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2005中国企业领袖年会 > 正文
 

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做客新浪聊天实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2日 16:16 新浪财经

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做客新浪聊天实录

东软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刘积仁(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视频:1 2 3 4

    11月12日15:00-16:00,新浪网邀请东软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刘积仁做客嘉宾聊天室,与网友就创业历程与企业发展进行交流。以下为聊天实录:

  主持人: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今天我们非常有幸请来东软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刘积仁先生做客新浪嘉宾聊天室,我们今天聊天的主题是刘总创业历程和东软集团的企业发展,首先请刘总给我们网友做一个简要的自我介绍。

  刘积仁:大家好,东软是从东北大学的一个实验室里面诞生的一个企业,我们是在89年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在大学里面做基础性的研究,当时是做网络通讯协议的标准的验证和测试,当时由于科研经费的不足,所以实验室的建设遇到了很大的障碍,我们当时试图设想,如何找到一条出路发展我们的实验室,同时能把科研的成果推广到社会上去,当时我们提出一个口号叫架设学校的研究与社会应用的桥梁,91年的时候我们成立了一个公司,这个公司事实上在这之前很期望能把我们的技术转移给社会上的公司,而不是由我们自己来做,但是那个时候,应该讲重要搞技术的公司十分少,而我们做的研究,做这个方面的产品更少了,所以那个时候逼着我们走了这条路。现在我们经常开玩笑说东软集团是因为意外才产生的,并不是我们原来的一个商业理想,最开始我们大学的实验室有三个教师,三台PC,几千块钱开始了我们的创业,现在东软集团有7800多名员工,在国内有40多个分支机构,有八个大区,国内有七个研发中心,同时我们有三个IT的培训和教育中心,在国内我们有20几个行业的解决方案。去年我们在软件出口国内排到第一名,主要是以90%的业务是对日本出口。

  主持人:您是中国第一个中国计算机应用专业博士,您创业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刘积仁:就是我们做了我们从来没有做的事情,或者说我们还不知道怎么做,因为我们的背景都是工程的背景,包括和我一起创业的人,尽管我们都有一些学位,但是都是计算机的博士,硕士,都是做这个的方面的,我们对如何做企业,包括如何规划,如何做策略,如何做市场,如何做人力资源的组织,所有的这些东西,我们创业之前基本上可以说是零。

  所以,这个企业成了我们的MBA的学校,我们一面学习的过程中一面在完美我们自己,所以我们经常讲,我们就是“通过犯错误来学习”这是我们一步一步走过的一条路,加上中国整个的社会环境,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机会,还有我们的努力和运气,所以使东软集团能走到今天这个规模。

  主持人:任何一个成功的总裁都会有他认为比较成功的几次决策,您带我们网友回顾一下您带领东软发展过程中比较成功的几次决策。

  刘积仁:我觉得第一个最最重要的决策,因为当时事实上中国的大学都比较时兴来办企业,中国大学拥有的企业大概有几千所,那时候很多的企业都愿意一方面成为大学的一部分,一方面有企业的特性,东软应该是91年的时候我们比较果断地把企业成为社会的一部分,我们叫走出校园,融入社会,这是我们最重要的选择,也就是东软作为一个真正的企业的一种体系,我们来看我们基本的结构,看我们发展的规划,所以也在比较早的时候,我们就引进了外部的董事和外部的投资,在93年的时候,我们做了系统的股份制的改造,到96年的时候,东软就在上海的

资本市场上市了,我们成为中国第一家上市的软件公司,那个时候我们已经变成一个真正的公众公司,所以就使得我们影响产业发展的很重要的是大学的文化和产业文化冲突这个问题在比较早的时候得到了解决,这是第一个我们走向了社会。

  第二步就是我们特别注重在资本机构上的调整,刚才讲了有一些独立的董事,资本要多元化,同时我们在92年的时候,让我们的员工也成为这个企业的拥有者,当时我们员工持有了25%东软的股票,一直到今天东软集团还有25%的股权是员工持有的,使员工的利益和我们企业发展的利益很好地结合。

  第三个部分我认为很重要的就是东软集团在面对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选择的时候,我们都是并行选择,我们在国际市场发展的策略和国内市场发展策略的平衡,比如91年创业的时候,中国的软件市场并不好,那个时候软件价值很低,而且那个时候我们主要选择的市场是海外的市场,92、93年之后,中国IT基础设施开始大规模投入,包括通讯,包括电力,包括政府方面,我们叫社会技术信息设施在大规模投入的时候,我们那个时候开始面向中国未来市场进行了很大规模的投入,这样导致我们在96年之后我们又从资本市场融了一笔钱,使得我们很多的产品能够今天在市场上,像保险,电讯,烟草,电力等等企业有一个很好的份额,事实上很多的策略都是那个时候我们开始投入的。

