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邮政改革这次才是真正开始 商业化程度逐步提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2日 01:00 竞报

  20日被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的《邮政体制改革方案》令所有邮政人及其竞争者屏住呼吸。1998年的邮、电分家已经过去了七年时间,《邮政法》的修改更是历经18年未见分晓。如今,距离12月全面开放快递业的期限已不足半年了。一场酝酿七年之久的邮政重大改革开始了。

  采访中,诸多受访者提示,邮政商业化程度在逐步提高,同时,以往与市民关系密切
的邮筒,正在淡出人们的生活。

  关注一

  邮政竞争者将获公平

  北京邮电大学邮政管理专家杨海荣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邮政体制改革有利于邮政行业的竞争者。改革后的邮政行业把原先集于一身的裁判员和运动员的角色分开,以运动员身份参与市场竞争。对于处在和邮政行业竞争地位的一些外资、民资企业,就有了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环境。

  杨海荣分析说,改革继续往下走,邮政可能走上股份制道路,随着对业务水平要求的提高,就会对某些相关职工产生影响,比如裁员。

  杨海荣告诉记者,邮政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比较低,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比较低,现在邮政的劳动生产率只有美国邮政的十分之一。随着改革后硬件设施的不断加强,工作人员数量会减少,而素质要求会提高。

  关注二

  下一步,人员分流

  一位邮政业内人士说,这次通过的邮政改革方案,传闻已久,目前他们最关心的就是如何分流系统内的大批职工。邮政系统历史长,“老职工问题”负担重,人员分流成了职工们最关心的问题。

  杨海荣说:按照20日原则通过的《邮政体制改革方案》,职责权利的明晰有利于邮政系统50多万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等。

  关注三

  企业将成主要客户

  邮政的一些新老职工向记者叙述,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一个普通邮政所的电报量,每天都能够达到近百封,而且多数都是私人间的往来;现在,全北京的电报量不过上千封,还都以礼仪电报为主,传统的私人电报已经难见踪影。以前的老职工,能够流利背下所有的常用代码,而现在的职工,很多都没有见过电报代码本。

  在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现在的信件中,各种各样的广告、账单等商业信函,已经占据了总业务量八成以上。

  同样的现象也出现在邮寄包裹业务上。由于现在网络购物的热门,邮寄购物成为了新的消费渠道,商业包裹也成为包裹邮寄的主要力量。

  通过一张银行卡,就可以更加保险、快捷的完成异地汇款———现在,有些邮局一天只有十几笔汇款,其中很多还是稿费等企业业务。然而在十多年前的同一个邮局,每天至少上百笔汇款,而且多都是私人汇款。

  关注四

  邮局正改变传统形象

  有被访者提示记者,现代邮政网是一个由飞机、火车、汽车等不同运输工具组成的庞大干线运输网,不但拥有自己的航空公司,还拥有自备的火车车厢、邮运汽车等多种运输工具。在实物运输网之外,更有无形的信息网络支撑。

  当然,记者也被告知,在农村,在许多通讯不发达的偏远地区,还是要靠邮递员与外界进行各种交流。就在北京的房山区,还有一条步班邮路,邮递员每天为了几十份报纸和几封信件,都要步行往返百余里路,靠他的脚,把山里的人和外界沟通起来。

  文/本报记者 高鸽 薛丽娟

  邮政·讲述

  “这个消息令我振奋”

  半个世纪以来,作为“老邮政”,老王见证了邮政之变,听他细细讲述

  昨天接受采访时,他一再说没必要透露自己的名字。本文只好称他为“老王”。老王是一位从上世纪50年代末起就开始从事邮政工作的老人。

  “政企分开,也只有邮政事业发展到现在,才可能变成现实。”昨天,他对记者说,“虽然邮政改革早就开始,但今天我听说这个改革信息后,还是很振奋。其实,这一次才是真正的开始。”

  老王现在退休了,半个世纪,他见证了邮政的变化。

  1998年,突然之变

  他说,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整个邮政行业没什么大的变化,像各行各业一样,吃“大锅饭”。那个时候的邮政也很单一,工作非常简单。比如,当时读者若想投稿给报社,可以不用邮票,直接把稿子寄去,邮局会找报社要邮资。“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老王说,“邮政系统太庞大了,我刚退休不久,已经对很多东西很陌生了。”

