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中国没有操纵汇率 市场力量凸显汇改快步潜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30日 00:00 中华工商时报

  意料之中,美国政府周一没有将中国列为操纵汇率国。然而据说他们“警告称,如果中国不允许市场力量对人民币汇率产生更大影响,美国有可能于明年将中国列为操纵汇率国。

  那么现在有两个问题,我们的市场化程度低吗?前进的脚步慢吗?这两个问题加在一起就是,中国操纵了汇率吗?

  显然不是。即使是最苛刻的眼光,也不会否认中国在汇率改革方面进行的种种努力,而一个13亿人口,以万亿计资产存量的大国,应该也只能用目前的速度推进汇率改革。也正因为此,美国财政部在本周一发布的半年度外汇报告中再次表示,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也就是中国,并没有达到美国反对汇率操纵法律的技术性条件。

  同时,美国财政部长斯诺在声明中称,中国汇率新机制的采用是向灵活的汇率制度迈出的重要一步。当然,他的后一句话依旧是,“还有欠缺。

  其实,中国在今年第三季度以来,在

汇率改革,使得人民币更具弹性,更为市场化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而其前提正是不让国内国际由于汇率的突然失控而产生灾难性后果。

  就在一周前,中国央行在国内外汇市场进行了货币掉期操作,因此所有的外汇交易员都将此看作是中国政府将允许人民币在未来一年小幅升值的一个信号。央行与国有银行进行的美元与人民币掉期业务的交易期限为1年,操作量为60亿美元,交易价格为人民币7.85元。

  外电评论说,这是首次进行掉期操作,也是央行向市场化迈进的最近动向。未来几周央行可能将进行更多的掉期操作,为外界了解其意图提供更多的线索。

  此外,央行稍早前表示,将在2006年允许做市商参与美元/人民币的现汇交易,也再次显示出中国有意增加外汇系统的灵活性。种种市场化的政策举动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市场化取向已经不是句空话,已经付诸行动并且取得了初步成效。

  做市商制度是央行为放松对

人民币汇率直接控制而迈出的一步。而做市商的积极参与可能最终会替代央行经常进行的人民币买卖操作,从而使得汇率制度更为灵活。

  我们知道,认不认定中国是“汇率操纵国”,关系到中美两国的经贸大局,中美双方都很清楚这一点,因此不到万不得已,美国政府是不愿意走到这一步的,因此,即便是出于政治目的而被强行认定“操纵汇率”,也并不能打乱中国业已步入正轨的汇改节奏。

  值得一提的是,斯诺等美国高官对

中国经济与金融改革步伐的认同,能不能平息美国国会中强烈的反华情绪,前途不容乐观。因此在可以预见未来,美国国会与政府在中国问题上的分歧将继续存在。而要让那些对中国抱有偏见的傲慢的美国国会议员们闭嘴,中国惟有坚持有条不紊、步步推进的改革步骤,尽快成为一个成熟的经济大国。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528,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