  所以,在整个公司总体的公众化和它与社会的结合的过程中,我们在国际和国内市场这样一个策略下,东软一直有比较好的现金流能支持我们的发展,也以一个特别稳定的态势使这个企业从小一步步变大。

  另外一个方面我认为很重要的是,因为东软是从大学里面出来的企业,我们一直特别重视技术,在重视技术的同时,我们特别注意技术和业务的结合,这就包括我们不断的技术投入,同时我们在面向行业的时候,我们搞了几次比较大规模的市场运动,包括所谓的数字牵地,包括我们解决方案的选择,都把一个技术的公司,更向客户的应用方面,有一个拉近,这种拉近导致的结果,使东软集团周围有一大批优秀的国际跨国公司成为东软集团的伙伴,东软集团在市场上不是单纯靠他自己的力量,也是靠了一个联盟,使东软集团在这个业务上有一个很大的发展,这个联盟包括我们的客户,包括IT的一些大公司,所以国际化的策略,联盟的策略也是我们在东软发展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过程。

  当然还有一些导致我们今天比较稳定和持续发展的,网友不是什么重大的活动,比如说我们特别注重一切从细节开始,把软件业向制造业一样这样的管理和发展,这些企业内部的活动,导致了我们在质量的提升,包括在CMM这样的标准,我们一直在国内是处在领先的地位,所以像这类我们叫从细节开始,可能对一个企业的成长过程中并不是一个里程碑的事情,但是为我们能够走到今天这个规模,或者发展到今天,都是一个最最重要的基础。

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做客新浪聊天实录

  主持人:有网友问我是一个即将毕业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东软需要的人才是什么样的?

  刘积仁:从我们的业务范围,现在是几种类型,但是我相信我们今天所谈的标准和我们未来的标准来看,人才的标准越来越统一,我们对国际化的人才的需求,所谓国际化,指的不仅仅是他能够说英文,他还能够有很好的对国际的业务的了解,同时还要有很好的技术,在这个方面,现在是东软发展最迅速的就是国际化需要的人才,当然我们还需要一些特别顶级的这些技术研发的人才,包括我们医疗设备的产业,还有现在做软件师,还有咨询师方面也是我们在人力资源方面现在感觉到比较缺的。

  主持人:有网友想让您谈谈目前东软集团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

  刘积仁:东软的机遇,应该是世界给中国一个机会,中国也给东软集团一个机会,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事实上在关注中国制造的能力,但是还有一个另外的产业正在很快向中国移动,就是在软件和服务方面的业务,这个包括软件的研发,包括BPO的业务,这些业务越来越快速度地向中国移动,应该给东软集团带来很多机会,东软集团是有上千人的队伍在开发这些数字产品软件,包括现在的汽车的电子,包括数码照相机,包括DVD,等等这类软件越来越多,我想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制造业在中国越来越发展的时候,软件已经成为制造产品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主持人:还有网友问您,作为一个大软件集团公司的老总,您每天工作多少小时,您的压力大吗,您的健康如何,您快乐吗,您现在最大的困惑是什么?

  刘积仁:我的工作小时事实上跟我大部分公司管理者工作的时间差不多,如果我每天晚上看的话,大概12点以前我都能看到我们很多的公司管理者还在电脑前工作,所以一般来讲,大家可能都在十几个小时以上。

  主持人:压力呢?

  刘积仁:如果你在做企业的时候,很多的快乐是来自于压力,激情会来自压力,你每天遇到一些大的压力,你会从那里面找到快乐的,如果你从那个里面找的都是烦恼的话,大概你就不会喜欢这个工作的,作为一个管理者,他最大的困难就是能够找到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自己享受进步的快乐,我想这是每个人愿意工作,愿意少睡觉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做客新浪聊天实录

    主持人:也就是说因为有压力,所以您感觉到自己很充实很快乐。

  刘积仁:应该是这样。

  主持人:您现在最大的困难或者是困惑是什么呢?

