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接棒高新技术 深圳市长工程出手文化产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1日 02:21 第一财经日报

  深圳市将鼓励民营和外资投入文化产业,鼓励金融政策适当向文化产业倾斜,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本报记者 章正义 发自深圳

  深圳拟用5年时间扶持文化产业发展,将其打造为继高新技术、物流和金融之后的第四
大支柱产业。包括《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深圳市文化产业基地实施意见》等在内的相关扶持政策,经讨论并修改后便可打包推出。这些政策已纳入拟订中的深圳“十一五”规划。

  《第一财经日报》昨从深圳市有关部门获悉,当地已成立专门的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由市长许宗衡亲自牵头。“我们将以当年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力度,大力扶持文化产业。”许宗衡说。

  1992年至1997年期间,深圳为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深圳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共为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金4亿元,另投入资金40亿元。

  昨天,深圳召开全市文化产业工作动员大会,并推出《关于大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全面征求意见。为一个产业发展召开如此高规格的专项会议,在深圳尚属首次。深圳市政协一委员告诉记者,该决定将是深圳今后发展文化产业的基本思路。

  深圳未来5年的目标是:到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总量的10%以上,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占全部支出的比重提高到20%左右。

  根据官方数据,2004年深圳文化产业增加值为163.4亿元,同比增长20.8%;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总量的4.7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文化企业8000多家,从业人员约22万人。此外,深圳还是全国三大印刷基地之一,其影视动漫产业的发展也极具实力。

  2004年初,深圳借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之机,提出了“文化立市”的发展战略。今年初首次提出要将文化产业作为第四大支柱产业来发展,并将其作为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一项重要举措。这同时也是深圳破解资源、环境、人口、空间“四个难以为继”的突破口。

  但许宗衡坦言,目前深圳文化产业面临总量不大、规模效益欠佳,文化产业增加值仍低于北京、上海,缺少一批产业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等问题。并且,与深圳现有三大支柱产业相比,文化产业规模差距较大。文化人才不足和管理体制不顺、

政策法规滞后等,也制约着深圳文化产业的发展。

  为此,深圳将鼓励民营和外资投入文化产业,逐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投资机制市场化的文化投融资体制;鼓励金融机构在独立审贷的基础上,适当向文化产业倾斜。同时,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对企业文化产品的生产、经营和服务方面予以补助。

  深圳昨天正式选定了

华侨城、深圳报业集团、大芬油画村等九大企业集团为“文化企业示范基地”。深圳一官员表示,在文化产业基地建设上,深圳将以先试点、后推开的方式,从2006年1月到2010年,分5年滚动评审,确定若干具有较强实力和潜力的基地纳入建设计划,并重点扶持若干具有国内领先、较强国际
竞争力
的文化企业集团。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
010—58685776(北京)
021—52132511(上海)
020—34254460(广州)
0755—82416077(深圳)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