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金融生态 根治金融原罪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1日 03:50 中国经济周刊 | |||||||||
随着由央行和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共同完成的《中国金融生态调查报告》在北京正式发布,“金融生态”即刻成为业界的高频词。金融生态到底包括什么?它和百姓的生活到底又有多大关系?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刘永刚/北京报道报道
金融生态这个概念是2004年底召开的“中国经济学50人论坛”上央行行长周小川首次公开提出,至此,这个词可以说已成当今金融业界最能引起人们关注的词语之一。然而,它具体有什么意义,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说清的。 “关注归关注,但具体有什么实际意义我也搞不清。”一位银行内部中层的话似乎能够代表很多人的疑问。周小川已解释,之所以用一个自然科学的概念来比喻中国的金融环境,主要是因为金融系统与之十分类似,机构、市场是一个提供者,而企业居民是消费者,大家构成一个赖以生存的活动环境。 “事实上,从看似与老百姓遥远的上市公司高管落马到中小企业贷款难再到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的理财计划,这些都构成了中国的金融生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金融生态囊括了企业诚信、会计准则、法律制度、征信体系、地方政府按市场规律办事等内容。要治理这些金融“原罪”,就必须建立一套细致的监管制度和积极探询金融创新。 为了让人们更具体地了解金融生态到底包括什么?它与我们的生活又有什么关系?《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走访了大量相关事件,现选取三个镜头,以期能更好地解答大众心中的疑问。 镜头一: 理财市场缺对症下药的医生 刚参加工作的张均手里有一些“闲钱”想做投资,总算找到一家可以做理财服务的金融机构,没想到,提供给他的只是一页纸,上面只是“30%投基金、20%买国债”等理财建议。“看着这些东西,我一点也不‘解渴’啊。”张均如此对《中国经济周刊》说。 有类似苦恼的人不占少数。在外企工作的贺女士告诉记者,她曾经委托一家银行为她做理财服务,但到最后,不仅没有理出财来,反而从原来一年7%的收益“跌”到了亏损。一家旅行社的负责人也告诉记者,现在的理财规划师市场经验少得可怜,很多还都是刚刚从校园里出来的大学生。“连自己的钱都理不清楚,怎么给别人理财呢?” 理财服务其实就属于金融生态当中的一部分,之所以会导致目前的状况,和我国目前金融业的体制有直接关系。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理财规划师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彦斌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理财的过程是要对客户的资产进行包括股票、证券、基金等产品在内的全面分析,而要进行分析就必须有一个有效的信息分析数据作后盾。但由于目前国内的金融体制仍然是分业经营,所以银行无法涉及其他业务,想要知道的信息数据只能变成“各自为战式”的产品推销。 “目前国内银行的理财方式主要还是集中在‘柜台产品’服务上,只是把一些投资于证券、基金、保险的产品由金融机构的营销员按照消费者的需求推销出去。在给消费者制定的理财方案中,通常就用一页纸的内容将资产的分配方式写入其中。”广东发展银行北京分行财富管理中心主任王保轩向《中国经济周刊》坦言。 “如何投资?投什么资?什么时间投?才是人们真正想要了解的。”王保轩解释说,一个消费者让理财规划师为他理财,不仅仅是希望理财规划师告诉他,在10万元里面,多少钱用来投股票,多少钱用来买基金;人们真正想要知道的是什么时间投股票,投哪只股票?什么时间买基金,到底该买哪只基金? 而在国外,理财规划师除了帮客户完成理财规划之外,还可以完成各种金融产品的实质性交易,包括房屋按揭贷款等。 王保轩认为,目前国内的理财市场就好比一家医院的药房,消费者就像一个病人,医院里有很多种药,有治感冒的,有治头痛的,可就是没有一个可以对症用药的医生。 镜头二: 上游监管缺失 下游难喝纯净水 “九点半上岗,十五点离场,星期一到星期五天天都挺忙,炒股为哪桩,咱没大理想,庄家要是吃了肉就跟着喝口汤……”这首民谣可谓形象地描绘了身处底层的股民的酸甜苦辣。 2005年11月10上午10点半,北京海淀区苏州桥证券营业厅,股民刘师傅正在目不转睛的看着墙壁上的大盘,“没事儿干,窝在这儿看看吧。”