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温州民间借贷转冷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30日 00:00 中华工商时报

  记者 叶正积 温州报道

  货币利率总体下滑闲置资金无处可投

  曾经引人注目的温州民间借贷,其活跃的增幅程度和利率水平正面临明显下降的趋势。从1978年的平均月利率35‰、1980年的29‰,下降到2001年的15‰,到今年1至10月的9.5
37‰。这是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分行了解到的信息。

  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货币信贷管理处处长刘守谦向记者提供的《温州市民间借贷情况》的调查资料上显示,今年春节过后,温州市的民间借贷市场利率总体呈现逐月回落的态势,10月份加权平均月利率为9.537‰,比1月份下降2.575个千分点。

  对于这一现象,有关人士分析认为,当前民间借贷利率回落的原因:一是近期货币市场利率总体下降明显。二是民间资金充裕。今年以来随着一系列稳定

房价政策的相继出台,各地
房地产
投资回归理性状态,同时股市也连创新低;“房市”和“股市”的低迷使得居民手中的闲置资金无处可投,一些资金开始流向利率相对较高的民问借贷,导致民间借贷资金充裕、借贷利率回落。

  温州的民间借贷活动历来比较活跃。1980年,温州民间借贷总规模粗略匡算在10亿元左右,并一直发展到今天的450亿元,但增长速度也不过40多倍。相比较而言,正规金融的发展速度显然要比民间借贷快得多,且两者的规模对比也在发生显著变化。

  有关专业人士认为,民间借贷的积极作用在于,第一,民间借贷是银行资金供给的重要补充;第二,民间借贷在支持创业投资中起到重要作用;第三,民间借贷对推进利率市场化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同时,温州民间借贷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第一,民间借贷手续简单,容易发生违约风险,破坏社会信用环境;第二,民间借贷自发性和不可控性的特点,削弱了国家

宏观调控的效果,不利于信贷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民间借贷的过度发展分流了居民储蓄,加大了金融资金的压力,也加大了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第四,民间借贷活动本身不规范性,干扰了正常的金融秩序,加剧了潜在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