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沪吸引海归政策升级 为海归创业提供一门式服务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1日 01:24 每日经济新闻

  蔡卫国 每日经济新闻

  《鼓励留学人员来上海工作和创业的若干规定》已于日前出台,这是昨日上海市政府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的内容。

  据了解,1992年、1993年、1997年,上海曾先后颁布过3个有关鼓励出国留学人员回
沪工作、创业的文件。此次颁布的《若干规定》主要是将原来的一些好的做法加以固化,并针对一些留学归国人员反映较多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解决。例如,新制定的《若干规定》规定,为留学人员创办企业提供“一门式”服务;对海外留学人员的界定由原规定的大专学历提高到了本科学历;对留学人员配偶的工作问题,要求“本市各单位……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等。

  针对留学人员创业、科研启动资金缺乏,持《上海市居住证》B证留学人员子女在本市高中毕业后不能报考大学、入外籍留学人员在上海工作或创业不能参加社会保险等问题,新制定的《若干规定》明确提出,本市将设立专项资金用于高层次留学人员来上海创业、工作、短期讲学的资金资助;留学人员申领《上海市居住证》后,可享受上海市民同等待遇,入外籍的留学人员,也可以通过申请办理《上海市居住证》B证,参加社会保险,享受相应待遇,并免办其他就业许可。

  此外,根据留学人员工作发展的趋势,《若干规定》在留学人员企业注册资金、资金来源、设立专业化风险投资基金、留学人员报考国家公务员等方面,都提出了一些新的政策范畴。如在国家和上海市允许和鼓励投资的行业范围内,留学人员企业注册资金可享受同类企业的最低限额标准;设立留学人员创业园区,享受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孵化机构的优惠政策;可以引进和建立若干专业化风险资金或创业基金;允许留学人员(未入外籍)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报考上海市公务员职位。

  上海市人事局副局长毛大立在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上海积极推进引智工作,目前来上海工作、创业的海外留学人员已达5.6万余人,担任岗位涉及各级党政机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国有大中型企业、金融机构等,且其中绝大部分是关键岗位。此外,目前海外留学回国人员在沪创办企业3100余家,投资总额超过4.4亿美元。

  毛大立表示,《若干规定》适用于来上海工作和创业的留学人员,包含了加入外籍等的留学人员。他同时强调说,对于已经归国的留学人员,《若干规定》同样适用。

  毛大立还表示,《若干规定》将于200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原《上海市鼓励出国留学人员来上海工作的若干规定》、《上海市引进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若干规定》同时废止。

  毛大立表示,自2003年8月31日起,上海开展了“万名海外留学人才集聚工程”,要在2-3年内集聚1万名海外留学人才,以提升

上海人才的国际化水平。自这项工程启动以来,上海已集聚了海外留学人才9000余人。不过,毛大立同时认为,从上海的建设目标来看,现在留学人员数量和人员素质都还不能达到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上海需要更多的留学人员回归祖国。他说:“上海特别需要在汽车、信息等先进制造业,和金融、物流、会展等现代服务业领域的高层次留学人员。”

  毛大立表示,从2005年起,上海设立了“浦江人才计划”,专门用于高层次留学人员来上海创业工作。2005年,上海市人事局和上海市科委共同出资4000万元,现在已有201位留学回国人员得到了资助。这项资助主要是用于对于科学研究、自主创业以及上海紧缺急需人才资助。今后,还会继续实施,并且在当年度实施的时候,向社会发布相关申请信息和指南。

  毛大立说,“万名海外留学人员集聚工程”即将接近尾声,下一步上海将用这个品牌更多更好地吸引海外留学人才。建立一个长效机制,包括畅通的信息平台、有效的操作方法、宽松的创业环境和良好的成长机制。

  “高层次留学人员”的界定

  在国际学术技术界享有一定声望,为某一领域的开拓人、奠基人或对某一领域的发展有过重大贡献的著名科学家。

  在国(境)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担任相当于副教授、副研究员及以上职务的专家、学者。

  在世界知名企业中担任高级管理职务的经营管理专家,或在著名跨国公司、金融机构担任高级技术职务,在知名律师(会计、咨询)事务所担任高级技术职务,熟悉相关领域业务和国际规则,有较丰富实践经验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在国(境)外政府机构、政府间国际组织、著名非政府机构中担任中高层管理职务的专家、学者。

  学术造诣高深,对某一专业或领域的发展有过重大贡献,在国际著名的学术刊物发表过有影响的学术论文,或获得过有国际影响的学术奖励,其成果处于本行业或本领域学术前沿,为业内普遍认可的专家、学者。

  主持过国际大型科研或工程项目,具有比较丰富的科研、工程技术经验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

  拥有重大技术发明、专利等自主

知识产权或专有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

  具有特殊专长并为本市急需的特殊人才。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36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