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的道德革命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30日 18:56 周末画报财富版 | |||||||||
特约撰稿人 张锐 从企业的原创地到投资东道国,跨国公司成为了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为了免遭炮轰,许多知名的跨国公司在最近的10年开始了“道德革命”。
对于席卷而来的“企业社会责任”浪潮,国内舆论作出了不同的解读。 从企业的原创地到投资东道国,从一方市场走向全球市场,跨国公司成为了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力量。在玩转世界要素资源的同时,这些庞然大物们也将自己推到了十分耀眼的明星位置:4.5万多家的跨国公司生产总值占西方发达国家总产值的40%,囊括世界贸易总额的60%,控制着75%的技术转让和90%的生产技术、支配着80%以上的对外直接投资。跨国公司成为了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然而,资本在进行无限的扩张同时也在全球范围内制造出了“剥夺和压制劳动这一血淋淋的事实”(马克思语);不仅如此,企业的外部不经济性引致的全球生态恶化问题也构成了对人类生存环境的严峻挑战。在全球生产与贸易走向繁荣的背景下,人们同时也亲眼目睹了许多并不愿意看到的现象:包括雀巢公司在内的许多奶粉生产商曾被指控其向第三世界国家倾销人造奶粉;印度博帕尔市美资联碳公司农药厂发生毒气外泄工业事故致使4000名居民中毒死亡和20万人重伤,泰国曼谷港资开达玩具厂发生大火酿成近300名工人死亡…… 几乎没有人否定企业作为一个典型的“经济人”从而追求利润的原始动机,然而,在如今企业已经日益成为社会经济中最基本的市场主体和最重要的经济力量的同时,企业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传统经济理论即“股东中心主义”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由此取得了越来越大的话语权。 “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中国流行大片《蜘蛛侠》中的一句台词可以看作是跨国公司们调向转身的最好概括。为了免遭更大范围的炮轰,许多知名的跨国公司在最近的10年持续不断地开始了“道德革命”: ——索尼爱立信一直致力于环保事业,前不久,索尼爱立信推出了“绿色伙伴计划”,从2005年第三季度开始,所有索尼爱立信的供应商将都被要求必须通过严格的审查而成为合格的“绿色伙伴”,以从源头进行环保控制。 ——恪守“企业是社会公民”理念的福特公司推出的“亨利·福特环保奖”授奖活动遍及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此基础上打造的“野生动物保护奖”的影响范围波及北美、亚洲等60多个国家。 ——出于对员工人权以及利益的真实保护,迪士尼作出了每周员工工时不能超过40小时,加班每天不能超过3小时,一个月累计加班不超过36小时,并对员工的加班工资按要求支付的严格规定…… 值得注意的是,从今年开始,全球各大跨国公司几乎不约而同地向外界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而且毫不隐晦地“自爆家丑”。在长达77页的责任报告中,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披露了自己在过去两年中因为空气与废物排放被罚款100多万美元的事实。和GE一样,耐克公司在其社会责任报告中不仅公布了曾被公司视为商业机密的700个供货商的具体情况,同时公司承认,与其签有合同的供货公司中,的确存在着盘剥工人,强制工人超负荷劳动的情况。与那些躲在“黑幕”之后或者对公众下套设局的企业相比,这些阳光下的跨国公司尽管露出了自己的“丑陋”,但其日渐趋浓的社会责任意识无疑为自己赢得了未来更大的主动。“那些希望保持其领导地位的管理者与公司必须要毫不动摇地以自己的正直来赢得所有相关各方的信任”,GE总裁杰夫·伊梅尔特在发表社会责任报告时致投资者的信中这样写道。 的确,跨国公司并非完美的化身,但我们同时看到了这些世界级的巨人敢于直面公众诘问的磊落以及有错必纠的行事风格。因此,跳入我们眼帘更多的是跨国公司的高大身影:20年中,惠普为中国各类公益事业捐赠超过2.5亿元人民币,捐赠力度大大超过全球平均水平。10年来,安利在“儿童、环保、健康”三大公益主题下参与实施了中国1100余项公益活动,累计投入人民币1.2亿元。即便是在SK-II事件缠身的关头,宝洁公司仍在按计划对中国“希望工程”捐款400万元,使得10年来捐款总额超过2000万元…… 我们并不否认跨国公司的公益性投资带有着造势做秀或者政府公关的性质,但我们同样可以肯定的是,跨国公司从追求利益的本质出发,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公司利益与公司环境,特别是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与环境、社会的关系不再是分离而是相互协调的关系,而且企业承担起必要的社会责任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只能是百利而无一害。 对于席卷而来的“企业社会责任”浪潮,国内一些舆论作出了极具政治色彩的另类解读。不少企业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及其认证标准是发达国家继反倾销、绿色壁垒之后,针对中国发起的新型贸易壁垒。应当说,“新贸易壁垒说”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中国制造”的资源禀赋特别是劳动力的价格优势已经形成了对发达国家企业的直接挑战,为了维护既得利益,跨国公司往往会采用各种贸易救济或非贸易救济措施,因此传统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在当代倍显苍白。 但我们必须清楚,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试图将企业社会责任认证标准与经济贸易问题割裂开来是绝对不可能的。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的企业要增强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将自己放在国际社会责任标准的体系中进行丈量。 承不承认国际社会责任标准代表着中国企业的胸怀与气量,而能否践行国际社会责任标准则考验着中国企业的勇气和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