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工业增幅与效益陷入双瓶颈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6日 04:26 第一财经日报 | |||||||||
在16个城市中,长三角北部地区苏州和南通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达到15.5%,并列领先 本报记者 王斌 发自上海 并不乐观的数据,让专家对长三角地区经济如何实现持续发展表示担忧。
今年前三季度,该地区主要城市的核心经济指标显示,工业增幅回落并伴随效益明显下滑、吸收外资增势减弱。 昨天,江苏省统计局、上海市统计局相继公布了长三角地区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数据分析报告,对比各城市主要经济数据分析显示,长三角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回落。 前三季度,全国按可比价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速度达9.4%,江苏及浙江两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也分别达到14.3%和12.1%。上海增速最低,增幅回落幅度最大,实现生产总值6111.68亿元,增长10.6%,增幅同比回落3.6个百分点。长三角地区的16个城市中,浙江所辖各市的增速相对偏低,江苏各城市增速普遍较快。在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中,苏州和南通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达到15.5%,并列领先。江苏省统计局有关人士指出,长三角地区经济重心由浙江、上海地区向江苏中部和南部地区北移的趋势已经初步显现。 “长三角经济重心北移的趋势从上半年经济指标公布后就有所显现,现在的数据则表现得更为明显”,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朱永说,“这是与长三角产业结构密切相关的一种转移,说明制造业基地正在逐步北移,江苏省提出的‘沿江开发’战略也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朱永看来,目前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在转型期间仍然以发展重化工业为主导,继而拉动整体经济总值实现稳步增长。 长三角地区由于产业结构雷同而形成的同质竞争问题,显然也给经济持续发展带来了困惑。上海市统计局研究人员张东琴分析指出,前三季度统计指标显示,长三角地区工业与效益均陷入“瓶颈”。数据表明,前三季度,长三角16城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466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1%,增幅同比回落7.7个百分点,利润总额仅增长3%。上海工业增加值增长13.6%,增幅同比回落9.6个百分点,工业利润总额则下降14.6%。 “工业增加值和效益回落,这也正是上海经济转型中的困惑所在”,朱永说,“上海目前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并不高,而经济转型时期工业增加值与效益也受到成本提高、外资北移等因素影响,如何实现持续增长是个难题。” 事实上,今年以来,作为外向型经济较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吸收外资也出现了普遍减缓的势头。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长三角16城市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实到金额20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7%,增幅同比回落12.2个百分点。 朱永认为,长三角地区这种外资流入减缓趋势,将很大程度上削弱长三角经济增长的动力,特别是对工业及出口将产生直接影响。随着中国重化工业基地正逐步北移至山东半岛及东北地区,外资也将随着制造业继续北移。 对此,上海市统计局研究人员甄明霞指出,前三季的数据显示,长三角地区经济整体发展已经出现“滑落”迹象。从表层因素而言,这种“滑落”是宏观调控政策效应以及产业结构转变的结果,而实质上,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长三角地区一直以来依靠外资拉动的增长方式,目前已经越来越难以为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