  刘积仁:我觉得如果有压力的话,或者说有追求的话,就是中国的企业,现在越来越多地融入到大的国际化的环境中,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一个发展的历史又比较短,过去国际化的经验又不是很充分的这些公司而言,我们面对着许许多多的问题,比如东软要把他的软件卖到全球,我们医疗的设备已经卖到全球很多的国家,我们如何在当地建立机构,如何提供一个可靠的服务,所有这些问题都是我们过去没有遇到的,今天我们应该是在过去的十年前知道了我们怎么样进行一个跨国项目的开发,一个开发队伍的一半人员在另外一个国家,我们怎么做,经过了十年的时间,我们基本上掌握了,我们也知道怎么控制风险,我们也知道怎么按期交付,当我们跨出这样一个时间,再走到下一步更大的范围里进行我们的商业活动的时候,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我们以前没有遇到的问题,这样方面应该是刚刚开始,东软在海外也有公司,但是在海外有公司和能在海外驾驭这个市场是不同的,这个方面我们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主持人:有网友问您的抬头是东软集团董事长,也是东北大学的副校长,这两个那个让您感觉到事业上更加成功?

  刘积仁:我的东北大学的副校长,大概是因为我是东软集团总裁以后才有的副校长,某种意义上来讲呢,我在东北大学的副校长是代表东北大学来运行东软集团这个企业的,所以这两个名称事实上是一个,可能东软集团的总裁更务实一点,学校的校长更务虚一点。

  主持人:您创业初期,如何获得企业生存必须的订单?

  刘积仁:这是所有创业者都是最难的,创业的初期你一无所有,你很难让别人感觉到信赖的物质条件,来获得订单,东软集团最开始的十几个订单感动客户的还是我们的创业精神,无形的,让别人可以信赖的感觉,这种感觉至于究竟是什么我也说不太清楚。

  比如说我们最开始拿到的电讯的这个订单的时候,我们的客户最终的结论就是说,我觉得你们还是可以信赖的,尽管我现在还看不出来你们能不能完成什么,但是我还是让你做,我们当时拿到第一笔国外研究的经费,当时拿到30万美金研发的经费,当时的30万美金对我们是一个天文的数字,因为我们那个时候,一年就是花费三万人民币,当时这笔订单,我们感觉到,我们把一生要花的钱都拿来了,那个时候,事实上我们是通过我们的技术能力,包括到日本去跟这些日本人进行交流,讲我们的技术是什么,加上我们的精神,最后感动了他们,我们获得了这个机会。

  作为第一桶金,或者是你创业过程中拿到的第一个项目,我觉得一方面要靠你的能力,另一方面靠如何能够为对方产生信赖,因为毕竟,像我们做的这样的融资的过程,或者是获得订单的过程,都在卖一个别人还没有看得见的东西,这个和做产品的公司有很大的不同,一般来讲卖产品的公司可以把产品摆在桌子上,跟他谈这个东西多少钱,多少订单,我们做软件往往是在没有做之前,没有做出来之前,我们自己都没有看到那个产品是什么样子,我们在宣传,来卖,可能这个方面是一个大的挑战。

  主持人:有网友问,当时我们最初拿那些订单,所谓的知名度和核心竞争力,和现在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后来是怎么积累原始资本并且成长起来的?

  刘积仁:因为一个企业的发展,事实上每个企业都有一个梦想,但是实现这个梦想,都要经过相对漫长的过程,当然幸运的话可能短一点,在这个过程中,有的时候,你可能要做并不是你喜欢做的事情,这一点可能是一个企业要生存发展的一个基础,所以东软集团最开始的时候,我们的理想我们是做一个纯粹的产品的公司,这是我们最开始的理想,当我们走下来的时候,我们感觉到在这个方面可能给我们的机会并不多,所以我们就不断地用我们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的收获,再投入到在国内面向未来的长线的开发,包括今天我们在电讯、电力,在保险方面都是通过我们早期在国际方面的积累来投入的,一个核心竞争力也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准备的,这个过程也是相当辛苦的,需要一个长远的规划,你才可能一步一步达到这个目标。

  主持人:有网友说,最近网上在炒一件事情,就是李开夫炮轰民办教育,东软集团开了三所教育学院,您对他这个观点怎么看?

