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苍成功自救:以资源为支点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3日 02:34 第一财经日报 | |||||||||
本报记者 霍朗 发自四川广元 11月22日,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四川广元旺苍。 黄洋镇黄洋村农民尹英发心血来潮,竟然放下锄头,搞出一首“诗”来给《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看。诗云:“新村建设到农家,家家户户好环境,此事来之非容易,一定不忘党
这首登不得大雅的诗,看起来并不妨碍农民尹英发以这种“有点文化”的方式,表达自己“心里的爽”——“走路不湿鞋,煮饭不烧柴,喝水不用抬”,是当地老百姓一直以来的梦想,而现在,尹英发正走在这个温暖的现实中。 旺苍县委提供的一份最新资料显示,与2000年比,2004年,全县生产总值实现了18.2亿元,增长24%;财政收入1.1亿元,增长32.5%;农民人均纯收入1798元,增加了361元。最引人注目的是,“贫困人口由121450人减少到91134 人,减少了30316 人”。脱贫的产业支点总面积2976平方公里、总人口4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约占76.5%)的旺苍县,1986年被列为国家重点贫困县,1994年被列为“八七”扶贫攻坚县,2002年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 2002年,旺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64元,但占全县35.5万农业总人口约三分之一的10万多农民,其人均年收入不足924元,其中,相当部分还是人均年收入在668元以下的特困人口。 仅靠种植普通粮食作物,一旦遇到天灾人祸,一些贫困户将脱贫又再返贫。旺苍县探索的一大扶贫方式就是,“以提高农民收入为重点,大力实施产业扶贫”。 旺苍县委书记、县长邓光志说,旺苍资源丰富,茶叶、蚕茧、核桃、柿饼、香菇、木耳等已成大宗出境土特产品。矿产资源方面即有以煤炭、花岗石、长石为主的70多种矿产资源,名贵药材有天麻、杜仲、麝香、熊胆等,1998年,旺苍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全国杜仲之乡”。 依托资源优势,旺苍选择了发展种养业。仅以旺苍县茶产业为例,目前,旺苍茶叶栽植总面积已达到5万亩,建成五个茶叶专业乡镇。茶农人均收入由五年前的60多元增加到如今的300元左右。 邓光志说,旺苍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和农村脱贫,目前,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成都桃园公司启动了覆盖4个乡镇20个村的万亩果、草、畜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米仓山茶叶公司、旺茗茶业公司则启动了覆盖7个乡镇23个村的万亩茶、草、畜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 目前,旺苍县畜牧、茶叶、林果、中药材四大农业支柱产业初步形成了产业支撑、“龙头”带动、基地辐射、农业增收的产业化扶贫新格局。2004年,全县畜牧规模养殖农户1.48万户,产值5.58亿元;茶园5万亩,产值2634万元;林果12.9万亩,产值1.25亿元;中药材53.6万亩,产值2850万元。四大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当年农民人均增收近150元。 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旺苍版 在旺苍县的“扶贫新村”尚武镇胜利村,金秋时节的农家院落丹桂飘香,平坦的乡村道路贯穿全村,格外抢眼。 10月下旬,四川省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工作会议在旺苍召开。四川省扶贫办主任颜继禄提到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考核标准时强调:“要看贫困人口是否减少,村容村貌是否变化。” 据邓光志介绍,4年来,全县对首批62个扶贫新村累计投入资金1.6亿元,完成建沼气池3132口、水池3900口,改入户路和连户路210公里,住房65万平方米,搬迁农户575户,安装程控电话6968户,开通闭路电视1.1万户,建经济园1.6万亩,特色产业园0.8万亩。这些投入,使扶贫新村“基本建成了基础设施配套化、居民环境生态化、种养产业规模化、生活方式城镇化的典型村和样板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