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王金海 于文明 英萍
他,曾经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这所大熔炉里锻炼过3个年头。复员后第二年10月,又被瓦房店市某银行聘用为保卫科经警。2001年8月,分别又在该行新华分理处、支行计划科、金源分理处具体承办储蓄业务。
他,曾经一边从事本职工作,一边利用业余的时间,攻读大学的课程,并且还拿到了本科的文凭。或许受到他的家人及其亲属的熏陶,他对自己后来所从事的金融业务,已经比较娴熟。尤其是计算机方面的使用,近乎痴迷。上网炒股票、炒期货、甚至进行“赌球”,无时不在梦想着一夜之间成为富豪。
他,立业后成家。夫妻和睦,且有一子。本身也是一棵独苗。经济上的条件也挺优越。然而,他却因为罪孽深重,难以承受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出于无奈,终于在公元2004年11月27日这天,挪动着极为沉重的步伐,走进瓦房店市人民检察院反贪局的办公大楼,投案自首。应当说,这也是种醒悟。
魂牵梦绕 步入歧途
他的名字叫刘伟(化名),1979年6月23日生人。复员后开始学习电脑。出于猎奇,上上网,打打游戏,本来也是无可非议。然而,他却逐渐地对网上的“赌球”产生了兴趣。觉得不仅好玩,而且还能赚钱。于是,他便做起了一夜之间成为富豪的美梦。开始投入赌注,少则千元,多则上万。只可惜老天爷没有给他许多恩赐,总是输多赢少。每个月经警工作的报酬千、八百块钱,早就收不抵支。虽然他表面上不露声色,但在私下里,他却开始去找朋友肖某偷拿家中房证为他抵押贷款,开始陷入“赌球”的泥潭。
2000年10月,刘伟所在单位为了增加吸储,曾给每位员工摊派下一定的吸储指标。刘伟的一个姑姑时任大连市某金融部门中层领导,为了能让自己的侄子业绩突出,便找朋友郑利(化名)求情,有钱的时候,把款存到瓦房店其侄刘伟所在的储蓄所,帮他完成揽储的任务,对方表示:没有问题。当年10月10日这天,郑利带上自己的印章、身份证和8万元钱找到了刘伟,想要办理储蓄。刘伟表现的极其热心,不仅帮助姑姑的这位朋友建起一个私人账户,还说这比办理一般存折可以多得利息等等,楞是把对方“忽悠”的频频点头,连声说好。其实郑利哪里知道,平时刘伟工作光是看着人家数钱,他的心里,早就已经魂牵梦绕,正在准备实施着一场罪恶的行径。
鱼目混珠 挪用公款
储户郑利在银行里有了刘伟这位知己,打这之后,陆续通过刘伟往其账户存款一共5笔,总计人民币45.58万元。由于个人的工作表现不错,2001年8月,他由保卫科经警摇身一变,成为储蓄所的一名正式储蓄人员。这对刘伟准备实施犯罪的计划,毫无疑问,属于一种苍天剔于本人的绝好良机。话说郑利上述存款,本人先后支取4笔共计15.7万元。然而,个人的印鉴交与刘伟期间购买现金支票的时候,却让刘伟暗地里混水摸鱼,先后从中截留和使用了其中的7张现金支票。不光自己“赌球”时出现窟窿可以凭这支票取款填平,就连他人向其借款的时候,他也可以随心所欲。每当有人还钱的时候,他还能够悄悄地将款存进郑利的户头。截止2004年3月,刘伟依靠职务之便,先后挪用储户郑利的存款累计多达29.8616万人民币至今不能退还。值得一提,案发之前,被害人郑利依旧还被她的这位知己蒙在了鼓里。
不择手段 填补窟窿
有位从事金融部门工作的同志说过:“银行里的工作人员,数钱的时候,千万不要把钱看的如何、如何,全当一张张白纸。只有这样,方可减少它对人的诱惑。”这话不无道理。相反,可能不择手段刻意攫取。
2003年11月29日,储户鲁杰(化名)持2张到期存单来刘伟所在储蓄所办理转存业务,要把一共27.9万元人民币存到其子鲁宁的名下。此时的刘伟还是一级柜员,按照规定这笔业务本应由他直接办理,另由一名三级柜员负责监督、复核一级柜员的业务。但是,刘伟佯装读报,却让那位三级柜员从他名义直接办理。2004年3月,郑利的账户存款余额已经了了无几,偏在这时,郑利又要急着用钱,刘伟害怕事情败露,事先通过电脑,违规查出鲁的名下这笔存款,金额、存期、还有年龄等情况,均都符合他将进一步伸手作案的条件,同时做了记录。街头上贴有制作各种证件的广告,刘伟便打电话与之联系,擅自将储户鲁宁的相关存款资料以及真实的存单样本邮寄给了南方某地制作假证的人,还先通过邮政汇款的方式,给付对方2000元钱。大约一个星期过去,刘伟还真得到两张假的存单,合计金额31万元。然后,刘伟又找最初借给自己房证抵押贷款的那位朋友肖某商量,要他照片使用,再次花钱制作名为鲁宁,但是,照片上的人头却是刘伟的这位朋友的假个人身份一个。然后,他们2人合伙由肖某出面,通过刘伟所在的银行,使用系列虚假手续作为抵押,先后2次办成了人民币贷款29.8万元。这时候的刘伟不但有钱应对郑利的取款所需,而且他又变本加厉的通过上网,从事“金钱博弈”。由最初的“赌球”,进一步涉足炒股和干期货的生意,心想赚钱把这窟窿堵上,没料想越陷越深,难以自拔。
2004年10月31日,又有储户王芳(化名)来办存款7.7500万元,存期3个月。这笔业务是刘伟亲自办理,他钻该储蓄所内部管理方面的漏洞,游刃自如,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操作手段,刚把储户王芳打发走后,就将其人的定期存款私自设定了密码,要你能存难取。接下来体现在银行内部,又能变成一张活期存单,置于刘伟自己控制之下,他可随意提取。
穷途末路 投案自首
2004年11月24日下午,储户王芳前来取钱,刘伟不在,储蓄所的另外一名营业员往电脑里输入储户王芳的账号以后,发现该账户存款显示余额为零,便打电话询问刘伟,刘伟害怕事情捅漏,谎称自己可能个人业务上出错,与分理处没有关系,由他亲自解决。于是,营业员跟着刘伟撒谎,声称电脑出现故障,相约储户王芳次日再来。当天还在大连办事的刘伟这时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手足无措,急得团团打转。眼下,凡是经过自己手中能够支配的现金几乎一无所有。事态已经发展到了尽头。被逼无奈,他给自己的姥爷打电话倒出实情,张嘴借款。到头来,还是年近70岁的姥爷替他这个外孙支付了储户王芳的这笔存款。
2004年11月26日夜晚,刘伟全家老老少少几乎彻夜难眠。其父刘正(化名)还是金融系统的一位资深的领导,虽然已经退休,但是,他对儿子问题的严重和其正义的使然,最终做出决定,劝导其子主动投案自首,而非潜逃。这便出现本文开头的一幕。
鉴于被告人刘伟上述情节,最近,瓦房店市人民法院从轻判处其人有期徒刑10年;同案犯肖某因为作案当时处于次要地位,属于共犯,同时也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