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世界银行对中国改革提出十大建议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8日 14:28 中国财经报

  中国的飞速发展并未使所有人均等地分享到发展所带来的益处。国际上用来测量收入不均等程度的基尼系数,在中国已从1980年的0.25(相当于德国的水平),上升到了现在的大约0.45,比俄罗斯或美国的收入不均等还要严重。同样,在这段时间内,中国最富的10%的人口与最穷的10%的人口的比率,已从6.8上升到了18.4。

  缓解贫富差距三要点

  首先,中国可以给所有公民创造更多的经济机会。进一步放宽户口制度,给农村人口更多机会以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从长远看,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通过给流动人口提供同城市居民一样的社会服务,可以加快人口的流动。在一定时期内,对接纳大量流动人口的城市给予政策支持是值得考虑的政策。向服务型经济的转变也非常有用,因为服务行业往往是劳动力密集型的,意味着可以给那些从低生产率的农业中脱离出来的人口提供就业机会。更好地利用农村土地,能够提高农村生产率,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允许将土地使用权作为信用抵押,会给数百万企业带来新的机遇。

  第二,进一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可获得性。通过扩大目前仅限于城市的

医疗保险覆盖面,可以改善所有人获得基础医疗服务的境况。也可以考虑在农村地区推广医疗保险,中央财政最初可以投入一部分,以鼓励更多的人加入这一计划。

  第三,建立更有针对性、覆盖面更广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不仅能防止贫困,还能带动经济增长。因为有了这一体系,人们对于改革的抵触情绪会减少,对于风险的接受程度会提高。中国仍需改进低保对象的确定,目前由于缺乏全国统一的农村低保政策,农村低保只能完全依靠地方资源。

  政府关系对公平至关重要

  由于中国高度分权的行政管理体系,政府间财政关系对于获得更加公平的服务至关重要。总体上说,中国政府的财政支出占GDP的22%,有足够的资源来确保所有公民获得基本服务。但是,这些资源在全国的分布不均。近年来,中央政府增加了对最贫穷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即便如此,贫富差距仍然十分突出———中国最富有省份的人均支出是最贫穷省份的8倍,省以下的差距也不断扩大。缩小差距并保证重新被分配的财政资源得到较好的利用,是“

十一五”期间所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在这一时期,中国政府可以考虑将一些旨在缩小贫富差距的重点项目划归中央政府直接管理。

  在财政支出方面,中国应该考虑为大部分人直接提供收入支持的政策的可持续性。例如,最近实行的农业补贴政策。中国应对目前正在建立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安全网加以细致的设计和定位,使保障体系有足够的和可持续的资金,并鼓励人们为改善生活而努力工作。应避免“贫困边缘”群体最终比贫困群体更穷的境况,因为贫困群体可以享受到政策的照顾,避免这样的贫困陷阱对鼓励贫困群体就业是非常重要的。(连载之四)(夏祖军整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