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高盛预警中国经济风险 国企垄断阻碍生产力提升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4日 01:51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于凯 发自北京

  高盛最新一份研究报告认为,生产力的持续高速增长是中国经济以罕见速度增长的核心动力,但当5年后中国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目前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将为经济进一步增长带来阴影,中国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工作远未完成。

  这份独家提供给《第一财经日报》的报告认为,自1978年以来,中国27年间经济增长模式及动力来自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这得益于在向市场经济转型中,国企逐步退出、政府减少干预。

  报告认为,国有企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下降,对生产力的提升反而具有推动作用。

  高盛的报告测算,在1978至2004年的27年间,中国的全要素生产力平均年增长3.3%,对GDP增长的贡献度为36%,与投资累计的效应相当。

  高盛研究表明,随着国有企业占工业总产值比例由1978年的80%下降至2004年的20%,全要素生产力的同期累计增长达到了1.4倍。

  此外,在国有企业占工业总产值,以及国有企业就业人数占城市就业人数比例下降的同时,人均GDP从1981年的287美元上升到2004年的1269美元。

  在未来的5年时间里,报告预测中国还将享有生产力提高带来的“改革红利”,GDP增长能够保持8%-9%的年增长率。但从更远一点的中期来看,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后,目前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将会成为经济继续增长的隐忧。

  报告认为,中国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工作远未完成,其中几个重要的议题包括:政府在具体经济事务中作用的重新规划,国企改革和

银行改革的继续推进,私有财产保护工作的深入等等。

  对政府在经济事务中的作用,高盛提出预警认为,现存的大型国企,大多身处行政垄断行业,例如钢铁、

能源和电信,并因此盈利颇丰,但这些利润却增加了下游企业的成本压力,且对生产力的进一步提升造成障碍。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
010—58685866(北京)
021—52132511(上海)
020—34254460(广州)
0755—82416077(深圳)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2,8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