的人数已经超过了印度以及很多发展中国家,但是中国从事研究和开发的科技人员,他在每个千人当中的比例还是很低的,中国每千人当中从事研究和开发,我们叫R&D,这个工程师和科学家只有0.5个,日本是5.1个,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进一步的发展,人口素质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经济发达的这样一些国家,从事R&D的科技人员的比例都要占到很高的一个数量,另外,我们现在劳动技能和道德素质这些方面都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提高,所以我们今后在人口素质这个方面,还会加大投入,特别一个方面,我们要对普遍地普及教育,义务教育,这个要使得它真正成为一个义务的,要普及到全民,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在职业教育方面的投入,现在我们这个大学毕业生很多,但是有专门职业技能的人是非常的不足,所以在这方面要投入,同时还要在人口素质、德智体各个方面要全面加强这方面的投入。 蒋正华:第四个问题,我们感到的就是劳动就业的压力很大,由于中国的人口迅速发展,现在每年大约我们要新增一千万劳动就业,要安排工作的人,所以现在我们经济增长很快,今年大概经济增长率可以达到9.4%,但是一方面我们这个经济稳步发展,平稳快速,较快地发展,另外一方面我们不这样发展也不行,至少就从就业来说,我们这么快的发展,那去年我们就增加,新增、安排了九百万个就业的人口,在这个农村当中我们还有大量的富裕劳动力,所以这个就业对我们是很大的压力。

  蒋正华:第五个方面就是老龄化加速,老龄化这个是世界的必然现象,因为平均寿命在不断增加,中国的平均寿命建国以前只有三十五岁,现在已经是71.4岁,女性的寿命最高的是上海,女性的平均寿命已经超过了80岁,这个已经是世界上最高的这个记录之一了,所以年龄变老,那你这个老年人口的比例必然增加,全世界也是这样一个规律,所以很多经济发达的国家现在老年人口的比例都占到全人口的10%以上,而且未来还会不断的增加,有很多国家的预测,大概要增加到20%以上,另外一方面,就是中国,由于我们在五十年代跟六十年代,有两个生育高峰的时期,所以这两个生育高峰时期,在达到成年的时候就造成劳动就业的高峰,在达到老年的时候就形成一个老年的高峰,所以中国的特点呢是老龄化速度很快,而且时间比较集中,所以这个是我们的这个特点,绝对数量也很大,在2030年到2050年之间中国的老年人口可能会达到三亿以上,所以这个需要我们做好很多的准备。

  蒋正华:其它还有很多的问题,像迁移问题,城镇化问题,出生性别比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医疗体制问题,文化事业问题等等,这些工作都跟人口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我想我们从这些情况可以得到结论,第一个结论,我们要稳定低生育水平,恐怕这个是我们从分析当中大家可以一直认同的一个结论,再一个方面我们从刚才的分析当中也可以看到加大对人的投入,提高人口素质,这应该是我们人口政策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而且应该提到一个很领先的位置来考虑,所以总的来说假如用一句话来讲,可能就是我们希望把中国从一个人口数量的大国转变成为人力资源的强国,人口数量多,不能成为一个强国,只有人口的素质提高了真正能够成为人力的资源,才能够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才能够把经济效益提上去,才能把科技的水平提上去,而且在各个方面能够真正从扩张的这样一个发展,能够提高到一个效益性的这样一个发展的路子上,所以我想我们能够从这里得到的结论应该是这样一个结论。 蒋正华:关于独生子女家庭

  蒋正华:关于独生子女家庭大家有很多的议论,我觉得独生子女是不是一定娇惯这个是可以讨论的问题,但是我们看看国外,西班牙和欧洲很多其他国家,每个夫妇只生一个多一点的孩子,他的独生子女的家庭是很多的,但是这些国家照样也是发展得很好,中国的独生子女我们可以看到也有很多的孩子,所以关键对于独生子女家庭比例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在社会的建设上,在教育后代的一些设施跟我们的措施方面要能够跟上,所以这一些能跟上的话,肯定能够把我们的独生子女也能够教育得很好,能够成才,另外关于养老的问题,我觉得这个现在有一些说法,说独生子女以后,那以后就是一对夫妇要养四个老人,这个很困难,倒金字塔,但是我觉得这个问题可能就跟我们老年问题怎么解决有密切联系,老年人口的绝对数量增加,这个从社会来讲是个必然的结果,社会要解决这个问题现在来看我们并不是要依靠一个家庭,有两个孩子,就可以养老了,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城市里面很多,有两个孩子的家庭,他都忙于工作,父母生病还要放在医院里,还要依靠社会的力量来帮助他,所以在以后的发展过程当中,越来越有一些年轻人会有一些独立的发展需求,所以养老的方式,在中国以后第一要依靠我们的经济力量,经济效益的大大增长,所以这样整个社会才能够有足够的经济能力。

  蒋正华:另外一方面,我们要在社会建立上面要下工夫,现在的社区建设也好,以及很多的养老的这样一些设施建设,而这些都是为以后做准备,还有一个,我们在社会上,应该要形成一些自愿的行动的力量,来帮助老人,这个我们在很多城市里面已经这样做了。

  主持人: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十三亿是一个很大的数目,如果我们用乘法来计算的话一个小问题乘以十三亿都会成一个大问题,如果我们用除法来计算呢,那么一个很小的或者说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十三亿它也会变成一个更小的数目,好了我们再次感谢蒋正华先生光临我们今天的中国经济大讲堂,给我们带来精采的演讲,谢谢,也感谢各位观众朋友收看我们的节目,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制片人:姜诗明

  主 编:赵 悦

  编 导:胡旭萍 于 浩

  《中国经济大讲堂》播出时间:

  11月22日至11月27日 中央二套 每晚22:00——23:00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