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陕西省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同比增长13.7%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9日 10:04 国家统计局网站 | |||||||||
2005年三季度,陕西省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协调、健康、快速发展,全省从业人员队伍稳定,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继续以两位数水平增长。 一、 从业人员队伍稳定,第三产业就业渠道增加
三季度全省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为329.1万人,其中在岗职工315.5万人,较上年同期略有减少,从业人员队伍基本稳定。 分行业看,与上年同期比,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同比减少0.4万人;第二产业同比减少2万人;第三产业同比增加1.2万人,其中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科研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管理业、教育、卫生社会福利业、公共管理组织等七个行业从业人员增加,信息传输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金融业、租赁商务业、居民服务业、文化娱乐业等七个行业从业人员减少。第三产业已成为陕西省最具活力的就业增长点。 事业单位、非国有单位是从业人员流动的主要趋向。与上年同期比,三季度全省国有单位从业人员为246.8万人,同比减少6.4万人;非国有单位从业人员为82.3万人,同比增加5.2万人。在国有经济深化改革进程中,非国有单位为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做出了积极贡献。三季度全省国有单位中,企业单位从业人员减少8.4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增加1.9万人,人才合理流动进一步强化了机关事业单位的社会职能。 二、 社会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带动了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的全面增长 2005年是全省完成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全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各行各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带动了全省各行业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全面增长。三季度,全省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已经达到313.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8亿元,同比增长13.7%,增长速度较上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达到243.9亿元,同比增长9.8%;集体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达到12.9亿元,同比增长7%;其他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达到57.1亿元,同比增长36.9%。 各行业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全面增长,其中信息传输业人员劳动报酬同比增长1.7倍,住宿餐饮业、租赁商务业、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制造业等行业人员劳动报酬同比增长均在50%以上,充分体现了减员增效的显著成果;而采矿业、金融业等经济优势行业人员劳动报酬也以超过40%的增长率增长;建筑业、卫生社会福利业、公共管理组织、文化娱乐业、农业等行业人员劳动报酬增长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进一步增加社会就业渠道 经过多年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国有企业冗员现象已得到极大改观,但是伴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和社会化生产的力量整和,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就业岗位减少,一些缺乏技术缺乏能力的人员流向社会,第三产业成为就业增长点。但是从目前来看,陕西省第三产业发展还处于低水平建设,特别是社会服务业,岗位少,规模小,社会化水平低,缺乏体系建设,难以满足社会需求,更有一部分人就业理念存在偏差,造成社会劳动力相对剩余。劳动报酬差距大也是导致一部分人员就业高不成低不就的主要因素。三季度,全省人均月工资达到1400元左右的行业主要有信息传输业、科技服务业、采掘业、金融业、水电气供应业和交通运输业;人均月工资达到1000元的主要有教育、文化娱乐业和公共管理组织等行业;而卫生社会福利业、租赁商务业、居民服务业、房地产业、水利环境管理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建筑业、制造业、农业等十个行业人均月工资均在1000元以下。由此可见,劳动强度大而工资水平低、社会服务业就业潜力未开发是陕西省目前社会劳动力相对过剩的根本因素,因此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建设,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同时,积极挖掘社会服务业就业潜力,广开就业门路,从而减缓社会就业压力,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预计到年底,全省从业人员和在岗职工人数将继续保持稳定或在行业间小幅度流动,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和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将比2004年增长13.5%左右。 (来源:陕西省统计局)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