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看5+2中的2如何动作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8日 09:25 人民网-华东新闻

  上海浦东VS天津滨海

  看“5+2”中的“2”如何动作(双周双洲·上海浦东VS天津滨海)

  □本报驻天津站记者 陈杰 □本报华东分社记者 汪晓东

  ●上海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杜家毫提出“5+2”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即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5个经济特区再加浦东新区、滨海新区。对此,天津滨海新区工委书记皮黔生回应地把两个新区称为“5+2”中的“1+1”

  ●一南一北,两大新区如何发挥各自的优势,互相促进,承担起国家赋予的责任,是共同的新命题

  滨海新区:“老资格”的新明星

  汪晓东: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确定“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的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等条件较好地区的开发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之后一个月,11月10日,天津市委八届八次全体会议又通过《关于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意见》。你能否先谈谈采访这次全会的一些见闻?

  陈杰:我感触最深的一点是,大家形成共识:随着发展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国家不可能给予滨海新区像深圳和浦东那样的财政政策。天津要积极争取国家的支持,但更重要的是依靠自己的努力,主动把滨海新区放到全国和世界发展的大格局、大趋势中去考察、谋划、衡量,以更大的魄力参与经济合作与竞争。要把创新作为新区的灵魂。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张立昌在会上说,确定新区的发展目标,完善新区的功能定位,必须认真借鉴经济特区和浦东新区的经验,充分考虑环渤海区域的特点和天津实际,发挥比较优势。

  汪晓东:天津滨海新区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但其实它并不“新”了。我查阅资料发现,滨海新区“资历”很老,早在1994年就成立了,而它的功能区之一的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84年我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邓小平同志著名的题词“开发区大有希望”,就是他在1986年8月视察天津开发区时写的。

  最近,我采访了上海社科院部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杨建文研究员。据他介绍,滨海新区的经济总量和实际利用外资均相当于浦东新区的70%。这些信息,“刷新”我对滨海新区的印象。有人说,滨海新区好像是今年突然“浮出水面”的,实际上并非如此,滨海新区的凸起是顺理成章的事。

  陈杰:是这样的。也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5+2”中的“1+1”

  汪晓东:近两年,滨海新区至少有这样两个“多”:一是中央领导去得多,关于滨海新区的重要讲话也多;二是新闻报道多。但还有一“多”更耐人寻味,就是近来与浦东新区的互访多。10月下旬,在不到一周的时间,浦东新区先后组织了两个代表团到滨海新区参观考察。

  陈杰:9月下旬,滨海新区也组织了一个代表团到浦东考察。

  汪晓东:考察好像都是“静悄悄的”,媒体上没有大作报道。你当时随团到浦东来采访,能否谈谈相关情况?

  陈杰:印象最深的是两个新区的主要领导提出的两道“加法”。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杜家毫提出“5+2”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即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5个经济特区再加浦东新区、滨海新区。因为在“5+2”中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具有很多相似性,天津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工委书记皮黔生把两个新区称为“5+2”中的“1+1”。

  汪晓东:这样的互学很有意义。我在和杨建文等上海的一些经济学者交流的时候,他们对滨海新区的发展也非常看好,认为滨海新区的潜力巨大,后发优势非常明显。他们也提出,现在滨海新区的发展,与上世纪90年代初浦东开发开放之初相比,情况有了很大的不同。最大的不同,一是内部环境,现在的发展战略有了很大变化,强调落实科学发展观及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强调“五个统筹”;二是外部环境,一方面,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过渡期即将结束,将迎来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开放;另一方面,上世纪90年代是国际制造业转移的高潮,最近几年,国际制造业转移的步伐明显放缓。在新的环境、条件下,大家也期待着滨海新区进行新探索,取得新突破。

  尽管有上述一些似乎不太有利的变化,但我所接触的学者都认为,滨海新区的优势非常明显。首先,是中央在政策上的大力支持。中央领导同志提出,把滨海新区建设成为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的现代化新区,要求天津滨海新区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发挥带头示范作用,不断创造新的业绩。由此可见,中央对滨海新区寄予厚望。二是土地等生产要素充足。滨海新区有2270平方公里,其中有1200平方公里的盐碱荒地。这些年,滨海新区的制造业、尤其是临港制造业发展迅速,超过了长三角和珠三角;三是北京与天津的“双城计”唱得很漂亮。今年,北京提出新的发展规划和城市功能定位,放掉经济中心,同时提出向东发展———要知道,北京的东面就是天津啊。显然,北京的发展规划,为天津的发展尤其是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当然,这也牵涉到两大城市如何协调的问题。

  陈杰:浦东新区的优势则更为明显,取得的成功更是举世瞩目。在9月去浦东的考察结束后,滨海新区代表团向天津市委递交了一份考察报告。报告提出,浦东开发的成功经验对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具有很大的启示:第一,坚持“三个先行”。一是规划先行,规划确定后,历届领导都坚定不移地执行规划。没有统一的规划就没有浦东的速度;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先行。浦东与浦西,新区依托老区、老区服务新区、新老并举、联动发展。三是金融先行。第二,体制机制转换及时,特别是浦东新区现在开始进行第三轮行政改革———“下动上不动”,区政府管理体制不变,强化六大功能区的管理职能,增加其社会管理职能,行政效率比以往有很大提高。第三,发展思路不断创新。在新一轮开发建设中,把综合配套改革作为发展的动力。

  “先试先行”中,谁做得更好

  汪晓东:现在,大家对滨海新区有一个明显的感觉,就是发展快、劲头足。皮黔生的一番话让我印象很深。今年7月,他在一个情况通报会上对中外企业家说,天津滨海新区今后不仅在“馅”里做文章,也在外观上做文章,要规划建设天津“陆家嘴”、天津的“张江”、“金桥”,天津的“外高桥”,用10年时间,赶上10年后的浦东。

  也许是因为大家都叫“新区”,可能双方也在有意无意地进行着比较。我也曾与一些学者探讨过“滨海凸起了,浦东怎么办”的问题。他们认为,两大新区或许会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竞争,比如,在吸引国际制造业的转移方面,在港口的线路和货物方面。甚至,还会有些“非物质”竞争,比如,大家都是新区,都承担着国家“先试先行”的重任,谁会做得更好一些?等等。杨建文认为,区域之间存在良性的竞争,这是正常的。只要在竞争中把握顾大局、讲规则、谋发展这样一些原则,就问题不大。

  陈杰:实际上,无论是浦东新区还是滨海新区,都面临着“先试先行”的重任。今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上海浦东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天津市委也提出了“使滨海新区成为引领创新潮流、充满发展活力的综合改革先行先试区”的目标。两大新区在很多方面有相同或相近的地方,比如,大家都有优良的国际性港口,都在努力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高地,也都面临着发展和提升现代服务业的问题。正因为如此,两个新区非常需要积极配合与互相支持。

  汪晓东:目睹滨海新区的发展变化,浦东触动不小。据我了解,浦东的同志也很虚心,注意向滨海新区学习。这几年,滨海新区的发展速度非常快,经济发展保持着20%以上的增长幅度。浦东新区也没有干等,他们的思路也非常清晰,比如,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整体规划,张江高科技园区的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意并举,外高桥保税区的区港联动,等等。另外,在推进综合配套改革方面,也在进行大胆探索。相信通过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有益的经验,两个新区一定可以取得更快更好的发展,并带动区域经济共同腾飞。

  《华东新闻》 (2005年11月18日 第二版)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