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粗放型发展转向循环经济模式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4日 00:00 中华工商时报 | |||||||||
本报记者 谭俞雄 中国开远循环经济论坛暨东盟民间经贸洽谈会日前在云南开远市隆重召开,开远市建设“中国生态工业城市”的强烈意识和新探索引起了各方人士的广泛关注。 地处云南东南部的开远市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其名蕴藏“四面
由于一直推行以粗放型线性思维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初期缺乏环境意识和长远规划,污染排放量大、资源利用率较低等问题便随之而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近年来,开远市委、市政府确立了建设“中国生态工业城市”的发展战略,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从2004年开始进入了创建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工作,开远也成为全国首个县级“循环经济试点市”。 循环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开远市市长卢文祥认为,“循环经济”这一倡导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经济模式,以“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为特征,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实际操作原则,是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的金钥匙。他指出,发展循环经济,不仅能够高效地利用物质、能量和水资源,实现区域内环境排放最小化,能够推进区域内工业向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益、低污染、生态化方向发展,能够形成以科技进步全面引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能够逐步改善人民居住环境,更是实现开远建设生态型现代工业经济强市的必由之路。 据了解,开远循环经济的总体思路是,以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以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契机,以建设云南省新型工业化进程为依托,以创建“循环经济市”为载体,基于开远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建立以能源、化工、建材等为主体,以工业共生和物质循环为特征的工业经济体系。 在“生态建市”发展战略的导引下,开远市委、市政府积极推进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创建工作:编制规划,为发展循环经济建立框架;建立组织机构,保障循环经济示范区有序开展;加强学习和交流,提高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层层深入,大力 开展循环经济宣传活动;结合创建生态乡,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大力推广和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开远经济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 开远作为一个工业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方向在工业,如何在企业内部、企业与企业之间实现产业延伸、产业共生,是开远顺利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所在。为了推进区域内工业向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益、低污染、生态化方向发展,在企业的积极配合下,开远正在开展21个循环经济建设项目的开发、研究、建设,投入资金约13亿元人民币。观察人士认为,随着这些项目的实施,开远将真正形成以科技进步全面引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企业的内生式扩张来壮大产业集群的发展新格局。 开远市高层表示,循环经济在我国还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开远循环经济试点更需要加强学习和交流,举办“循环经济论坛”,正是希望借鉴循环经济最新研究成果,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新途径,营造发展循环经济的氛围,使开远在循环经济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并使开远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更好地发挥“桥头堡”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