  刘积仁: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的,有好的学校,也有不好的学校,从一个绝对面看一个事情,很容易犯错误的,东软集团的三所学校,我们大学生毕业的就业率,90%以上,是一次性就业率,这个是破记录的,我们的学生在他动手能力方面,比如去年东软集团用了我们学校毕业的学生400多名,他们在实践环节上我们得到了一种验证,所以对民办教育的一种批判,我觉得这个道理并不充分,如果看看全世界,比如有剑桥,美国有哈佛,如果从这个意义上讲,大概没有哪个说官办就好,或者民办就好,我们只有办得好的,或办得不好的,没有说谁办的好,谁办的不好,也不能说国营企业就不行,私营企业就行。

  主持人:有一个网友说,东软在日本做得很成功,欧美市场其实比日本市场还大,东软集团会不会做欧美市场?

  刘积仁:我们已经在规划,并且从欧美已经得到一些订单,2006年还是我们一个重要的战略部署,我们希望通过几年的努力,在欧美市场拿到的份额和日本的市场相当,这是我们现在正在努力的方向。

  主持人:以后这块会成为东软的重点吗?

  刘积仁:事实上软件这种行业历来也没有一个国际的界线,我们中国的企业到国际市场拿项目的时候,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外国公司也在外包,也到中国拿项目,他意识到在中国这个潜在的市场上获得更多的机会,东软在中国做的软件大部分是面向服务是外包的,比如我们所有的这些行业给东软做的软件,基本上就是把他的软件委托我们开发,这个方面东软并没有刻意地说我们是做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可能离我们距离越远的时候,我们感觉到难度越大,当我们自己的能力越来越能够达到更远的地方的时候,我们公司的国际化的能力就越来越强了。

  主持人:有网友问,您认为软件外包行业核心竞争力在哪些方面,中国何时可以出现万人或者五万人以上的软件外包团队?

  刘积仁:谈核心竞争力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是从事软件的基本的能力这个方面可能是我们中国的软件产业更应该关注的,一个软件越来越成为一个社会的基础设施,也成了许多产品里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过去的十几年因为软件的质量造成的产品的退货,从汽车到高速的火车,这个方面带来的问题越来越多,包括手机,等等。在社会应用方面,因为软件造成的股票市场停止交易,造成了医院不能运行,造成一个企业不知道怎么操作,我们飞机场不能登机这种问题越来越多,一个高度可靠,可用可维护不断发展的软件,现在对一个软件产业来讲,已经变得越来越基本,而且是越来越重要的因素,这个是他最基本的核心竞争力,我们一谈到核心竞争力的时候,大家都容易想到你是否能做一个东西,别人不能做,事实上就是我们社会需要一个你做得比别人更好,可可靠,更好用,我们软件外包面临的第一大的挑战,还不是说我们软件外包为全世界某一个公司做一个他们不会做的东西,而是为他们做一个东西,你能够比他做得还好还便宜,还快,这个方面我想是对中国企业的一种挑战,中国的企业在过去几年里面,发展很快,在外包的业务,应该说也成长得十分迅速,我相信一两年之内,中国一定会出来上万人的软件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能够表现得更好。

  主持人:有网友问您,目前印度公司在中国大举招人,我们东软集团有什么举措吗?

  刘积仁:我们今年的人数大概有八千人,我相信明年东软公司的人数也应该超过一万人,越来越多的市场的机会导致了我们的扩张,东软在人力扩张基本的策略我们有几方面,一方面从社会上招聘,包括海外招聘更多适应这个产业发展的人才,另一方面我们跟大学更紧密地合作,有计划也目的地培养一批长线的,为我们未来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的队伍。这几个方面的工作我们都在做,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我们内部的学习,不断使我们已经在公司里面的员工,在语言上,能力方面,管理的经验方面都能够得到一个普遍的提高,在这个方面,大概一个企业,说一个企业是一个学校,是一个培训的中心,这个方面一点都不过分,因为人知识的更新也越来越快,对他们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做客新浪聊天实录  

    主持人:网友问,东软集团员工的满意度能达到多少呢?在东软,他们工作快乐吗,有什么措施提高员工的满意度?