刘师傅说,前段时间他也关注过股权分置,“这么大的事儿,感觉和我们这些小股民愣没什么关系,到现在也不太清楚它到底对我们有什好处?” “事实上,中小投资者一直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专家表示,究其原因,就是由于部分上市公司质量太差。一家民营企业的副总对《中国经济周刊》称,现在的民营企业要想上市就必须经过“包装”以后才能见人。可见,在目前的金融生态当中,上游的监管显然出现了严重的缺失,如此这般,怎能保证下游股民能够喝上纯净的水呢?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认为,当前股市的根本问题就是上市公司质量问题。上市公司质量问题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公司治理存在很多问题;二是一些上市公司本身并不是真正关心股民利益。 林毅夫坦言,由于目前很多上市公司盈利难以符合投资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监管部门的监管难度很大。在国外,如果公司治理不好是证监会的责任。而在国内,上市公司在不赚钱的情况下公司治理是不可能搞得很好的,如果真正采取很透明的治理方式,按照证券法持续不赚钱就应该停牌摘牌了。这种现实使得我们的股市监管要么雷声大雨点小,要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此,要解决股市问题,必须先把上市公司政策性负担剥离,让它变成有竞争力、能赚钱的企业。然后让盈利能力强的公司上市,这样股市才有投资价值,也只有这样监管部门才能真正发挥它的监管作用。 镜头三: “高管”频落马 趋于年轻化 据公开的资料统计,今年以来,中国证券市场已逾25名上市公司高管落马,涉及上市公司17家,其中“一把手”13人,且13人的平均年龄只有48.5岁。上市公司高管犯罪趋于年轻化。 上市公司高管频繁出事是近年来资本市场上一道令人尴尬的风景。而作为金融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又严重地影响着整个金融环境。上市公司高管频繁出事的症结何在?是外部的监管不力,还是公司内部的治理缺失?是体制造成的,还是人为因素?它对金融环境又会造成什么影响? 河南省财经学院的徐强盛教授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一股独大”是导致公司高管人员相继落马的一个直接条件。“一股独大”使得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无法真正形成,因为其他中小股东无法对大股东形成有力的制约和平衡,从而使得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形同虚设。 但“一股独大”不是形成高管不受约束而犯罪的惟一条件。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本原因在于目前国内对相应体制缺乏科学认知,即大家对国有资产到底应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什么样作用的认识混乱,是导致今天“高管”阶层频结“畸果”的主要诱因之一。 更值得人玩味的是,这些公司的违规违法并不是由于“失误”或“不知”,为数不少的公司属于明知故犯,甚至是含笑以赴越“雷池”。在这些公司坍台的同时,留下巨大资金黑洞。据业内人士披露,仅“德隆系”涉案资金可能就高达220亿元;辽宁证券的"窟窿"大约有40亿元;闽发证券的机构债权人高达219家,金额近100亿元之巨,牵扯到20多家上市公司。数据显示,全国券商违规操作的委托理财大约在1000亿元。另据上交所网站披露,仅2003年以来,就有至少10名上市公司高管外逃,卷走的资金或造成的资金黑洞近百亿元。 这些高管的落马会对整个金融环境造成怎样的影响可想而知,如果这一现象不得以遏制,那它对整个金融生态就会是一种恶化。 另一方面,这些高管为何能如此含笑赴越“雷池”?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博士许建认为,年轻高管们不断出事,首先应该反思的是我们这个社会,到底是什么导致了那么多有才能的人走上犯罪的道路。如果将这些“年富力强,有野心,有头脑”的人放在一个法制环境完善的地方,他们更多的是应该在不断创造社会财富,而不是侵蚀社会财富。也就是说不完善的金融生态孕育了高管们违规的土壤,于是一个恶性循环的金融生态出现在了众人的视野。 目前,业内也已达成共识,改善金融环境,监管当局首先应当明白自己的角色定位,它应该是超越于资本的性质,而不应该仅为某个性质的资本保驾护航。只有在这个前提下,它制定的资本游戏规则才会是公平可行的,才会是被社会接受的。 其次,证监会要加强对法定程序的完善,对企业进行监管,比如说年报、审计等。现在虽然也有这些制度,但往往力度不够,像一些企业年报作假,监管部门对这些企业的处罚力度就失于疲软,像审计,一些企业和审计部门联合造假,证监会对这一块要严惩不贷。证监会须独立,不要受当地政府的干扰。 