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乳业“禁鲜”尚在缓冲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3日 19:44 中国经营报

  作者:孙晨 来源:中国经营报

  近日,被乳业俗称为“禁鲜令”的强制性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和《预包装特殊膳食食品标签通则》(以下简称“两通则”)是否推迟实施为业内高度关注。9月21日,记者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获得证实,“两通则”将于10月1日如期实施。标准委食品处官员称,关于液态奶是否还可以称“鲜”的问题,国务院还在协调,现在依然还不能下定
论。

  与此同时,国务院办公厅9月20日下发的24号文件《关于加强液态奶生产经营管理的通知》强调,自2005年10月15日起,凡在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复原乳”的企业必须在其产品包装上醒目标注“复原乳”,以便于消费者作出购买选择。

  两通则、一通知的先后实施,表面看无甚异样,实则在乳业内部却是波涛巨浪,用一位乳业老总的话说:“这三个文件对中国乳业将产生巨大影响,甚至是面临重新洗牌的变革。”

  “禁鲜令”背后的利益之争

  为什么中国乳品业内如此高度关注这几个文件?据一位详解内情的人士介绍,在文件的背后涌动的不仅是以还原奶为主原料和以生鲜奶为主原料的两大乳业阵营的较量,而且还有农业部和国标委之间的微妙磋商,但归根结底还是利益的较量。

  该人士介绍,由于中国液态奶的消费逐年上升,于是,无论是否有奶牛基地支撑,全国各地都纷纷成立地方性乳业公司,而原本就图谋扩张的大型乳业集团此刻也加紧了全国销售网络的铺建,造成乳业竞争日益激烈。

  因为牛奶是鲜活易腐的东西,运输加工都比较麻烦,容易使成本上升,因此有些企业为了利益最大化就不用当地老百姓奶牛产出的奶,而用奶粉还原,奶粉毕竟容易储运而且成本也低。

  而在市场的争夺战中,液态奶的生产者们不惜隐瞒使用复原奶的事实而争相冠以“鲜奶”字之名,从而引起以鲜奶为原料的生产者的强烈不满,于是围绕谁有资格用“鲜”字,争端叠起。

  于是这才引出制定行业标准的主管部——国家标准委“禁鲜令”出台,从加工食品都不得称“鲜”的角度对所有乳品企业进行了限制,“鲜奶”从此将在中国市场消失。

  此政策一出台,立刻引起乳业大哗,“谁也不许叫鲜奶,岂不是模糊了还原奶和生鲜奶之间的原料差别,成本相对较高的生鲜奶企业对此大为不满。”于是,围绕“禁鲜”形成两派,一是以中国乳协为首的“赞禁鲜派”,一是以中国奶协为首的“反禁鲜派”。中国乳协原属轻工业部,在乳业中侧重乳业下游特别是奶粉业务;而中国奶协则是主要负责乳业的上游,特别是饲养环节。显然,中国乳协所代表的利益相关企业从“两通则”中获得了支持。

  国务院“紧箍咒”套上还原奶

  近年乳业的红火使奶牛养殖数目也逐年增涨。而“禁鲜令”的市场导向使奶农的生鲜奶卖不过奶粉,境遇面临危机,由于事关奶农问题,农业部开始介入了这场争论。

  农业部一直以致函国标委、举办专门会议研讨等方式与国标委进行磋商,试图解决由“禁鲜令”而导致的奶牛畜牧业发展危机。

  在禁鲜令即将实施的前夕,国务院的《关于加强液态奶生产经营管理的通知》如一道“紧箍咒”将还原奶牢牢套住,同时明确了市场上生鲜奶和还原奶的差异点,仅这一点的实现就对还原奶的销售带来很大压力。

  “在包装上不注明是还原奶,是对消费者的欺诈,同时对奶农的利益也造成损害。国办的通知下来后,液态奶的原料都必须标明是生鲜奶还是还原奶,让消费者明明白白选择,自然是生鲜奶做的产品好卖,从而对奶农是利好的,是对中国畜牧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大好事。”中国奶协的一位人士掩饰不住这一回合的胜利,显得颇为兴奋。

  “鲜”字概念要转移

  农业部畜牧处的一位官员向记者表示:“中国的奶牛不是太多,而是发展严重不足,国外人均牛奶拥有量是100千克,我国年人均牛奶拥有量是18千克,差距还很大。国务院的这一通知对奶农的利益是很好的保护,这也是国家畜牧业结构转变的战略性措施。”

  一位城市型乳业公司的老总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生鲜奶的收购价在淡季大概每千克不到1.40元,旺季则要将近每千克2.00元,一年中总在波动。进口奶粉一般比较便宜,价格波动不大,质量也相对稳定,一般都是每吨14000元以下,按照18的比例还原成液态奶就相当于一元四角多一千克,所以成本之低是很显然的,这是许多厂家喜欢用还原奶的主要原因,“而且每到旺季,各厂家就都开始使用还原奶,因为奶源不足啊,这是一个业内公开的秘密。因为还原奶保质期可以延长,大部分成规模的企业几乎都会用还原奶,但是以后这样的事情就要掂量着做了。”

  这位老总认为,国务院的通知是同样具有强制性的,对于用还原奶的企业这不是一个好消息,“未来还原奶的使用会越来越少,国家的导向性意图已经很明显了。减少进口奶粉数量,振兴中国的奶牛产业是大方向。”

  相对而言,现在业内对两通则给产业带来的影响,已经不再像当初那么敏感。一位乳业专家向记者分析,不能称“鲜”也不要紧,消费者初期可能会不适应,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宣传引导,大家也会接受的,同时“纯”、“特纯”、“特浓”等新概念或许会逐渐填补“鲜”字让出的阵地。

  作者:孙晨

  (来源:中国经营报)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