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温州鞋业大举外迁 400亿产业大盘或将落户河南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9日 17:55 七日财富

  7月8日,温州市瓯海经济开发区,德赛帝伦鞋业有限公司。

  “我们想扩大产能,但已经买不到地了。”该鞋业公司董事长薛海邻说。让薛为之烦恼的还有越来越严重的电荒以及人才荒,而这正在成为制约有“中国鞋都”称号的温州进一步发展的命脉。

  薛的烦恼几乎是所有温州鞋厂老板的主要情绪。高达100万元/亩的工业用地价格,“开三停四”的供电能力等,这是他们所不能承受的。

  外迁,外迁。温州市4000多家鞋厂开始萌发一种新冲动。“去年温州鞋革生产总值达395亿元,今年应该更多。”温州市鞋革行业协会秘书长朱峰说。

  400亿元的产业大盘,对2004年生产总值达1402.5亿元的温州来说,只是一股产业力量,但对中西部一些省市来说,它却是承载数亿人脱贫致富梦想的上等奶酪。

  河南、江西、重庆、四川甚至辽宁,越来越多的省市加入这场产业迁移的争夺中。但就目前看来,河南或将成为温州鞋业的最佳迁移地。

  不可抑止的外迁大势

  “温州鞋业外迁是不可避免的,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7月7日,《西部皮革》杂志社驻温州记者范朝刚说。

  范是河南人,以皮革行业记者的身份在温州待了10年,对温州鞋业几乎是了如指掌。而作为业内人士,他也是直言不讳。

  朱峰则没有这么洒脱。作为一个半官方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朱的话显得有些含糊。“温州鞋业确实遭遇到一些困难,外迁是一种大势,但大规模的整体外迁目前还不会出现。”

  温州市政府一位官员则告诉记者:“鞋业外迁的事,政府方面比较忌讳,还是不说的好。”此言过后,接下来该官员又补了一句“有时市场大势不是人为因素能控制的”。

  在更为广泛的民间,记者听到了几乎是统一口径式的抱怨——土地少、太贵;人才少,难招;能源紧缺,电荒;内销运输不便,成本高。

  土地问题已成为温州鞋业升级换代的致命枷锁。“现在工业用地价格是每亩100万元左右。”红蜘蛛鞋业负责人说。而更让这位负责人不能承受的是,即使付出这种高价,也还是无法申请到扩张的必需用地。

  这似乎显示出问题的严重性。

  “土地一直是温州的稀缺资源,人均耕地仅有3分多一点。”温州市政府一位官员说。据记者了解,工业用地的日益增长与耕地保护政策之间的矛盾在温州正变得越来越尖锐。连续三年,温州市用地指标都不足实际用地需求的1/10。

  在范看来,相对于内地1万~2万元/亩的工业用地价格,温州的100万元/亩简直是天价。

  天价仍然申请不到土地的困惑与外省低价加优惠政策的诱惑,正成为一种引导温州鞋业外迁的双重力量。

  “我想再开一分厂,可这地皮太贵了,10亩地差不多就要1000万元,而在江西那边,100亩地也要不了1000万元,在工商税收方面还有很多的优惠政策,你说我们要不要把厂子搬过去?”一位鞋厂老板如是说。他的话得到了诸多老板的认同。

  人才匮乏是温州鞋业不得不面临的又一大问题。“现在我一过春节就害怕,怕回家过年的工人一去不回。”温州一位鞋厂老板告诉记者。

  招工难已成为温州鞋业的一块硬伤,熟练制鞋工人更是稀缺资源。“订单很多,但缺少熟练技工,产能一直上不去。”这话几乎成为温州鞋厂老板的一个诉苦标本。

  “工荒”的大背景下,一些鞋厂开始主动出击,与河南、四川等一些地方政府联合,做劳务输出。但温州市日益提高的工资,正在大幅度地增加鞋厂的生产成本。

  “在温州鞋厂,一般工人的月薪是800~1000元,技工要达到1500~2000元,熟练或高级技工的薪水还会更高。”范朝刚说。

  “我们现在拿不到那么多钱,经常性地拉闸限电,干不了活,就拿不到钱。”在温州市五马商业步行街,一位因停电正逛街的鞋厂工人说。

  与工人们相比,鞋厂老板对停电的抱怨似乎更大。有些老板干脆直接自备发电机,随时准备应急,温州市政府甚至为此专门出台了鼓励企业自行发电的政策——每月发电累计超过1000度,政府将给企业补贴0.3元/度。