差异性可使地方政府大有可为 事实上,在这一幕幕令人无奈的金融事件背后,“生存环境”,这个亟待健全的制度问题成为人们的众矢之的。 2005年11月12日,记者再次听到了金融高管对于治理金融生态强有力的表态,央行副行长吴晓灵指出,中国近年来虽然加大了对金融机构改革的力度,但银行不良贷款等问题的形成因素与成熟市场经济并不相同,其中大多与金融生态等外部环境不健全有关。 目前看来,中国金融运行至少需要五大良好的外部环境: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大的经济波动总会对金融业产生负面影响;完善的法制环境,《破产法》、《物权法》等涉及金融的法规体系亟待完善;良好的信用环境,培育诚信意识和社会信用体系;协调的市场环境,完善协调、健康发展的金融市场;规范的制度环境,减少不适当的行政干预,改善执法环境。 在上述任何一点上,中国的金融环境建设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中国各地金融生态的差异性也使人感到,目前地方政府可以在改善区域金融生态乃至区域竞争力上大有可为。 《中国经济周刊》获悉,中国各个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差异很大,最差地区和最好地区的不良资产比率相差十倍。而造成这种差异的就是政策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信用环境和金融服务水平等地区金融生态环境。 一个基本的共识是,一个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会给当地经济带来巨大的商机和融资便利。当金融生态得到了改善,生态环境就不再是地区经济发展之“累”,而是会形成令人期待的“资金洼地”。 观点 法治金融生态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刘永刚/采写 周正庆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 个别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防范经营风险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外在的法律环境,一个金融机构是难以对抗环境对它的影响的。因而建立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让金融机构稳健经营,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治本之道。 吴晓灵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金融生态”是一个比喻,它不是指金融业内部的运作,而是借用生态学的概念,来比喻金融业运行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经济环境、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的金融生态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是,一些制约金融健康发展的外部因素尚未得到改善,当前的金融生态还存在四方面的主要缺陷:金融市场体系的不完善、法律环境不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滞后、直接或间接的执法不力。 主要体现在金融市场体系的不完善,特别是直接融资发展滞后。目前,我国企业80%以上的融资来自银行贷款,对银行的依赖性大,企业风险对银行风险构成了显著影响。特别是弱化了公众投资者的风险意识。由于直接融资发展不快,社会储蓄只能通过银行体系转化为投资,久而久之,公众投资者会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所有公众投资都要由国家像支付存款那样保证兑付,公众可以不承担风险。 我认为关键是要完善金融法律环境,这是建设良好金融生态的根本所在。特别是要完善与银行债权保护密切相关的《破产法》和《担保法》。比如,应当强化债权人在企业破产和重组中的法律地位,特别是赋予债权人主动申请将债务企业破产清偿的权利。 唐双宁 中国银监会副主席 我认为对同一法律关系的金融产品应建立统一的制度,实行功能监管,而不能按机构分类来制定规章制度。比如说,当前委托理财市场就存在制度不统一的情况。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银行等三类机构都在做着同样法律关系的金融产品,却不是遵循同样的法规,埋下了风险隐患。这是因为目前无论是金融机构、金融从业人员,还是社会公众,都缺乏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法律关系的正确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