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人民币升值 汇率改革破冰 > 正文
 

中国产经新闻:人民币汇率调整关键是寻求平衡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5日 16:16 中国产经新闻

  CIEN评论员 商寅泉

  7月21日19时起,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我国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随着这一调整改革的完成,国际社会关于人民币升值的纷扰终于水落石出,据外电报道,“各方反应积极”。

  为什么人民币汇率调整与否,会引起国际社会如此大的关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对世界的影响日益增加,或者说是相当显著。在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融合得越来越紧密的今天,人民币汇率的每一个变动,都会深深影响全球经济的每一个进程。我们用人民币汇率的优势在国际经济贸易格局内追求最大利益,而他国要求人民币汇率灵活调整来寻求与中国贸易的平衡,因此,人民币汇率调整,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但是,人民币汇率调整又是一件相当慎重的事。大约一个月前,温家宝总理在出席第六届亚欧财长会议开幕式时,详尽阐述了人民币汇率的改革原则。他的这次讲话,可以说是为一个月后汇率调整和汇率改革政策的出台定了调子。温总理提出,人民币汇率改革,必须坚持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结合7月21日确定的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标准以及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改革,我们可以把温总理的三原则理解为,1.主动性,就是根据我国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决定汇率改革的方式、内容和时机,汇率改革要充分考虑对宏观经济稳定、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影响,考虑金融体系状况和金融监管水平,考虑企业承受能力和对外贸易等因素,同时还要考虑对周边国家、地区以及世界经济金融的影响;2.可控性,就是人民币汇率的变化要在宏观管理上能够控制得住,既要推进改革,又不能失去控制,避免出现金融市场动荡和经济大的波动;3.渐进性,就是有步骤地推进改革,不仅要考虑当前的需要,而且要考虑长远的发展,不能急于求成。

  21日的这次变动,一方面是我国政府对人民币汇率改革原则的遵循,另一方面(这个也许更为重要)是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尊重。中国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发展,迟早要全面融入国际经济社会,在这个过程中,金融政策是统揽产业政策、进出口贸易、平衡经济发展的核心政策。尽管我们说,每个国家都有权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汇率制度和汇率政策是国际共识,但是,当你的产业结构已经发生巨大变化,贸易顺差程度达到对贸易伙伴国家形成经济损害的时候,你就应该充分考虑进行必要的改革和调整。在这一关键问题上,寻求均衡合理应当成为政府汇率决策的出发点。

  21日的这次变动,对关注汇率的企业经营者的心理冲击,比汇率调整所带来的实际影响还要大。因为,近20年来,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一直是以人民币贬值的形式出现的,21日之前1美元兑8.27元人民币的汇率,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企业也因此在对外贸易中获得了较大的收益,并且习惯了在原有汇率下的经营、结算思路。但是,不能因为有心理冲击就不改革、就不调整。相信这种心理冲击会随着人民币实行浮动汇率制度,而逐步适应。就像1979年水果糖涨价给居民带来恐慌而后来面对所有商品随时调价都适应了一样,这也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正是中国经济国际化迈开第一步、人民币国际化迈开第一步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寻求平衡、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的惟一途径,不可避免,绕不过去。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