  刘积仁:我认为这是一个十分有挑战的问题,不仅仅对东软集团,对所有企业都是这样的,一个年轻员工永远有很多的梦想,对工资的追求啊,对公司的追求啊,希望内部管理更好啊,我觉得这个方面东软集团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到明年我们大概仅仅是一个15年的企业,我们跟这些跨国公司,跟这些优秀的公司比较,应该有相当大的距离,但是我们认识到这个问题,我们不断地在为这样一个目标努力,这种努力导致了东软集团发展到今天,接近八千人规模的时候,我们还没有出现像很多的IT企业在成长十年,五年,十几年就发生分裂,特别是在高层上发生了地震等等的事件,所以应该说,如果从我自己的感觉来讲,我想做一个企业能够让他的员工感觉到一个很好的满意度,这是一个相当的挑战,这是我们永远追求的目标,在某种意义上跟我们要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是一致的,有可能永远是一个理想,因为我们的满意度也是在随着整个发展在不断变化的,在这个方面,我认为一个很重要的还是我们的管理的团队,要提升他们关爱员工,不断地能够为员工的长远做出各种安排,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企业的成熟,当企业变越来越强大的时候,越来越有利润的时候,你就会有更多的空间关照你的员工,当你的企业还在创业的时候,你就不得不做出一个平衡的原则,一方面你要维持企业不断发展,一方面你让员工的满意度又达不到那个程度,我想这个是所有的企业都面对的一个共同的问题。

  主持人:还有网友问,也是一个关于员工方面的问题,他说,您作为管理者,您希望员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您想对即将毕业,想投入到IT行业的大学生说什么?

  刘积仁:第一个,我认为任何一个事业,大概都会有困难,都会有从你在进入到这个行业,最后变成这个行业的精英这个过程,并不是说你是大学毕业生,就意味着你已经是一个十分有价值的人,很多的人从大学毕业到真正成为被公众认为很有价值的过程中,很难不被周围的环境干扰,比如待遇的问题,遇到了不同的领导的问题,克服困难的时候有一些感觉到不舒服的问题,很多的问题,非技术的因素导致了这个人的技术能力,和真正的能力在没有到达成功的阶段的时候,已经对自己丧失了信心,或者是对企业丧失了信心,做了很多不断的循环,就是重新走一步再走一步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对每个年轻人的一个挑战,东软集团成长的15年过程中,我看到了很多的年轻人从大学毕业以后一步步走过来,我如果总结一下,什么人最终走得最成功呢?

  第一个,有对困难十分有兴趣的人,他的意志上他看到困难他很有兴趣,他愿意主动承担困难,第二个他对自己埋怨比较多,对周围埋怨比较少,出了什么问题,总是从自己身上找到问题,而不是埋怨别人。还有一个他特别能在一个团队里工作,他周围有很多的好朋友能够一起讨论共享,使得他成长的过程中不走弯路,而且能共享别人给他的一种知识,使得他能够站在别人的成功基础上成长得很快,我觉得这几种问题都和个人性格有关系,大家都说性格决定命运,事实上你举出一万个人的时候,你确实可以看出性格对一个人的成功影响还是相当大的。

  主持人:一位网友问,我们中国的软件工程师和印度软件工程师比有什么优势?

  刘积仁:这种优势的比较,事实上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我们中国的文化,中国的教育体系和中国的每一个个别的人跟他们的比较,不是一个产业的完全的比较,比如印度用英语,我不是说中国的英文程度比他们差,比如如果按照一个美国人的观点,印度人的发音也不比中国人的发音好在什么地方,好在呢,最大的不同,他有很多数量的人,这些人可能考托福,考雅思比别人分数低,但是他可以用这个英语水平和别人沟通,另外一个印度人的表达,他用他的语言进行商务活动方面的能力,要比我们的学生们要好得多,如果你有一个同时的客户,两个人都做了同样一个产品的介绍的时候,有可能感染客户的是印度的而不是中国的,这和我们教育的体系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在这个方面,一般可能有知识倒不出来,学习也很努力,但是表达上有一定的距离。另一方面可能跟个别人有关系,事实上印度在国际市场上活跃的时间,进入国际市场的时间比我们早得多,这个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机会,这也是我们中国在这个方面相对于在国际市场上我们相对弱的表现的背后的这些原因。

  主持人:您刚才说到,印度有很多英语说得很流利的人,有网友批评东软用人,他说他软件设计很好,就是英语没有四级证书,没有被东软录用,您怎么看待他这个说法?

  刘积仁:如果是因为他没有四级英文毕业证书是不应该的,但是如果他能讲一口流利的英文,他没有什么证书都应该是录用的,这是很重要的,另外一个,如果他在从事国际业务这一块,如果他不能从事英文,我不指他考试几级,就是他不能有一种外国语言交流的话,对东软的工作是越来越困难的,我们内部的员工也在进行大规模的外国语的培训,新来的员工我们当然希望他能够进行交流,当然不一定说得非常好,就是说四川话也行,说广东话也行,但是你要说明白,这是作为一个工程师越来越基本的要求。

  主持人:您是博士生导师,也是大公司的总裁,您正好在这两方面,学历和能力您都有,有网民问您怎么看待学历与能力的关系,现在中国的教育体系是学历不等于能力,您怎么看待低学历但高能力的人才?

