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改革中的变与不变 改革被神化并因而泛化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8日 11:11 上海国资

  昌切/文

  切改革都是变动,但并非一切变动都是改革。

  问题在于,我们经常把一切变动、一切除旧布新的行动都弄成了改革。看看自己身边的情形吧,你会发现,不管变动什么,怎样变动,只要是变动,施事者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假
以改革的名义,使之合法化。

  一个单位,不论大小,但凡换了新官,上来照例是要烧三把火的,并美其名曰:改革。以至于出境考察(实际上是公费旅游)、建栋楼房、改造个厕所等等,利己又利人,统统是改革。不过这种改革无关宏旨,大不到哪里去。大的改革是医疗体制、教育体制等等的变动,千头万绪,关乎千千万万人的命运,少有人能置身事外而缺少切身的体验。要举例,应该说是举不胜举。

  改革被神化并因而泛化了。

  然而,天底下有可变者就必会有不可变者。不然的话,何来千古不易之理、亘古如斯之类的说法?大树可以动末,却不可以动本,动本则死期将临。“树挪死”是动了本,“人挪活”是未动本。

  前些年搞京剧改革,在京剧清唱中加入流行音乐的元素,把个好端端的京剧搞得不伦不类,搞成了京歌。这是葬送而不是拯救京剧。京剧之所以是京剧,就因为它是京剧。京剧自有其本性,不容更易,若硬要更易,就须更易其名,如京歌。

  奥地利的一家剧院演出数百年前的一个剧目,完全还原到当时演出的状态,服装、道具、置景和语言等等,一仍其旧,不留一点现代化的痕迹。

  在一所大学教法学的朋友说的一件事令我印象很深:

二战后审判德国的战犯,甚至动用了纳粹时期的法律。法西斯制定的法律,居然适用于法西斯的罪犯?这在我们中国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我们有了新的东西就把旧的忘得一干二净。

  我印象很深的还有一件事。德国有个编纂中古德语辞典的研究机构,从19世纪后期成立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现在,在这个机构里供职的是一批优秀的中古德语专家,他们仍在延续并进而改进前人的工作。德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在20世纪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一个科学研究机构竟然能够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也许在德国人看来这算不上什么奇迹,但我是中国人,我对此感到惊异。

  中国人崇尚“易”,讲究“新”,所谓“生生不已之为易”,“穷则思变”,“变则通”,“日新,日日新”,“日新之为盛德”。静含动,治寓乱,动静相宜,治乱相环。中国人的忧患意识,似乎就是从这里面来的。

  因此,在经历“文革”乱世之后,怀有忧患意识的中国人,所想到的惟一出路就是大刀阔斧的改革。尽管改革是渐进的、谨慎的,由农村而城市,由经济而政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改革也是激进的、狂热的,把改革神化并泛化了,忘了不易之本,把根本就不该动的东西轻易就给动了。

  终于有人出来为改革的方向性错误承担责任了,值得庆幸。

卫生部官员承认
医疗体制改革
不是改好而是改差了,不是减轻而是加重了民众的医疗负担。

  我以为,加重了民众的医疗负担倒还在其次,更重要的是引发了民众的心理恐慌。怕得病比得了病无钱可治更为可怕。一个人怕得病不要紧,大多数人怕得病问题就严重了。类似的恐慌还涉及教育、社会保障、劳资分配等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领域,需要引起广泛的注意和高度的重视。我们是不是忘了人民安居乐业这个本?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