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预警中国经济风险 国企垄断阻碍生产力提升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4日 01:51 第一财经日报 | |||||||||
本报记者 于凯 发自北京 高盛最新一份研究报告认为,生产力的持续高速增长是中国经济以罕见速度增长的核心动力,但当5年后中国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目前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将为经济进一步增长带来阴影,中国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工作远未完成。
这份独家提供给《第一财经日报》的报告认为,自1978年以来,中国27年间经济增长模式及动力来自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这得益于在向市场经济转型中,国企逐步退出、政府减少干预。 报告认为,国有企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下降,对生产力的提升反而具有推动作用。 高盛的报告测算,在1978至2004年的27年间,中国的全要素生产力平均年增长3.3%,对GDP增长的贡献度为36%,与投资累计的效应相当。 高盛研究表明,随着国有企业占工业总产值比例由1978年的80%下降至2004年的20%,全要素生产力的同期累计增长达到了1.4倍。 此外,在国有企业占工业总产值,以及国有企业就业人数占城市就业人数比例下降的同时,人均GDP从1981年的287美元上升到2004年的1269美元。 在未来的5年时间里,报告预测中国还将享有生产力提高带来的“改革红利”,GDP增长能够保持8%-9%的年增长率。但从更远一点的中期来看,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后,目前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将会成为经济继续增长的隐忧。 报告认为,中国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工作远未完成,其中几个重要的议题包括:政府在具体经济事务中作用的重新规划,国企改革和银行改革的继续推进,私有财产保护工作的深入等等。 对政府在经济事务中的作用,高盛提出预警认为,现存的大型国企,大多身处行政垄断行业,例如钢铁、能源和电信,并因此盈利颇丰,但这些利润却增加了下游企业的成本压力,且对生产力的进一步提升造成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