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发改委广东进行自主创新调研 人才为最大制约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30日 17:28 发改委网站

  近日,高技术司刘艳荣助理巡视员带队,就企业自主创新问题到广东省进行了专题调研。分别走访了广州金发科技、广船国际、广州无线电等企业技术中心,召开了由10家国家和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领导参加的座谈会。近年来广东省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和政府扶持、市场化运作、以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重点的区域创新体系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政府和企业在推进自主创新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

  一、发展现状与成效

  (一)优势产业创新能力逐步提升

  近年来,广东省围绕加快结构调整,培育优势产业,大力扶持产业龙头和骨干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了产业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2004年广东九大支柱产业总产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75.1%,主导地位进一步加强。行业骨干企业的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如,IT类企业在引进基础上不断发展壮大,逐渐具备了一定的自主研发能力。2004年全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中广东有24家,全国14家重点通信设备企业中近一半集中在广东。这些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研发中心,自主

知识产权不断增加,华为公司2004年的专利申请量突破1000件,其中85%属于发明专利,并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累计申请专利400多件。家电行业年产值近2000亿元,是广东最有竞争力的行业之一,在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已步入了以集成创新为主的新的发展阶段,逐步形成了较完整的产业链,信息家电及高端技术和产品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二)技术中心成为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的重要载体

  经过几年发展,广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在规模、能力和水平上上了一个新台阶。目前,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已达107家,2002-2005年,省财政安排资金共计2亿元,支持100家企业技术中心增强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能力。据统计,2004年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600亿元,利润272亿元,企业R&D支出132亿元,占销售收入比例达5.1%。国家及国际组织认证的实验室达到136个,在省外及海外设立开发机构83家。近三年完成新产品、新技术1839项,获得专利授权1120项(其中发明专利101项),主持或参与制订国际、国家、行业标准484项,省认定技术中心的健康发展对广东企业创新工作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向导作用。

  (三)产学研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广东省始终把产学研合作作为推进企业创新工作的重要形式,省产学研合作推进办公室成立十年来,已组织和推动20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2000年以来,实施了近100项重大产学研合作项目和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广东省还积极推进企业博士后工作,目前广东已设立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8个,企业博士后在站期间人均完成3个以上技术创新项目,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了重要的人才资源。

  (四)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

  广东省针对当地特点,着力推进区域创新资源的整合和公共区域平台的建设。一是瞄准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前沿,与国家有关部门共建了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如广东省、广州市与中国科学院共同出资3亿元共建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各投资1亿元共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二是以区域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为导向,推进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民营经济和县域经济发展,省政府成立了“广东省促进产业集群发展联席会议”,重点支持了一批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促进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目前,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正逐步形成。

  二、主要特点

  广东作为我国的经济大省,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取得重要成效的同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其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市场机制是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和相对发达的区域资本市场体系,促进了广东区域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市场机制成为广东自主创新的重要动力。一是创新资源的流向主要由市场配置,科技投入由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自主确定投向,提高了资金的投入和产出效率。二是产业优化升级由市场牵引,充分的市场竞争对产业技术进步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引导着企业的技术发展和创新方向,最终决定着产业发展方向。

  (二)企业是区域自主创新的主体。自主创新能力是以我为主,自主把握创新的方向与途径,实现知识、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随着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广东在促使企业成为创新主体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得到切实加强。据统计,目前广东七成以上科技活动机构设在企业,近八成科技人员分布在企业,八成以上的科技经费来自企业,近七成的高新技术产品由企业主导开发。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业化为目标、产学研合作为重要方式的区域自主创新模式初步形成。

  (三)政府引导和扶持是自主创新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广东实施“科教兴粤”战略,积极为自主创新创造良好环境。9月下旬,为贯彻中央关于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动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的重要精神,广东省召开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工作会议,出台了《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决定》,强调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广东经济转型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近两年,围绕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广东省财政投入资金2.3亿元,组织实施了“关键领域重点突破”专项,带动企业和社会资金超过30亿元,对培育优势产业,推动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的重点突破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不足,动力机制有待完善

