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我国国际收支抗风险能力较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8日 07:54 人民网-人民日报

  外汇局首次发布国际收支报告认为

  我国国际收支抗风险能力较强

  本报北京11月27日讯 记者 田俊荣 报道:国家外汇管理局今天发布2005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外汇局首次发布的这份国际收支报告认为,2005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
支总体运行平稳,国际收支继续保持较强的整体抗风险能力。

  《报告》指出,国际上一般认为,经常项目较大逆差是引发国际收支危机的主要隐患,而我国上半年经常项目顺差达到673亿美元。从进口支付能力看,我国外汇储备充足,相当于14.3个月的进口额。从债务偿付能力看,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与短期外债的比例为503.2%,远高于国际公认的100%的警戒线;偿债率为2.1%,远低于国际公认的15%的警戒线。总之,近期我国发生国际收支危机的风险较小。

  近年来,我国短期外债占外债余额的比重不断攀升,从2002年的38%上升到2004年的49.8%,2005年6月末更是达到53.1%。对此,《报告》认为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进出口规模扩大,贸易信贷中进口延期付款和出口预收款随之增加。二是近年来外资银行在我国境内业务经营渐趋活跃,从境外融资相应增加,且以短期信贷为主。三是外商来华投资的快速增长客观上增加了外商投资企业的借债需求。《报告》认为,总的来看,我国的短期外债风险是基本可控的,但是,短期外债的迅速增长值得关注。

  《报告》也坦陈了上半年国际收支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货物贸易出口增长较快,进口增长相对缓慢,顺差大幅增加,贸易摩擦增多,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应进一步提高,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应继续控制;外汇储备增长较快,应注意由此对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等方面的影响。

  《报告》预计,下半年国际国内经济总体走势平稳,全年我国国际收支顺差仍将保持较大规模,外汇储备较快增长。经常项目顺差将延续上半年上升势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增速有可能趋缓。

  据介绍,外汇局发布《报告》旨在便于社会各界了解国际收支全貌,解读国际收支数据,分析国际收支运行状况。以后每半年发布一次。

  《人民日报》 (2005年11月28日 第六版)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