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河南女企业家生态之跨越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1日 12:02 经济视点报

  由“力之时代”到“智之时代”,时代的进步与变革给了女性企业家以崛起的机会。但生存型企业的局限性,使女企业家更多的还是停留在“力之时代”。

  女企业家要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突围之路在于跨越“力之时代”,做一位知识型的创业者与企业家,真正使自己进入“智之时代”。

  □经济视点报记者 马 凌

  崛起的背景

  “母亲是管理者最好的学校,相信推动摇篮的手一定能推动整个世界。”2005年中国经济高峰会中国女企业家领导力高层论坛上,香江集团总裁翟美卿的发言引来阵阵喝彩。

  在经济生活中,女性企业家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她们绽放出的风采与光芒,已使世界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越来越离不开她们的关注和参与。

  但回望这个群体崛起的过程,却是一个辛酸与喜悦同时交织的复杂历程。

  “我是1990年大学毕业的。那个年代的气氛比较特殊,新鲜事物不断,到处充满着活力和激情。”

  就是这股子躁动和兴奋,大学毕业,有着良好教育背景与就业机会,时年20多岁的蒋健作出了大胆选择,没有到老一辈人所看重的“正式单位”去找饭碗,而是选择做一个具有自由身的、国家体制外的编外人员。她也正是因此而走上了发展自身事业的人生旅程。

  与蒋健一样,李华作出了相同的选择。

  “社会的进步与新经济的发展,为女性解放自己、寻求自身发展创造了条件。”7月13日,河南财经学院MBA中心主任刘汴生兴致勃勃地谈起女性企业家兴起的时代背景。

  “这个时代,社会处在转型期,制造业衰减,服务行业与信息产业兴盛,移动通信和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社会正在从以繁重的体力劳动为主的力之时代,向以知识型创业为主要特征的智之时代转变。经济领域的结构改革给女性创业提供了机会。”刘汴生说。

  在传统的观念中,与男性相比,女性是弱势群体。但实际上,女性并不弱,弱的只是体力,女性智力比较强,另外女性的内外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以及对市场个性化要求的敏感性比男性更强。女性的这些优势,使其在经济领域开始展现她们的影响和力量。

  数据显示,始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女性创业,在经历了十几年的风风雨雨之后,正在呈现加速化的势头。目前,中国的女企业家人数已接近中国企业家总数的20%。

  蒋健和李华们是在社会变革的大潮中主动出击的佼佼者,但在中国的女企业家群体中,有更多的魏玲和黄玉清。她们是在企业改制改组的“失业潮”中走出来的特殊一群。

  刘汴生分析说:“这后面的一类女性企业家一般都是被动性创业,为了生存而寻求转变的。”

  一个事实是,她们在女性创业者群体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在河南,这样的体现更加明显。

  崛起的背后

  夏女士是一位白手起家的女企业家,她从事的是印刷行业,但最近一段时间,她感到非常困惑:如今,印刷行业竞争激烈,由于企业技术含量不高,公司利润越来越低。

  她面临两个选择,加大投资增强企业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或者进行企业转型。但在这两个方面,都存在着困难。

  夏女士本人及其公司的员工文化程度都比较低,对如何提高公司的实力和影响力有些信心不足。另外,加大投资,夏女士感觉到压力很大,像她这样的小型企业,得到银行贷款比较难,要想融资,只能走一些“民间渠道”。而民间融资的艰难,夏女士多年已尝得太多,对此已感到太疲惫,用她自己的话说,“一想到要向别人借钱,我都习惯性地头痛”。

  而如果转行,又不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项目。

  夏女士的困境折射出当前众多女企业家的境况。

  中国女性创业者崛起的时代特点使然,女企业家在总体上呈现出这样一些特征:整体文化素质比较低,她们的企业规模一般比较小。

  一些例证可以说明事实。

  在民营经济最发达的温州,该市女企业家协会500名会员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会员仅占28.6%,多数是初高中毕业。

  而2004年,河南省女企业家协会的调查资料显示,与男性企业家经营的企业相比,女企业家们的企业普遍规模不大,基本上属于中小型企业。其固定净资产值在500万元以下的占83%,职工人数在100人以下的占76%。

  这些已越来越成为她们发展方面的阻碍条件。因为自身条件的限制,女性创业者选择的创业领域比较窄,大多停留在传统加工业,较少涉及高新技术产业,而低端的进入条件及容易被模仿、复制的特点,使她们的企业更容易被后起之秀所威胁。

