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2005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4)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8日 09:36 金时网·金融时报

  四、宏观经济环境和相关政策调整

  (一)国际经济形势

  国际经济持续复苏,主要经济体平稳增长。上半年,美国经济增长3.3%。欧元区经济增长有所放缓,年增长率从2004年同期的2.1%下降至1.1%。日本经济保持复苏态势。亚洲和
拉美新兴市场经济保持较高增长。

  全球货物贸易不平衡加剧,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上半年,美国货物贸易逆差为3732.6亿美元,同比增长18.33%。与之对应的是,能源出口国以及部分新兴市场国家货物贸易顺差扩大。在此背景下,世界贸易摩擦增加。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2005年上半年反倾销诉讼案件为96件,略低于上年同期,但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全球通货膨胀水平总体适度,石油等能源产品价格出现较大上涨。上半年,美国核心消费物价指数同比增长1.11%,欧元区核心消费物价指数同比增长0.44%,日本核心消费物价指数同比下降0.2%。国际商品市场石油价格大幅上行,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最高达到60.95美元/桶,比2004年末上涨了17.09美元,涨幅达到39.33%。

  美元利率连续上调,美元对主要货币

汇率出现全面反弹。上半年,美联储连续4次上调利率,使美国基准利率上升到了6月底的3.25%。美元转向高息货币,相对于其他主要货币的利差拉大,美元对各主要货币转强。6月底,欧元兑美元收于1.2108,较年初的1.3465下跌10.1%;日元兑美元收于110.92,较年初的102.78下跌了7.9%。

  国际经济的平稳增长为我国对外贸易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由于全球贸易不平衡问题加剧,使中国深受贸易保护主义之害。由于我国对石油等资源性产品的进口依赖较强,石油类能源、矿产价格的上涨对我国进口带来一定影响。虽然美联储连续加息分流了部分资金,但由于全球整体上仍处于低利率环境,资金供应充裕,我国境外融资和吸引外商投资的外部条件依然较为有利。

  (二)国内经济形势

  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第二产业增速依然较快。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5%,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受气候条件和财政资金支持等有利因素影响,增速有所提高,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比2004年同期加快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速依然保持较快增长,增加值同比增长11.2%。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但结构有所改善。国家加强对重点行业和重点产品的宏观调控效果逐步显现,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一定抑制。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4%,同比回落3.2个百分点。其中,农业、铁路运输、设备制造等基础性行业投资增幅扩大,冶金、有色金属等过热行业投资增幅回落。上半年,房地产行业投资增幅回落到23.5%,比2004年同期回落5.2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平稳增长,消费需求增速有所加快。上半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9.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实际增长12.5%,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0.8和1.6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推动了消费需求平稳较快增长。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2%,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2%,比上年同期加快1.8个百分点。

  物价涨幅平稳回落,利率水平稳中调整。上半年,居民消费物价水平累计同比上涨2.3%;生产资料价格累计同比上涨9.9%,但增幅有所放缓。中央银行加大利率杠杆的力度,下调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到0.99%,分别上调境内商业银行美元、港币存款利率0.25和0.1875个百分点。

  货币信贷平稳增长,

股票市场走势低迷。上半年广义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15.7%,增速比2004年同期回落0.5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同比增长13.3%。相对于债券、票据市场交投活跃的局面,上半年股票市场日均成交量同比下降45.1%,新股发行基本停滞。

  财政收支状况有所改善,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上半年,国家财政收入完成1.64万亿元,同比增长14.6%;财政支出1.24万亿元,同比增长15%;收支相抵财政盈余比2004年多增466亿元。财政支出结构重点转向支持农业、基础设施、能源和高新技术、社会保障和教育发展。

  出口增长强劲,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由于国外需求上升、贸易壁垒进一步削减,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回落直接减少了国内进口需求,上半年海关外贸出口3423亿美元,增长32.7%;进口3027亿美元,增长14%,增幅同比回落28.6个百分点;进出口由上年同期的68亿美元逆差转为396亿美元顺差。

  长期来看,产业和投资结构改善,国内储蓄、投资和消费关系逐步优化,本外币利率协调,都有利于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短期来看,“高储蓄、低消费”的矛盾较为突出,促使国内企业更多地转向国际市场,增加出口;国内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渠道仍不通畅,加上其他制度性因素的约束,国内企业境外融资的积极性增高。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当前国际收支不平衡的问题。

  (三)外汇管理政策

  继续推进贸易便利化。进一步改革经常项目外汇账户管理,扩大全额保留经常项目外汇收入的企业范围,将境内机构超限额结汇期限延长至90天。扩大商务出国供汇范围和标准,调高境内居民个人自费

留学购汇指导性限额。

  规范资金流入和结汇管理。进口延期付汇实行登记备案,出口预收货款和转口贸易实行待结汇管理。严格控制境内银行短期外债规模。开展收汇专项检查,查处违规资金流入,打击地下钱庄和其他非法外汇交易。

  拓宽资金流出渠道。深化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改革,积极支持企业“走出去”,将全国购汇额度从33亿美元提高到50亿美元。上半年,累计新批准境外投资项目355个,境外投资资金汇出23.6亿美元,同比增长4.7倍。支持境内保险机构对外证券投资,批准首笔保险外汇资金境外运用额度17.5亿美元。开展个人财产对外转移售付汇监管工作,做好对申请人身份及有关财产来源合法性和真实性审核。

  上述政策措施有助于引导资金跨境双向均衡的流动。但是,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需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一项全局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相互协调和共同努力。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55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