  刘积仁:在某种意义上来看,他们两个还是有一定的关系的,但是这种关系并不完全紧密,我们现在的学历,几乎确认是你考试和学习,拥有某一个知识的基础的,能力事实上是在运用某一个基础为基础的,有个人一生花了很长的时间拥有一个能力,但是从来没有用过,就像一个收藏家一样,买了很多很有价值的古董,但是一生过得很清贫,跟古董不一样,还能传载,知识不一样了,而且过时也很快,不是知识存放时间越长对你有多少的价值,所以我认为我们的大学在能力方面的培养,这方面是不够的,我们每个个人对能力的培养注意也不是很够,这样导致了我们越来越多的人拥有越来越高的学历,而我们的企业里面需要越来越有能力的人的时候,我们感觉到这方面人的缺乏,这是很矛盾的。

  主持人:有网友问您,他是东软信息学院的学生,他想知道东软集团对他们这些本院的毕业生有什么优惠吗?

  刘积仁:因为学校嘛,大学都是一个公共的设施,他们最大的优惠就是希望他们有自己的能力,能够找到特别优秀的企业,事实上他们的同学,他们毕业的一些同学,有的已经到国外的公司工作了,也有到跨国公司工作,也有到东软工作,他们都获得了很好的就业机会,他们获得这个机会的基础是因为他们自己做得很成功,他们自己在学业上很成功,也得到了社会的尊重,他们获得的优惠是这个社会所给予的,大概不是社会对他们的赞誉越高他获得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多。

  主持人:还有一个学生说,我是东大的学生,在东软完成了自己的硕士论文,非常感谢东软集团提供的机会,我在数字电视行业,东软会在数字电视行业有很大的关注吗?

  刘积仁:东软有一个教育媒体事业部,这个部门,正在做的就是在数字化的广播电视里面的应用系统,同时我们有面对国际市场开发的,一些产品里面的媒体,包括一些管理,编辑方面的软件,我相信这个领域里面,也是一个十分蓬勃发展的一个领域。

  主持人:还有网友问,东软办这些学院而言对于企业来说,企业是要盈利的,您办这些学院从盈利的角度是什么考虑的?

  刘积仁:东软集团发展有两个目标,第一个是东软集团的人力资源的储备,这个学院也成为东软自身发展人才的基础,第二个就是与我们的客户和合作伙伴,结成一个更紧密的联盟,这个学院是我们连接我们的客户是我们合作伙伴的一个平台,事实上,现在已经有大批的我们的客户,正在共享我们学校的资源,在学校里面学习,更新他们的知识,同时我们的合作伙伴也利用这个平台传播他们的知识,我想这个学院在某种意义上,一方面我们是服务于社会,另一方面是东软整个的业务体系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主持人:还有网友问,学院从哪儿招生,他可以报名吗?

  刘积仁:我们是全国招生的,三个学院在在大连,在成都,在广州,都是面向全国招生的。

  主持人:还有一名网友,他说是博士生,他希望自己也能够创业,您觉得是以学者的身份创业更容易,还是完全的那种创业更容易。

  刘积仁:我起初创业是以学者的角度做的,但是走到现在大概很少有人认为我是学者了,你走到一定的时候会发生变化的,这个完全取决于你要选择的方向,或者说你如何很好地利用这样的一种角色服务你创业的内容。

  主持人:有网友说,我是把东软看成一个民族软件企业,对于东软集团来说在国际化方面有什么计划和看法?

  刘积仁:事实上作为软件的企业,面对着现在所有的竞争对手,主要是来自于国际的跨国公司,我们过去老在讲一个企业要国际化,这是一个生存的要求,国际化已经不是一个口号,是你为了生存必须走的一条路,这种国际化的行业也不完全说你一定要到海外怎么样,事实上中国的市场已经成为国际大市场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国际化的含义是在于你培养一个国际的竞争能力,并不是意味着你一定要在海外建立一个公司,事实上一个中国的企业如果你有一个国际的竞争能力的话,你可能在国外没有一个分支机构,但是可能会有很多的国外公司帮你销售,帮你代理,也是你国际化的能力,这个方面我认为我们强调国际化且是我们自身参与国际竞争的打造。

  主持人:有网友问,如果你们招的管理层对纯软件方面没有专长,但是管理方面有专长,适不适合在东软集团发展呢?