  武汉大学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关培兰说,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主要从事小型投资与传统行业,缺少对高科技行业参与的女性创业者,已越来越出现被主流经济边缘化的趋势。

  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女性创业者又被市场浪潮推到了关键的十字路口。

  从生存型到发展型

  “现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经济全球化在为女企业家提供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更大的挑战。”对在新形势下中国女企业家面临的竞争局面,刘汴生如是分析。

  以跨国公司为全球经济主体力量的国际经济形势,使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的中国女企业家面临更多的危机。

  新形势下,经济环境更加复杂,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人才的竞争也更加激烈,对企业的管理要求更加规范,对市场信息的把握要求更加灵敏、准确,对资源的整合利用也要求技术更高超。

  而中国女企业家协会的调查资料表明,在创业成功后,近一半人认为企业进一步发展面临的最大困难主要是缺乏现代管理经验,34%的人觉得缺乏市场信息,28%的人认为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技能。

  “这表明女企业家素质急需进一步提高。”刘汴生说。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关键在于企业家有无竞争意识。现在世界上的企业竞争不仅仅是大鱼吃小鱼,而且是快鱼吃慢鱼,因此,强烈的竞争意识对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而创新意识是企业家最重要的意识,也是企业家精神的体现。

  但女性因为自身的特点,对于创新、竞争,与男性相比,总体来说,反应有些慢。

  “对于企业将来的发展,我还没有长远的规划,现在企业还小,等发展到一定阶段再说吧。”

  “对于竞争,我没有特别的看法,大家都要生活,都不容易,只要有一定的市场就行了。现在的竞争还威胁不到我们,真正威胁到我们了,我们会想办法的。”

  采访中,这些从部分女企业家那里透露出的真实信息让人不禁为她们隐隐担心。

  了解宏观形势,加强自身学习,从被动创业到主动发展,把企业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已越来越成为摆在女企业家面前的一个重要命题。

  从创业者到企业家

  命题摆在面前,如何突破,怎样转变?

  转变首先要从思想上开始。

  对于正在发展成长中的企业来说,当家人思想意识的转变很关键。而转变中关键的一点,是角色转换。

  “创业者和企业家不是同一个概念。”刘汴生强调。

  创业者不是企业家,创业者是把事业打造出来,企业家是把企业经营下去。

  创业者和企业家的气质和风格不一样。创业者需要大胆、果断、冒险,企业家需要理性、稳健。创业者是破坏现状而创造一个新的东西,企业家是把新的东西演绎下去,壮大起来。

  创造了一份家业,要发展下去,就需要创业者进行这种转变,由一个创业者转变为一个企业家。

  健全企业管理制度是创业者成长为企业家的一个体现。

  “女性的特点是重友情、重感情,喜欢延续一种亲密的兄弟、朋友或者姐妹的状态,因而,做企业,往往忽视了制度化。在企业制度化建设方面,尤其需要加强。”

  女性创业有两大“软肋”:忽视品牌意识,缺少加强企业科研开发、拓展信息渠道的思维。

  据了解,由女企业家经营的中小企业中,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的不到34%;除江浙一带外,我国其他地区该比例仅为20%~25%。

  因而,一些对女企业家有专门研究的专家认为,女企业家在这两个方面均需进一步努力。

  女性与男性在选择企业领域上的差异是女企业家经营的企业缺乏发展潜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女企业家中,从事加工制造业以及其他工业的占50%左右;从事服务业的占45%左右,多数都是技术含量不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事高新技术领域的则相对较少。

  这种不均衡状态,越来越令女企业家群体通往新经济的道路变得更加崎岖。

  而在美国,女性参加商业活动比较集中在信息和金融行业。在最近20年内,美国信息产业所创造的岗位有2/3是女性拥有的。

  中美两个国家女企业家所从事行业领域的差别,固然有两个国家产业结构不同的因素,但观念也很重要。因而,中国女企业家协会秘书长史清琪特别指出,女性要进行创业观念的转变,要发掘并实现自身价值,要勇于进军高新技术领域。

  “她们都是勇敢的女人。”广东省东莞市妇联主席黄碧莲对女企业家们赞誉有加。但她希望她们能够克服自身的一些限制,取得更大的发展。她说:“希望女企业家们最少能连续20年不断发展自己的企业,而到那时,她们创造的企业才能算是真正成功的企业。”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