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旭辉 实习生 吴尧
国家质检总局、发改委等八部门日前联合发布公告,从11月1日开始,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不得从事收集(包括收购)贮存、处置废旧显像管(阴极射线管)的经营活动。需要从事收集贮存、处置废旧显像管经营活动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该按照规定向环保部门申请领取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才可开业;同时,禁止使用废旧玻璃壳翻新加工“再生显像管”并
组装电视机进行销售;禁止以任何贸易方式进口旧玻璃壳、旧显像管、再生显像管、旧电视机。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公告发布后,翻新旧电视市场依旧火热。
二手电视生意兴隆
11月16日上午,记者来到北京女人街电子大世界,这里有相当一部分摊户都经营二手电视机生意。一位老板告诉记者,来这里“淘”翻新旧电视的人很多,每天至少能卖出10余台,有时候还能遇到宾馆、饭店、出租房主过来批发,一次就能出货20多台。
随后记者又来到十里河和四元桥附近的二手市场,发现这些地方也还在卖翻新电视和部分旧电视,并没有因为国家的有关禁令而撤柜。记者陆续问了一些摊户,是否知道国家不允许卖翻新电视的规定,许多摊户表示:“没听说过。这么多卖旧电视的,上哪禁止去啊?如果不让卖旧电视,这些二手市场就得关门。”也有人说:“好像是有这么一个规定,可人家都在卖,又没有人来查,我为啥不卖?”
记者在二手电器市场发现,大多数柜台的电视机不仅外表崭新,而且还有统一品牌,看起来与商场里的电视机并没有多大差别,但价格却相差数倍,如21寸(53厘米)的翻新电视只要250元,而同样尺寸的新电视在家电商场至少需要1000元左右。
供销自成体系
在七彩大世界的一家二手电视经营摊位,记者谎称自己准备开宾馆,想批发20台,摊主连忙向记者介绍自己的产品,并接通电源打开下面一排电视。刚开始还没什么问题,音质、画面相对还比较清楚,可5分钟后,就有两台电视的画面出现明显晃动,而且出现吱吱啦啦的声音。摊主赶忙在机壳上拍了两下,并解释说:“外壳都是新的,我们在厂家定的,里面瓤子不一样,有的显像管好,有的差一些,但价格肯定也不一样。”
看到记者不理解,摊主进一步解释说,显像管都是一些收购站收完了批量送来的,还有一些是修电视时收来的,事先都仔细检查过,用上几年没问题。“那新电视的外壳从哪里进的?”摊主对此不愿多谈:“你就别问了,供应这玩艺儿的多了,主要是装(组装)得好,名牌都能整来。”记者了解到,目前从事旧电视拆装的很多,已经形成了批量生产,有人提供原料,有人加工,最后装出来的东西甚至能当新的卖到一些偏远的小城市。
一位从事回收电视的张师傅向记者透露,他回收来的电视机一般都是以几十块钱的价格卖给二手电器经销商,但一经组装换上新壳,就能赚100元以上。然而,由于翻新过程使用的都是从废旧电视上拆下来的部件,一些显像管已超出了使用年限,一些重要部件甚至也用次品代替,所以电视的使用寿命都不长。
记者了解到,这些翻新旧电视多是卖给外来打工者、上学的大学生以及出租房主。“有钱的人家都不会来这儿买,能用上一年半载的就行了,到时候还可以再收回来重新加工。”一位搬运工告诉记者。记者随即问到:“咱这产品不是也三包吗?人家发现质量有问题,肯定会来换的。”搬运工笑着说:“说是三包,其实只有包换。常常是,换一个不如一个,最后折腾得你受不了,也就将就用了。”
治理工作难度大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每年报废的电视机达到600万台,其中一部分进入了回收行业,进行“翻新再生产”。但由于旧家电行业标准还未正式实施,翻新产品的质量不仅得不到保证,还存有诸多危险。
中国家用电器维修协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电视机的使用年限一般在15年左右,改装后的电视机,其内部件一般都已经超过使用年限,回收打磨后的显像管在高温高压或遭遇外界撞击后容易引起爆炸、起火等问题,翻新电视经营者的暴利完全建立在顾客人身安全隐患的基础上。
北京市工商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质检总局等八部门发出了禁售翻新加工显像管的规定,但是相应的处罚措施还未确定,彻底查禁回收显像管翻新电视的行为还需要时间。此外,废旧电视机的回收和翻新现象比较普遍,如果说从事电视翻新行业的人是一个点,二手电器市场是一个区域的话,那么整个电视翻新行业基本上涉及到全市乃至全国,如何来治理,对执法部门来说有很大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