  刘积仁:我们有专门财务管理的,有人力资源管理的,也有做行政的,事实上做一个公司,作为一个企业的人才,包括在金融方面,都是我们在高层管理结构里面一个基本的选择。

  主持人:有一个网友说,他说我是贵公司最忠实的投资者,我96年买了东软集团的股票,到现在没有卖,我始终坚信是最优秀的公司,我相信东软集团将会成为第一家世界级的软件公司,虽然最近几年东软集团在进行战略部署时动公司的暂时收益有所影响,但是这不会永远的。

  刘积仁:我非常感谢,作为我们管理层也好,作为我们很多的员工也好,因为他们也是投资者,我们不仅仅经营企业,我们本身也是投资者,这个方面大家的利益都是站在一起的,我们如果看到一个软件产业发展到今天这个情况,事实上是一个大机会的刚刚开始,我们现在用我们的耐心,不断地努力,和在国际化过程中不断融合,来一步一步打造我们的竞争能力,我相信他等待的收获是一定应该能够到来的,如果他是一个我们老股东的话,我相信他过去曾经一定有过丰厚的回报,这个方面的调整是因为企业的目标越来越长远,规模越来越大,我们考虑的市场的范围也越来越大,我们必须从更长远的目标构造一个新的策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持续发展,所以这个方面很感谢他能够对我们管理层这样一个信赖。

  主持人:还有一位网友问,东软的招聘一般什么时候开始?

  刘积仁:东软的招聘每天都在进行,我们的人力资源部专门负责公司的人力资源的发展,他们每一天,都在根据各个部门所需要的这些招聘的数据,来了解社会上有这样的人才,他们有在建立一个人才资源的储备库,使公司需要的时候都能获得这些人才。

  主持人:还有网友问,东软的总部一直在辽宁,这会不会对公司的长远发展存在限制,还有现在有很多国际大公司已经到大连去了,对我们有一些挑战?

  刘积仁:我们现在在国内有八个大区,沈阳是其中的一个面向东北的一个区,当然我们真正注册的总部还是沈阳,我们在广州,在上海,全国四十多个分支机构,我们在北京的一个办公大楼,刚刚落成,现在已经搬进去了,事实上东软的注册地是在沈阳,但是真正在商业的运行方面还是在全国各地分布开展的,如果从营业额来看,大概80%的营业额不是来自于我们公司的东北地区,而是来自全国各地和海外的市场。

  主持人:还有一个网友说,他是东大软件的学生,说听您讲过一个报道,说本科生和研究生干一个工作,研究生开本科生两倍的工资,您觉得这样是不是不公平?

  刘积仁:我不记得我什么时候讲过,如果是这样的话,就是那个研究生做了比本科生贡献高的话,反过来也是这样的。

  主持人:您觉得一般的大学毕业生,您是建议他考研还是工作?

  刘积仁:如果总结下来之后,我觉得能力大概是你生存最最重要的基础,我在博士学的课程里面,我不知道那里面能用到多少,硕士那里面用到多少,事实上这个学习的过程是给你带来一种思考,或者是一种能力,或者是学习了一种学习的方法,我觉得为了这样一种学历进行的学习,对他的择业是十分不利的,当然对择业的门路是有利的,因为他有了一个学历证明他,对每个人未来事业上的发展,能力上注意一些是十分重要的,我认为一个大学生,他毕业了之后,是否还要读硕士,就在于他是否对他的能力有信心,如果他对他的能力有信心,他读不读硕士无所谓,如果对他能力不足,既然都是一个模式了,可能越高的学历可能获得的机会越多一些。

  主持人:您创业已经是很多年前了,现在您看现在的软件市场对于市场新进入者来讲,对哪些方面的积累是最需要的?

