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正文
 

慈善机构的官方色彩导致中国慈善事业不振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4日 01:40 每日经济新闻

  马红漫

  民政部日前就中国慈善事业发展发布了一份《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的五年规划。这一规划的核心是运用税收调节改变慈善捐赠激励机制,通过推动制定便利捐赠人办理税收优惠政策的程序,来促进慈善捐赠事业的发展。

  《纲要》的出台是基于中国目前不容乐观的慈善捐赠现状。据报道,国内注册登记的企业超过1000万家,有过捐赠记录的不超过10万家,99%的企业从未参与过捐赠。

  经济学家奥肯曾经讲过一个奥肯漏桶”的故事:富人和穷人分开喝粥,富人们那边人少粥多,穷人这边人多粥少,于是有人提了一个桶,从富人这边分粥给穷人,目的是均贫富。但是奥肯说,这个桶是漏的。因为对于社会而言,这个桶就是税收,在既定条件下,富人多赋税会引发整个社会财富的损失,所以富人失去了一桶粥,穷人只能得到半桶粥。

  中国先富阶层的社会责任不能与财富同步增长,确实让人着急。但是冀望于简单运用税收手段就能实现慈善捐赠的发展,会像那只奥肯漏桶,损耗社会整体财富,对慈善事业改善不会太大。谓予不信,且看日后。

  运用税收手段推动慈善事业的发展,是基于现代经济学中最基本的经济人假设的,首先假定富人不愿意捐赠是舍不得自己的金钱,运用税收手段让富人在高额税赋与积善行德之间作出选择,那么理性的“经济人”显然会选择后者。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以美国1986年为例,所得税最高税率从50%下调到28%。但是人们并没有因为过去100万美元自己只能保有50万美元而现在100万美元自己可以保有72万美元,就减少慈善捐款。以1986为例,税收抵扣从540亿美元下降到500亿美元,但是慈善捐款却仍然从840亿美元上升到900亿美元。

  美国俄勒冈大学经济学系教授Harbaugh在其论文《慈善捐款的声誉动机》中指出,慈善捐款的动机主要来自捐款数额给捐款人带来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虽然包含像“教徒捐奉那样的内心得益”,但更取决于从捐赠中获得预期的“声誉享受”。教授的观点未必是真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进行慈善方面的制度设计时,单纯依靠出于税收的经济激励而忽视人们内心的精神满足是不够的。

  事实上,目前中国慈善制度之所以陷入困局,核心问题在于慈善机构的官方色彩。为了推动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中国虽然成立了一些非营利性慈善机构,但遗憾的是,大多数慈善机构都带有浓厚的官方背景。慈善机构的工作人员多由政府部门指派,其工作作风、态度、意识难以脱离“二政府”的氛围,普遍存在人浮于事、捐款使用效率不高等情况。央视新闻调查曾经播出河南某地福利院空关工作人员领干薪的事件。这种半官方的慈善机制不但难以发挥慈善机构适应慈善事业发展的功能,反而会成为制约慈善事业发展的绊脚石。反之,民间机构出于自发服务慈善事业的初衷,自然要为捐赠者提供合适的服务,而正因为没有政府背景的支持,就必须要依靠自律与公开获得捐赠者的信任,如此,慈善事业自发地得到完善与发展。

  民政部的王振耀司长感慨自己为慈善事业捐款500元,但是为了得到50元的税收抵扣款,需要办理10道手续,历时两个月。可见,慈善事业的问题并不在于50元的退税是不是太少了,而在于现行制度根本就没有考虑捐赠者的感受与需求。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