  在老王的眼里,那三十年就短短几句话:“一直没什么变化,直到1998年,邮电分营,第一次让人慌了手脚。以前邮政和电信‘有福同享’,可是一下子,大家突然得面对市场经济了。”1998年邮政、电信分家之后,邮政100多亿元的巨额亏损,突然摆在了这个行业面前。

  老王回忆到,当时的邮电行业弥漫着“恐邮症”,电信的人最怕被分到邮政,而邮政的人则想方设法要跳离邮政,认为是“出苦海”。

  他说,从那时开始,邮政人不得不面对这种变化:以前投递员只管投递,后来就得学习业务,比如每年的大征订、电信卡销售、牛奶征订,还得深入到机关、社区去宣传。”

  历史性的“8531”政策

  事实上,邮政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的难处,国家不是不明白,出台“8531”的扶植政策,给了邮政5年时间扭亏,即从1999年算起,第一年补贴80亿元,以后每年依次是50亿元、30亿元、10亿元,到2003年邮政要实现自负盈亏。

  “那时候还减少了一批员工,明显感觉到了成本上的压缩”,经过一番变化后,邮政终于完成了三年扭亏,老王说,“但这个改革其实是很初级的,仅仅把邮政和电信分开而已,对于邮政,体制上并没有实质性的进步。”

  支持改革 非常欣慰

  “邮政系统如果能真正实现公司化经营,效益一定会提高,也能更方便人们的生活。比如寄信,不一定跑到邮局,报亭都能承担这些功能,这就要靠新体制去整合资源了。”他说。

  讲述中,老王总难掩听说这次改革后的激动:“这些年来确实有很多变化,但更多的问题却一直没解决。比如,人们一直抱怨的邮政服务态度差,不改革,还是不能彻底改变。我感觉出来,这次的改革,国家是下了决心的。对于我们退休职工来说,这应该是最大的欣慰了。”

  文/本报记者 赵媛

  邮政·国际

  邮筒风暴席卷全球

  全球邮政都在变革,传统邮政不想坐等变成“古董”

  昨日,有邮政业内人士提示,尽管邮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00多年以前,但其中绝大部分时期没有什么实质改变,而在过去的几年中,却发生了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巨变。这种变化是世界性的。

  瑞士:把“咖啡屋”开进邮局

  如果在瑞士邮局办理业务,那就可以一边办理,一边悠闲地喝上一杯热咖啡、红酒、果汁或其他饮料。

  瑞士邮政还积极利用企业自身存在的优势,开发高附加值的产品,大规模地进军金融服务,以及方兴未艾的电子贸易等领域。瑞士邮政被誉为目前世界上服务最好的邮政部门之一。

  德国:“懒人”邮政哲学

  德国的尝试是将传统邮政业务和电子商务相结合。在德国,人们在网上订购的商品只要经过配送服务就可直接到达顾客手中,因为德国邮政为网上交易双方提供了桥梁。另一方面,它还直接面向网络个人用户建立了名为“网中生活”的销售平台,为其网上购物提供更多的方便。

  德国的邮政用户可以做世界上的“懒”人了,“电子邮局”业务使客户只需将信件内容通过网络发至电子邮局中心就可以了,其他诸如打印、装信封、贴邮票以及递送等工作则全由邮局来完成。当然,“电子邮局”在中国的少量邮局,也已经出现。

  在标准的亚马逊包装物上,你不仅可以看到网站的标志,还能看见其配送承运商———德国邮政的标志。长期以来亚马逊网站已经成为网上购物的代名词,而德国邮政则是这家网上最大的媒体和文化商店优先考虑的物流合作伙伴。

  邮政:“古董”的自救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指出,随着移动电话功能更加丰富、使用更加普及,再加上宽带互联网广泛应用以及电子邮递业务大行其道,传统的邮政体系将逐渐变成一件昂贵的“古董”。的确,我们正处在邮政历史变革的重要时期,传统邮政并不想等着变成“古董”。

  有分析人士指出,19世纪世界邮政系统进行了一次大变革,目的是加强政府对邮政的控制和专营。而进入21世纪以来的新一轮变革则是搭建政府与邮政的新型关系,使后者更加适应市场环境。立法改革、市场压力和经济全球化,是驱动邮政领域发生变革的主要因素。

  文/本报见习记者 李媚玲

  邮政·记忆

  远去的邮递员

  一身深绿色套装,一辆深绿色28自行车,邮递员叔叔是童年记忆里一个鲜活的标志。每次邮递员叔叔骑着车轻快地从身边经过,总能够吸引人们的目光。当然,更多的是在盼望,总希望邮递员自行车架上鼓鼓的绿色邮包里,装有自家盼望的报纸或信件。

