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宏观调控创造金融稳定良好环境 《中国金融稳定报告》解读之三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4日 11:00 金融时报 | |||||||||
央行日前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指出,要完善宏观调控体系,为金融稳定创造良好的环境。显然,之所以将完善宏观调控体系作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金融稳定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有力的宏观调控是维持良好宏观经济环境的必要条件,而宏观经济环境对金融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方面,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是金融稳定的重要前提。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可以防止经
另一方面,宏观经济是影响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流动性的重要因素。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是金融体系向其他经济部门提供流动性的基础,并通过支付体系影响金融体系的平稳、顺利运行。金融机构如果能在金融市场上及时获得流动性,既可避免支付危机,又可避免引发金融资产价格的大幅下跌。 由此可见,只有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才能保证宏观经济运行良好,从而维护金融稳定。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需要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具体包括:运用各种手段,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和持续较快发展;积极提高运用货币政策进行金融调控的水平,保证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有步骤地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等等。 2004年以来,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党和政府及时做出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决策和部署,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当前,我国投资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居民收入和消费稳定增长,价格涨幅趋缓,房地产市场调控效果初现,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得到抑制,薄弱环节得到加强,为金融稳定提供了较好的经济环境。然而,我国经济运行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这要求我们要继续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注意把握调控方向、重点时机和力度,改进调控的方式、方法,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和持续较快发展,维护金融稳定。 对央行而言,运用货币政策进行金融调控与维护金融稳定显然是密不可分的。保持币值稳定是货币政策的目标,而币值稳定有助于防范金融风险。对内防止通货膨胀,对外维持汇率在合理区间基本稳定。相对较低且稳定的通货膨胀率可以给市场主体以稳定的预期,保证实体经济的正常运转,为经济金融的持续健康发展创造条件。因此,央行采取了一系列货币政策来保证币值的稳定,在促进经济金融平稳运行、维护金融稳定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货币供应量总体增长平稳,贷款增速适中;银行体系流动性适度,金融机构头寸比较充裕;金融机构利率风险意识增强,贷款定价更好覆盖风险的趋势明显;金融机构支持经济发展的能力增强。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央行将继续提高金融调控水平。一方面,继续提高货币政策的前瞻性、及时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也是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内容。适应本国经济发展需要的汇率制度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缓解对外贸易不平衡、扩大内需以及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有利于促进内需,优化资源配置和改善经济结构;也有利于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提高金融调控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增强经济体系抵御风险的能力。因此,2005年7月,我国决定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从而为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维护金融稳定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无疑是央行下一步工作的主要内容。 当然,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还需要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在制定和管理方面的协调。要增强预算编制和执行的强制性,不断提高公共资金收支的透明度,提高财政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进一步发挥财政政策在金融稳定方面的作用。 作者:记者 付平 (来源:金融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