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经济周期转折点可能出现 宏观调控转向鼓励消费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3日 15:16 经济观察报

  本报见习记者 何谦 北京报道

  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可能正在减弱,尽管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依然强劲。

  7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上半年中国经济运行的各项统计数据,并给予了“中国经济总体运行情况良好”的乐观评价。不过一些使国内经济向下调整的因素仍在不断地释放。

  实际上,由于经济发展因素好坏参半,国务院进入7月份一直在忙于召开专家座谈会,听取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等各重要机构对中国经济走向及宏观调控的分析和建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听取专家意见后认为,在当前的形势下,需要做的是“稳定政策,推进改革”。目前,宏观调控部门正在酝酿促进消费的政策,以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

  乐观数据

  国家统计局在会上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上半年的经济呈现出高增长低通胀的局面。2005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9.5%;而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3%。另外,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4%,增速依旧处于高位;而消费需求同比增长13.2%;贸易顺差396亿美元。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郑京平不无乐观地表示,未来仍有一些因素,将支撑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地稳步发展。

  这一说法是对中国经济“过山车”论的一个回应。此前,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中国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拐点(周期顶峰)已经过去,经济已经处于周期的下行段,已经并将继续处于下滑态势,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经济可能会像1997年至2000年那样坐在飞速下滑的“过山车”上。

  事实上,是存在很多因素支撑中国经济平稳发展。

  如果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快速增长,也许下半年消费的增长还会保持上半年这种比较快的速度。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74元,同比实际增长9.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586元,实际增长12.5%。

  在进出口方面,郑京平说,由于中国进出口贸易中加工贸易超过了50%,而且在中国的出口贸易中,外商投资企业的比重甚至达到57%,会使我国的进出口至少保持顺差的格局。但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认为,由于外部需求弱化、近期美元升值和中国与其他大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下半年中国出口增长速度肯定会放缓。“下半年平均增长可能会降到20%左右。”

  数据显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继续加快,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上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4.3%,在建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8.4%。因此在7月20日下午,美国投资银行高盛(亚洲)有限责任公司立刻调高了对2005年中国GDP增长的预测,即从8.8%上调到9.2% 。

  其专司中国经济研究的经济学家梁红说,人们有些低估了面对中国政府部门实行微调政策后,中国经济自身的修复能力。固定资产投资并不会下滑。虽然银行系统的坏账在增加,但这是因为商业银行的贷款额在扩大,所以坏账率还是在下降的。

  不利因素

  不过,国家统计局并不回避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国家统计局指出,主要是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依然偏大,且结构不合理;部分行业经济效益明显不如上年;煤电油运形势总体仍然偏紧。

  7月1日,刚刚参加完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05年第二季度例会的中国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余永定,在随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2002年底以来的本轮经济周期的转折点可能已经出现。”

  目前,最重要的担心就是投资增速因过快而最终急剧下降,同时净出口也失去动力。实际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速下降问题开始越来越突出,尤其在钢铁、水泥和电解铝等行业。据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7月18日做出的《当前部分行业经济运行态势分析》显示,水泥行业前5个月实现利润同比下降88.1%。1-5月,全国125户电解铝生产企业中已经有39户停产、55户净亏损。

  由于投资和出口可能出现乏力,央行行长周小川近日来在不断倡导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来鼓励个人消费,这将有助于弥补投资下滑造成的经济失速、支持物价和促进中国贸易平衡等问题。

  全国人大财经委也是刚刚在7月份和国家统计局一起做了个有关促进消费的研究课题。全国人大财经委经济室副主任李命志说,促进消费首先要改变政府在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因为政府主导经济都是通过投资来主导的。

  但消费的增加,需要以就业率和人民收入增加为前提,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提升问题,因为低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由此,如何促进农民收入的问题,重新又成为政策热点。不过马骏认为,政府应在消费政策方面,加速推进汽车贷款的发展,逐步放松对住房贷款的控制,提高财政对教育、卫生和社保的支持力度。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中国经济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