  7月7日,国家商务部发布消息称,欧盟委员会在欧盟《官方公报》上发布立案公告,正式对中国皮鞋开始反倾销调查。在这次反倾销调查中,仅温州市就有康奈、东艺、泰马、红蜻蜓、荣发等10余家制鞋企业涉案。

  “这次调查无论胜败,都会使温州鞋业加大内销力度。”范朝刚说。而加大内销,因温州所处位置原因,运输费用又将在制鞋成本上添上一笔。

  在范看来,温州鞋赖以成名的一大优势就是价格。如今,地价、工人成本、运输成本的大幅增加正在使这一优势逐渐减弱,尤其是在内销方面。

  市场是无形指挥棒,温州制鞋企业的大举外迁,似乎不可避免。

  中西部省份竞相抛绣球

  “最近比较忙,几乎天天都有外省来温州招商的客人。”7月7日下午,朱峰说。

  据朱峰介绍,现在很多地方政府都在温州设有办事处,意识到温州鞋业进入发展困境的它们行动很快。“江苏、江西、重庆、河南、湖北等很多省份都看上了制鞋产业。”朱说。

  一场抢夺温州制鞋企业的竞争战正在上演。

  重庆以璧山与铜梁两个县的大规模制鞋产业规划,先后打出“中国西部鞋都”与“西部鞋业基地”的称号。

  离璧山300多公里的成都,也由成都置信房产在武侯区投资7.8亿元建设成都“中国西部鞋都”工业园区。根据规划,工业园的面积将超过3200亩,建成后年产鞋2亿双。据了解,成都武侯区目前从事制鞋产业经营户3000多家,多为温州方面提供贴牌生产服务,本次鞋业基地更是将主要招商对象锁定温州鞋商。

  各地发展经济的想法都是迫切的,各自抛出的绣球也都如山花般红艳娇美。“这些前来招商的地区,抛出的条件都非常优厚。”一位鞋厂老板说。某地甚至抛出了“零地价”的招商方案。

  对此,河南省委政研室社会处处长邵金路指出:“零地价显然是违规的。”但为了引资成功,一些地方政府似乎已顾不了这么多。

  商业诱惑下,部分温州制鞋企业正逐渐迁出温州。记者获取的一份材料显示,奥康、红蜻蜓两个知名品牌已大举进入重庆,奥康甚至大手笔地一次性向重庆市璧山县投入10亿元。康奈鞋业也已成功抢滩武汉。荣光鞋业也不断加大在河南的投资,将其位于河南上蔡县的荣光鞋业打造成全国闻名的布胶鞋生产基地。

  “荣光鞋业在河南的成功,说明河南适宜发展鞋业。”河南省贸促会招商引资办公室主任梁杰一说。

  7月6日~9日,梁杰一专门就鞋业问题到温州做了深入性的考察。4天的温州之行让这位曾留美的官员为之惊叹,也更坚定了他对于河南发展鞋业的信心。

  “温州鞋业的确很发达,但它们目前遭遇的难题也很大。”梁杰一说。梁认为,地荒、电荒与人才荒必将引导温州鞋业大举外迁。而与之相对应的,河南则拥有很大的优势。

  资料显示,以郑州市管城区十八里河乡南五里堡村和南曹乡为中心,加上散布于其他各区的零星加工厂,郑州的鞋厂有百家之多。遗憾的是,河南鞋业的品牌化程度不高。目前,能够广泛被人们认同并传播的仅有双凤、赛潮、强人、莲花等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河南制鞋企业尤其是郑州鞋厂中,来自温州的老板众多。“郑州的区位交通优势和劳动力成本优势非常明显。”郑州京广鞋城一位卖鞋兼制鞋老板说。