  刘积仁:事实上我创业的时候我就想过同样的问题,那个时候我们在东北,我们也没有钱,那个时候最活跃的是中关村,当时的软件公司也一大堆,我经常问别人,我说如果我们现在刚刚创业,他们都已经成熟了,我们应该做什么样的选择,事实上是同样的问题,走过来看应该是得出一个结论,机会无所不在,每一个时代里面,都提供了机会,而在那个机会里面你都可能创造成功,从来没有晚的时候,因为企业生生死死,不断地成长起来,可能又衰亡,小的企业也是特别活跃的。

  我认为一个建议的话,我认为第一点最重要是定位,很多企业创业失败就是因为选错了方向,这是一个。第二个选对了方向,但是自己在这个方向上没有资源,使其达到这个目标,就是方向选对了,没有看清自己,所以选对一个方向,用你那个时候的能力,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达到改变你资源拥有的程度,我想这是一个创业者可能比较客观务实地看待这个问题。

  我经常讲没有理想就没有现实,很多人是因为理想而坠倒,因为理想而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所以最终他的死亡就是因为他太有理想了,使得在选择的过程中,没有很好地运用资源支持他达到他所期待的目标。

  主持人:还有网友说,他下星期就要加入东软下面的一个学院,请问东软办这些学院的老师和开发设计的人员是否相通,可否互相认识。

  刘积仁:我们今年搞了一个计划,在大学里面的老师,工作一段时间,必须到东软的现场工作一年之后才能继续回去任教,这个计划从2006年开始实施,同时我们的学校在东软选择有实践经验的工程师和高级的管理者到学校里面来任教,他们两个互通性会得到更大的提升。

  主持人:有网友问您对学院的关心多于其他部门吗?

  刘积仁:如果站在学校的角度上,可能他们会这样感觉,如果站在其他的部门,他们也会说,你对其他的部分的关心是否多余学校,这是每个人的感受,我去到学校的时候,他们会看到学校,我要渠道其他部门,他们会看到其他部门,这个对东软是每一个系统,每个部分都是重要的,要保持每个部分平衡发展对我们是重要的,应该说对学校我付出的努力还是比较多的,原因他是一个十分长期的策略的问题,对公司发展有长远影响的,我们是从基础上开始建设的这样一个机制,高层管理者是很重视的。

  主持人:有一个网友说我希望东软能做到中国的微软,你们有没有这个信心呢?

  刘积仁:作为软件的产业,有各种不同的模式,微软是一个做产品的公司,还有IBM,都是做服务的公司,东软做了一个选择,我们既有产品,又有服务,这是我们的一个定位,所以如果说我们要像做微软一样在全球有影响的公司,但是我们不会按照微软那个模式发展,我们是做解决方案的。

  主持人:还有网友问,东软的主导产品主要应用在哪些部门行业,外包项目占多大比例?

  刘积仁:如果我们按照行业来看,我们在中国的社会保险,我们差不多有50%的市场份额了,现在五百多个城市,有几千家医院都连在我们这个系统上,如果通讯上大家可能看不到东软的软件,如果你使用中国移动的话,你差不多都在使用东软的软件,你要发一个信息都要用到东软集团的系统,如果你是一个联通的手机你百分之百要用到东软的软件,要不然客服,要不然计费,要不然就是总体的结算,电力我们在全国有10%的市场,在北京你买电要用到东软的软件。东软还在做国土资源的数据库,包括人口的数据库都在做,现在的外包只占东软的大概百分之十几,海外的外包,可能国内很多的,大家认为东软是主要以软件外包的一个事业,但是事实上,外包只是东软的10%的份额,只是大家对外包可能更多关注了,我们现在外包90%的业务是来自日本的市场,而90%里面主要来自产品的软件市场,就是嵌入市场这块,另外就是医疗,东软在国外有两千多家医院是我们的客户。

  主持人:最后一个问题,有网友想让您评估一下我国的软件行业现在处于什么样的一个水平?

  刘积仁:中国的软件行业,如果单纯从技术本身,我认为与国际的公司的差距,与我们应用的水平来看,我们应用水平差距要更大一些,事实上中国无论我们现在的互联网和最新的技术,都以很快的速度来到了中国,包括在研究,包括在教育方面的推进,但是我们应用的水平比欧美要差十几年以上,甚至更多,这个道理就是软件是以社会发展进程同步的,当社会走到某一个程度的时候,就有这个需求,我们最开始的基础设施,然后不断深化管理,中国的软件市场刚刚开始,刚刚进入到让大家做一个基础的信息平台使用的一个初步的阶段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另外一块产品方面的软件变得越来越普及,就是我们这个社会数字化越来越大,导致这个产业也越来越扩大。

  主持人:今天的聊天由于时间的关系到此结束,非常感谢刘董事长抽出时间参加我们新浪总裁在线聊天栏目,也感谢各位网友的参与,谢谢大家!

  刘积仁:谢谢!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