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我人均石油消费小于2桶 石油进口无碍全球油市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8日 09:15 新华网

  随着国际油价持续走高,所谓“中国石油威胁论”也通过不同渠道散播开来,一些境外媒体将油价上涨归咎于中国石油需求的增长。这是缺乏根据的,中国石油进口事实上并未对世界石油市场形成冲击。

  尽管中国对石油的需求逐年增加,尽管石油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大,然而目前中国实际石油进口增势在减,预计今年原油进口增速回落近30个百分点,成品油
进口同比下降17%。个中因由,包括高油价对需求的抑制作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电力供需矛盾有所缓解、燃料乙醇等替代燃料发展较快、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等。此外,作为能源消费大国的中国,也是能源生产大国,能源供应立足于国内,能源自给率达94%,比经合组织国家平均自给率高出20多个百分点。去年,中国一次能源产量占全球11%,总体能源当量对外依存度不到5%。为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今年国内生产原油将达1.8亿吨,石油可采储量也处于增长期。

  中国石油进口量多不多?

  从中国能源消费结构来看,去年一次能源消费中,石油只占22.7%,中国人均石油消费量不到2桶,只有美国的1/10、日本的1/8和欧盟的1/5。据国际能源署预计,今年中国石油日消费量仅增3%。从去年石油进口统计来看,中国13亿人口,进口石油1.68亿吨;韩国4800万人口,进口1.2亿吨;日本1.3亿人口,进口2.6亿吨;美国2.8亿人口,进口6.4亿吨。相比之下,中国进口石油并不多。去年中国净进口原油仅占世界原油贸易量的6.3%,大约是同期美国进口原油的1/4、日本的1/2。

  中国石油进口是否推高了

国际油价

  近两年,石油作为能源的一个主要品种和不可再生的资源性商品,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石油价格变动对全球经济影响重大。据估算,高油价将使今年中国石油进口多支付100多亿美元。不可否认,当前国际油价已严重偏离供求关系的正常轨道,拖累了世界经济增长。油价暴涨,是市场炒作特别是金融炒作的非理性结果,去年以来,就有8500多家基金的8000亿美元利用各种题材炒作油价,投机溢价一度达到每桶15-20美元。以中国原油进口量占世界总进口量的份额,对油价的影响非常有限。中国石油需求虽有所增升,却无碍全球石油市场整体走向。

  加入世贸组织4年来,中国及时调整石油贸易政策,实现原油、成品油进口多元化,按承诺时间表逐渐开放国内市场。中国开展能源外交,不仅为了满足自身对能源的需求、促进

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是为了保障全球能源市场的稳定供给和人类社会的共同繁荣。高油价和能源安全问题绝非一个国家独自所能解决,当务之急是,各国应加强能源交流与合作,促使虚高油价理性回归,推动世界经济平衡有序向前,而不是继续受“中国石油威胁论”的蛊惑。

  鲁建华驳斥了中国“石油威胁论”。他说,中国石油进口推高国际油价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中国的能源供应主要是立足中国国内。中国是消费大国,但也是能源生产大国,2004年一次能源产量折合18.46亿吨标准煤,占全球11%,总体能源当量(包括煤、油、气)对外依存度不到5%;2004年中国生产了1.75亿吨原油,2005年将达到1.8亿吨。

  ·

  中国能源需求增长对世界能源市场不构成威胁

  新华网北京11月10日电(记者张毅)外交部政策研究司参赞戚振宏10日在2005中国石油论坛上表示,近年来,中国能源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应该全面、历史地看待这一问题。经济发展须有能源支撑,任何国家都不例外。近年来中国的能源需求虽然有所增长,但对世界能源市场根本构不成冲击。详细<<<

  2004年以来,国际油价不断飙升。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增长被指责为推动油价上升的主要因素。对此,苏波罗托教授认为是不公平的。他表示,中国经济的发展导致石油需求的相应上升是很正常的,但中国正在努力增加石油、天然气的生产,以降低对进口的需求。

  

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10日在2005中国石油论坛致辞时说,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正在积极推进能源多元化,鼓励替代能源的发展,提倡使用清洁能源,加大国内石油勘探开发力度,保持原油进口的适度增长。

  ·

  ·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