  那时候流行的一首歌这样唱:想给远方的姑娘写封信,可是没有邮递员来传情……这样的歌声,成为很多人的青春记忆。

  在很长时间里,从事邮政工作的人是令人羡慕的。记得一位小学同学的父亲在邮局工作,他总是能看到各种各样的报纸,他妈妈甚至把报纸糊上了顶棚。在那个普通人难得看到报纸的年代,觉得他们家这样做简直是太大的奢侈。

  曾经,中学一位好友放弃了读高中的机会,在家长的怂恿下毅然上了邮电技校,理由是,能进邮电系统工作比上大学还实惠。

  大学录取通知书是邮递员送上门的。他的一声呼唤宣告了我一个新的人生阶段开始。大学时最幸福的事情是收到家里和昔日同窗的来信,多少次从收发室出来迫不及待地撕开信件,常常已是泪流满面。又多少次,是从邮局领到来自家人的汇款和衣物……就是这样,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寄信、发电报、汇款,生活中很多重要的外联都离不开邮政,离不开邮递员。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很少看到邮递员的身影了。仔细想想,不是邮递员不来了,而是我们已经很少需要邮递员了。想联系旧友,发个电子邮件,或者网上聊天,几乎不再写信了;家中有急事,一个电话直接过去,用不着发电报了;每个月给父母的汇款,也不必到邮局去寄了,给老人办一张银行卡,直接存进去就行了……

  怀念邮递员叔叔,但与邮递员相遇的机会真的越来越少了。

  文/本报记者 刘淑清

  邮政 体验

  “如今不得已才想到邮政”

  陈黎明,24岁,餐饮公司经营者

  两年前在北京经济干部管理学院毕业的陈黎明,来自山西。他有个妹妹在河南郑州读大学,兄妹俩就没有寄过信。他告诉记者:“现在的大学生,大多只是在毕业时,家在异地的,会选择邮政,把衣服、棉被、书等这些东西,寄回老家。好多同学,这个时候才会想起邮政包裹。再有就是春节时,把带不了的东西寄回去,自己轻装回家!”

  谈到近几年来,越来越少选择邮政业务,甚至于周围同学几乎忘记了曾经惟一可以沟通的信息传递方式———邮政,小陈笑了起来:“说真的,现在我们是在选择其他方式不可行的情况下才会选择邮政。可以说是被迫选择,也是最后的选择。现在网络时代,谁还寄信呀?!”

  文/本报见习记者 武凤琴

  “寄信曾是惟一沟通方式”

  赵大爷,76岁,北京市民

  在南礼士路地铁站,记者见到了已退休的赵大爷。他1949年参加工作,老家在南京,曾在国家内河当过船员,并在山东当过兵。赵大爷说:“我们那时候,寄信是惟一的沟通方式,信件是惟一的沟通工具,没办法呀!哪像你们现在,又是电话,又是手机,还有电脑,听说还能网上聊天,相隔千里,还能看见人!”

  赵大爷的儿子是一位大学教授,他看上去有50多岁。他接过父亲的话说:“我们那会儿,一宿舍十几个人,大家都来自四面八方,都等着对方的家长从老家寄过来特产,几个人上去一抢而光。现在虽然选择邮政寄包裹少了,但大学时代那份由邮政带来的温馨回忆,真是让我们难以忘怀!”

  “上初中交笔友,寄的信最多”

  高深川,23岁,中国传媒大学大三学生

  高深川来自大连市中山区,他告诉记者:“长这么大还从来没给父母寄过一封信,父母也没有给自己寄过一封,沟通就选择打电话呗!”

  小高说,“五六年前,上初中时,学校盛行交笔友。同学们便结伴去寄信,平均每月每人就得寄3至5封,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两年多,一共寄过约100多封信,也收到过上百封。那是学生时代与外界沟通最快乐的时候,花不多的钱,却能写上好多的心里话,寄出去总有一种踏实与盼望的感情!”

  报道背景

  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邮政体制改革方案》。此次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实行政企分开,保障普遍服务和特殊服务,重新组建国家邮政局,作为国家邮政监管机构;组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经营各类邮政业务;加快成立邮政储蓄银行,实现金融业务规范化经营。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邮政体制改革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