  目前广东大中型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的平均比例为1.5%左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广东经济高速发展的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制约着企业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座谈和考察中,企业普遍反映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不完善是当前突出问题。一是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特别是激励机制的不健全成为制约企业技术创新的“瓶颈”;二是部分上市公司和民营企业出于规避风险和追求当期汇报,在创新投入和决策上十分谨慎;三是受企业发展阶段所限,自主创新的层次和水平难以取得大的突破;四是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影响了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五是融资渠道不畅,资本要素市场不健全,风险资本来源有限,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导致企业创新投入缺乏稳定来源。

  (二)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与核心技术缺乏的矛盾突出

  随着广东主导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大,核心技术缺乏的矛盾日益突出。多数企业技术创新主要集中在非核心技术领域,不少产业在国际分工中仍处于较低端的位置,产品附加值低,竞争力弱,制约了经济效益的提高。广东是出口大省,但统计显示,高新技术出口产品中77.3%的产品是国外或港澳台地区在粤企业生产的,关键核心技术和设备如CPU、集成电路、通用软件等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并无改善,企业难以获得长久的竞争优势。装备制造业方面以汽车产业为例,日本三大汽车品牌日产、本田、丰田均在广州建立了合资厂,但核心技术(包括技术标准)和自主创新的主动权掌握在别人手中,制约了自主创新和长远发展。

  (三)从国内获取关键技术的难度加大

  产学研联合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产学研联合的深度和层次还有待提高,产学研各方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合作机制尚未形成,大学和科研单位的技术输出能力弱化。调研中发现广州珠江啤酒集团有限公司在关键技术发展的自主研发中选择了与国外研究设计公司合作,原因是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难以提供成熟技术,企业在中试转化环节投入大,效果差;广东风华集团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加强产学研合作,但近几年科研院所的技术储备功能弱化,具有竞争力的电子元器件、材料及精密装备技术储备越来越少,使企业技术来源上面临新的选择。

  (四)人才资源成为自主创新的最大制约

  人才资源特别是高层次人才是自主创新最宝贵的资源。目前广东的技术创新人才状况不论从规模、质量、结构等方面亟待进一步优化提升,技术创新人才与区域产业发展不协调的矛盾日益显现。企业普遍反映随着科技投入的加大,企业创新人才不足逐渐成为自主创新中最突出的矛盾,制约着企业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目前广东的区位优势已不像过去那样突出,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难度加大,使广东企业的自主创新面临潜在的人才危机。

  四、几点体会

  (一)要结合区域特点推进创新能力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立国之本,崛起之源。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多次强调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置于国家战略的高度,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目前各地都在研究制定“

十一五”规划,在产业布局和创新能力体系建设中出现上下雷同的状况。相对而言,国家目标应更多体现在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和完善政策法律环境,推进重点领域的自主创新;地方目标则更多体现在以促进地方经济及其产业可持续发展。广东省根据现阶段产业发展实际,提出以解决产业技术“空心化”为突破口,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业化为目标,应用技术为重点,产学研合作为重要方式,推进产业优化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思路与实践体现了自身特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只得我们在指导地方工作,推进区域创新能力建设中思考。

  (二)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企业是创新主体,市场则是企业创新的根本动力。在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研究“十一五”自主创新工作中,必须注重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推进创新能力建设,把完善市场经济环境,促进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作为首要任务,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的造血功能。广东二十多年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经验表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在技术创新中的导向作用,在产业技术发展中的牵引作用,才能真正使技术创新成为企业和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三)要正确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实现技术赶超和跨越过程中,政府的作用不可或缺。从广东的经验看,政府要有所作为,关键是要善于从技术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结合点上把握好政府引导的着力点,在制定产业规划、构建创新体系、出台扶持政策等方面下功夫。广东省政府集中财政资源、整合部门资源对制约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进行重点突破的作法,对推进自主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树立了转变政府职能、营造良好环境的政府形象。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