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松花江遭重大环境污染 吉化双苯厂主责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5日 09:34 每日经济新闻

  新华社[2005-11-25]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张力军24日下午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次松花江流域水污染事件属于重大环境污染事件,据专家估算约有100吨左右苯类污染物进入松花江水体。目前还没有群众由于饮用松花江水而发生问题。

  主要污染物为苯等有机物

  张力军介绍,这次污染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苯、苯胺和硝基苯等有机物。

  24日18时左右,较高浓度污染带通过哈尔滨市引用水源取水口上游16公里苏家屯断面。张力军透露,污水团的行进情况正随时向沿线各地通报。在污水团通过哈尔滨后,如果水质还不能完全达到标准,这些地方也将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吉化双苯厂负主责治理费用未评估

  “这次污染事故负主要责任的是吉化公司双苯厂,这次污染事故的责任是非常明确的,应该由吉化公司双苯厂负责。”张力军回答记者有关提问时说。

  张力军介绍说,关于这次治理污染的费用会是多少,环保部门和地方政府正在进行水污染的防控工作,还没有来得及就污染事故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全面评估。

  吉林省、中石油致歉

  11月23日,吉林省副省长、吉林市委书记矫正中一行来到哈尔滨市,就松花江污染事件进行沟通,并向哈尔滨人民表示诚挚的慰问和深深的歉意。

  矫正中说,中石油吉化公司双苯厂胺苯车间发生爆炸事故,由于爆炸事故发生比较突然,在抢救过程中,一部分有毒物质随现场救火用水流入松花江,造成部分江段污染。对此,彻底封闭了造成污染的管线,对管线进行了吸取、砂土填埋等处理。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大庆石油管理局局长曾玉康23日专程前往黑龙江,代表中石油向黑龙江道歉。

  中俄将密切配合应对污染

  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24日在记者会上说,中方已经数次向俄罗斯方面通报了松花江水体污染的有关情况。中国国家环保总局还在24日上午向俄罗斯驻华使馆全面详细地介绍了有关情况和各种检测数据。中俄双方都非常重视这次重大污染问题,双方将及时通报有关信息,还将建立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之间的热线联系。

  国务院派专家组赶赴哈尔滨

  为了妥善处理松花江水环境污染问题,国务院日前已派出由水利部、环保总局、建设部有关人员组成的专家组抵达哈尔滨市开展工作,并决定成立由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局长李毅中任组长、水利部、环保总局负责同志任副组长、有关部门同志参加的国务院工作组。

  哈尔滨4天后将恢复供水

  哈尔滨市市长石忠信说,4天后一定要做到向市民供水,这个供水会是间断性的,但质量和安全一定会得到保证,由于刚供水时供水管线会有沉积物,所以刚开始的供水最好还是作为生活用水,饮用水还需等一段时间,时间不会太长。

  日最高可提51万立方米地下水

  记者从哈尔滨市水务局了解到,哈尔滨市原有地下水井和新凿深水井每日可最高提供51万立方米地下水,用于居民日常生活和保障重点企业、特殊行业用水。

  哈尔滨市水资源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高敏丽说,截至目前,哈尔滨市区已新凿地下水井55眼,每天可新增供水能力4万立方米。在27日前,哈尔滨市还将在王岗、王兆等地区打深井65眼,日增加供水量15万立方米。这些地下水对保障停水期间居民生活用水和大学、

医院等重点单位用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正常供水后新批深水井将被回填

  目前哈尔滨已新凿深水井55眼,并将于27日前再打深井65眼。这些新增水井每天将为哈尔滨市提供近20万立方米地下水。

  哈尔滨市水资源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高敏丽说,使用地下水是哈尔滨市应急期间的举措,为保护地下水资源,待全市恢复正常供水后,将回填应急期间审批新建的所有深水井。

  环保总局:“十一五”期间将取缔一切水源保护区内的排污口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张力军24日表示,“十一五”期间,环保总局将取缔一切水源保护区内的排污口,以保证人民群众饮水安全。

  张力军解释说,“十一五”期间,环保总局将在“十五”的基础上,要解决人民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保护好饮用水源;继续划定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流域;在原有的“三湖三河”的基础上,包括

南水北调沿线及其水源地、长江三峡及其上游、黄河小浪底水库及其上游、松花江,都将成为国家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流域。新华社

  

禽流感疫苗研发生产未受哈尔滨停水影响

  为确保停水期间禽流感疫苗的科研和生产,哈尔滨市积极采取措施,解决了用水难题,疫苗科研和生产。

  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副所长管国忠介绍,哈尔滨对停水期间疫苗正常的科研生产极其重视,省委常委、哈尔滨市委书记杜宇新责成哈尔滨市水务局连夜派出专家和施工队,帮助打井。23日晨,水井开始出水,日均出水达50吨,完全可以满足科研生产需求。

  哈药集团生物制品一厂厂长韩标也告诉记者,现在企业自备水源充足,目前三个班组的工作人员24小时基本满负荷生产,完全能够保证疫苗的正常生产和市场供应。

  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哈药集团生物制品一厂承担着国家禽流感防控工作的科技支撑、疫苗生产和疫病检测的重要任务,目前疫苗生产占全国用量60%。新华社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