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银监会金融监管部主任新官上任 盘点农信社棋局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7日 10:47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韩瑞芸 北京报道

  转入合规监管

  “我们明年的工作就是要从合规监管入手,强调风险监管。”即将上任的银监会合作金融机构监管部主任臧景范说,银监会对农信社的监管重点应从对改革进展的监督逐渐转移
到风险监管、合规监管上,这一转变意义深远。

  对此,合作部副主任李均锋也表示:“针对农信社管理现状,当前必须把合规性监管放在农村信用社风险监管的重要位置,作为防范经营风险的重点。”他认为,合规性监管应突出三方面。

  首当其冲的是,要加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合规建设,农信社省级联社的合规管理,以及监管机构的合规监管。

  与此同时,根据分类监管的原则,银监会正在对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省级联社、县统一法人社和两级法人社分别制定监管标准和管理办法,以提高监管的有效性。

  李均锋还表示,风险监管要求银监会对农信社实施审慎、持续监管。农信社要全面实施贷款五级分类,在准确分类的基础上逐步提足风险专项拨备,同时做实利润;最后资本充足率达标。“当然,对农信社的监管标准不会等同于商业银行。”李说。

  2005年10月末的数据显示,全国农信社(含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3546亿元,比改革前的2002年底减少1601亿元,扣除专项票据置换因素,实际减少517亿元;不良贷款占比15.85%,扣除专项票据置换因素实际下降16.24个百分点;全国农信社资本净额1510亿元;资产充足率由负转正,达8.4%。

  尽管数据上的变化令人惊喜,但银监会内部有意见认为,一方面,农信社不良贷款占比仍高达15%,仍有1177亿元的历年挂亏,历史包袱没有全部消化是农信社健康发展的潜在风险。另一方面,部分地区农信社在改革政策到位后仍然可能面临生存问题。例如四川、贵州等地区的部分老少边穷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些农信社,因受所在地区经济环境制约,业务量不足以维持自身生存;又如少数城市郊区的农信社,在过去的经营中造成严重资不抵债,风险隐患很大,今后的生存也存在问题。这类农信社约占法人社总量的20%。

  “督促农信社转变经营机制,真正达到花钱买机制的目的,这是银监会工作的主要出发点。”李均锋说。

  “8+21+1”改革格局

  据李均锋透露,国务院已于11月份批准了海南省政府上报的《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参加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请示》。目前,海南省政府正在根据本省农信社的实际情况,制定改革实施方案。

  此前,由于海南省经济的部分历史遗留问题,该省没有参与全国农信社第一批8省市试点,以及第二批21省市的改革试点。“这意味着,除西藏没有农信社外,全国30个省市均开展了农信社改革试点,形成了‘8+21+1’的先后改革格局。”李均锋说。

  李同时表示:“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全国农信社形成了‘25+2+1’的格局。”也就是说,目前除新疆和海南外,全国28个省市对农信社的省级管理机构均已成立。其中:25个省市选择组建省级联社;北京、上海选择在原市联社的基础上,改制为全市统一法人的农村商业银行;天津市选择了市、区(县)两级法人的农村合作银行模式。

  也有银监会人士透露,新疆区有望在年底成立农信社省级联社。

  “在管理体制改革问题上,必须重点处理好两个关系,即省政府与省级联社的关系,省级联社与基层信用社的关系。省级政府和省级联社如何承担起管理责任,又不干预下级单位的业务经营,这需要探索。”李均锋说。

  在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方面,国务院2003年8月印发的《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明确提出了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以及合作制3种制度模式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以县(市)为单位统一法人以及县乡两级法人等4种组织形式供各地选择。

  据银监会目前的最新统计,全国共组建了银行类机构55家,其中农村商业银行11家、农村合作银行44家,另有11家银行类机构批准筹建;组建以县(市)为单位统一法人机构325家,另有200家已批准筹建。

  按照银监会的目标,“

十一五”规划结束时,农村银行类机构将达到150家左右;以县为单位统一法人社将达到1700家左右;两级法人社将达到500多家。

  支农贷款占比达90%

  记者11月初在云南看到,工、中、建行的分支机构已撤离了多个县乡。在这些地区,只剩下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信社和

邮政储蓄。如不计农发行的粮棉油政策性贷款,一些基层农信社的支农贷款占比甚至高达90%。

  从银监会统计数据来看,上述现象在全国并不少见。截至2005年9月末,全国农信社农业贷款余额10511亿元,比2002年末增长88.4%,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长28个百分点。农业贷款占各项贷款总额的47%,比2002年末提高7个百分点。如不计农发行政策性贷款,全国农信社对农贷款占比已高达88%。

  在农信社提供的农业贷款中,农户贷款占比达80%;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分别比2002年末增长140%和294%。据银监会初步统计,全国24000万农户中,7000万农户已得到农信社的小额信贷及联保贷款;50%的农民在农信社得到了贷款支持。

  加强支农服务,农信社的成绩有目共睹。但银监会有人士认为,目前农信社支农的问题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尽管农信社投放了大量的农业贷款,但与“三农”需要相比仍存在差距,自身服务还需要进一步改进;二是对金融支农问题,国家在制度安排上,没有建立起长效的激励机制,正向引导不足;三是解决“三农”问题,不能仅仅依靠农信社单兵突进,需要农村金融改革整体推进,相关配套改革需加快进行;四是为增加农信社的支农服务能力,中央的资金扶持政策要到位,地方政府承诺的扶持政策也要及时落实。

  “银监会近期的目标是致力于改进农信社对县域内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我们正在制订相关指引和指导意见。”李均锋强调说,“‘三农’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农信社就应该及时开办什么样的业务。这才是农信社支农力量的体现。”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75,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