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金融应对民资松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8日 14:40 中国财经报

  柯象中

  今年以来,中国金融领域开放步伐明显加快。截止10月底,外资共参股15家中资银行;中外合资成立的基金公司有19家(其中,2004年以来成立的有11家);外资参股和控股的保险公司有19家。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中国金融机构预计出让的股权总标底超过200亿美元。

  中国金融终于结束了多年的徘徊,大踏步地走向世界,仅就这一点而言,就值得肯定。怀疑的声音当然也有很多,诸如国有银行资产贱卖了、中国自拆藩篱了,等等。虽然各说各的理,但是,“往前走”毕竟是硬道理,菜与其烂在锅里,不如把客人请进门吃上一顿,况且,“卖”是竞标的,值多少钱市场说了算。

  唯一让人遗憾的是,“对外开放”走在了“对内开放”之前,一如既往地透着浓厚的歧视内资的味道。这样做,眼下看来似乎有理:金融“对外开放”主要为的是“改机制”、“借经验”,这两点恰恰是内资所没有的。但从长期看,贻害无穷。

  首先,国内民间资本失去了(与国有金融企业一起)学习现代金融、进而规范运作的机会。比如江浙一带的地下钱庄,据说规模高达上万亿,但是由于处于“地下”,始终脱不了“钱庄”的模式,也就相当于金融领域的“手工作坊”。其运作的特点,一是“短炒”,炒房、炒油、炒煤,炒一把就走,往往造成经济局部的剧烈波动;二是运作不透明,“地下”色彩很浓。利率很高,催息、催贷可能采取“特殊手段”,等等。

  国内民间金融不是不想规范,但是政策不允许。很多私营资本谋划成立民营银行多年,但至今未有实质进展。去年,温州9家民营企业联合成立名为中瑞财团的金融控股公司,希望搭建一个金融平台,该财团一成立似乎就引起恐慌,监管当局随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该财团进行监控。

银监会通告所有银行,对这9家股东企业的贷款要谨慎对待,于是,工行不得不终止其与中瑞财团签订的协议,中瑞财团投资的项目旋即也被叫停。

  一方面,民间资本越来越强大,迫切需要有自己的金融;另一方面,政策却一直限制它,客观上使其边缘化,这势必使民间金融越来越“野”。实际上,现有政策的结果造成中国金融的两个不稳定,一个是国有金融,既无活力、又缺内控,形成资产的“漏斗效应”,不断创造着“

不良资产”;另一个是民间金融,非常有活力,但遭抑制而“走偏门”(无正道可走),随着力量的不断壮大,其破坏力同样不可小觑。

  如果对民间金融一味地压制,长期来看,更有可能导致的后果是资金的大量外流。实体经济中,由于国内资本遭歧视,去年已经出现了200亿美元的“假外资”,这种现象会不会在金融领域中重现?如果不给出路,民间金融肯定会借道国外,走“假外资”之路,更有甚者,这些出去的资金可能变成“真外资”,永远地把根留在国外,这正是一些拉美国家曾经走过的覆辙!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