  在梁杰一的招商方案中,记者看到了他极力向温州鞋业老板推荐的河南鞋业四大优势:一是土地成本低,各项政策优惠;二是劳动力资源丰富且成本较低,河南的一个中等县就有10万左右的剩余劳动力;三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本地消费量大;四是河南皮革资源丰富,质量好。

  梁的推介引起了温州鞋业老板对河南的兴趣。“河南一直是我们销售量最大的省份,将厂子建到河南,肯定会节约很多成本。”一位温州鞋厂老板如是说。

  “对于温州鞋业老板们来说,河南的确具有足够的诱惑,但目前的关键是找到一个合适的模式与机会,将他们真正地引到河南来。”梁说。

  “就目前来说,河南似乎更应该借鉴一下重庆经验。”范朝刚说。

  重庆为发展鞋业抛出的两个县是璧山与铜梁。璧山县打造“西部鞋都”的策划有一种四两拨千斤的太极之妙。在招商中,璧山方面直接选准一个角度——谋定温州一家实力型企业,让利于企业,让企业代为招商。

  璧山方面最终选定了温州明星企业——有中国“鞋王”之称的浙江奥康集团。2003年1月,奥康集团在璧山投资10亿元建设占地2600亩的“中国西部鞋都工业园区”。

  两年后的今天,璧山人仍为这次招商兴奋不已。他们坦承,虽然璧山县在制鞋方面历史悠久,但远没有形成现代化规模。奥康的进驻不仅让璧山鞋业的知名度直线上升,更为璧山带来了较为完善的鞋业一条龙服务。

  “奥康知道制鞋流程,它打造鞋业加工基地前,先打造了一个鞋辅料市场。”范朝刚说。

  专业的操盘手法使得璧山的“中国西部鞋都”一出炉即具备专业品质。而奥康自身在温州鞋业界的影响力更是该基地走向成功的主要保障。

  据了解,在奥康的号召下,目前已有近100家温州制鞋企业进驻璧山“中国西部鞋都”加工基地,同时入驻的还有近400家鞋材经营配套厂商。

  与璧山县邻近的铜梁县采用了如出一辙的招数,他们选择的龙头企业是来自温州的红蜻蜓。2004年5月,浙江红蜻蜓鞋业集团宣布将注资2亿元,在铜梁打造西部鞋业基地。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铜梁、璧山两个鞋业基地,正是重庆方面的妙招,只有互相竞争,才能最终做大做强,打造更加庞大的西部鞋业制造基地。

  著名经济学家钟朋荣对奥康投资西部的举措曾发出惊人之语:十个书记县长招商抵不过一个奥康投资的西部鞋都项目。因为奥康集团西进的意义远在10亿资金之外,他把温州鞋业上中游的产业链都搬来了。

  对此,梁杰一认为,河南发展鞋业的劣势就在于配套不完善,这不是仅仅招到几家鞋业加工厂就能解决的。最好由政府出面,经过科学的规划,培育制鞋工业园区,打造制鞋产业集群,打通产业上中下游。这样对于温州以及其他地区的制鞋企业才有吸引力,才有可能最终将河南鞋业做起来。

  “政府做好规划后,剩下的事就可以交给企业来做了。”梁说。梁认为,因为市场利润的存在,不用政府过问,建造鞋业基地的企业会主动将商户招来,而政府的职能,只是做好管理、做好服务。

  在温州鞋业400亿元的产业大盘面前,重庆模式或许是最值得河南借鉴的妙笔。

  □本报记者 黄涛

  责任编辑:陈要逢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温州鞋业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