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周玉成:我主张杂交理论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9日 13:53 《中国企业家》 | |||||||||
《中国企业家》:华源的扩张方式、经营风格、包括内部用人体制的市场化招聘等,跟其他中央企业都区别很大,为什么呢? 周玉成:这跟华源的股权性质有关,出身不同,所以我这个央企和其他央企不同,属于“根不红、苗不正”那一类,华源本来就是“杂交”的产物。我的出资人结构十分清晰,纺织部牵头,当时的外经贸部、贸易部和交通部四家发起,但是出资不是以各部的名义,而
《中国企业家》:你对境外投资人的要求和期望是什么?成为一个中外合资企业会否改变你坚持的“企业战略、国家战略和地方战略相结合”的初衷? 周玉成:第一,境外投资人能带来国际化理念,它必须高度认同我的战略。第二,要带来管理能力,它可以来帮我做整合,提高我的整合能力。第三,当然它要能带来资金。 我希望通过股权调整,把原来各部所持的股权比例逐步摊薄,当然最终肯定还是以国有控股为主体,其他股东的持股是分散性的。这样仍能够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可以利用国企的资源、地方政府的资源,也就是仍然要“国家战略、企业战略和地方战略相结合”。我主张企业之间相互嫁接,对华源来说,我希望外资可以嫁接过来,民营企业也可以嫁接过来。我们过去的嫁接都是国有对国有,相互的影响和改变非常有限。 《中国企业家》:在国内有你认可的、能做华源股东的民营企业吗? 周玉成:有,目前民营企业还是有很多做得非常好的,它不一定非得是做药的。 《中国企业家》:别人评价华源收购不注重算财务账,你怎么看? 周玉成:华源在重组过程中很慎重,但我们的慎重跟别人不一样,别人是算财务账,我们也算,但我们更看重文化、战略。你算账算得再好,但是对方跟你同床异梦,马上就叫你亏。如果这个团队很好,即使财务一般,它可以贯彻你的意图,能跟你融合到一起就好。如果这个企业只想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把它选进来以后怎么办?肯定有冲突,它再好我也不会要它。 《中国企业家》:华源目前的资产负债率偏高,宏观调控之下,这也使业界怀疑华源集团的资金链是否会出一些问题? 周玉成:是偏高,但不是今年偏高,我一直是这样。华源早期创建时注册资本只有1.4亿,这么多年是在这个基础上滚动起来的。去年我们已经着手开始调整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私募完成后,我们的负债率会大幅降低。做企业过程中会有很多别人不理解,要有这种承受力,不要为外面的声音牵着鼻子走。 至于资金链的问题完全不用担心。我一向避免短融长投,我的融资基本上都是长期的融资,是长期的资本对长期的投资,一定不能用短期的资金对长期的投资,这样肯定不行。 我觉得现在很多问题被大家夸大了。全世界多数大公司都是通过并购起家的,全球500强企业里没有一家放弃过并购方式,但我们现在一讲大就意味着风险,一讲并购就意味着有问题。出了德隆,整合的人就都是德隆,出了三九,扩张的人就都是三九,如果对企业发展都持这种态度,中国的未来怎么办?中国的汽车产业不整合就永远出不了奔驰,永远出不了通用。的确并购以后,管理的风险很大,但中国的产业不经过并购就不可能长大,肯定得有人来做这个事,冒这个险。 《中国企业家》:业界先后出现了一批产业整合者,但最近两年都陆续出现了挫折,你认为原因在哪里? 周玉成:我不能分析他们的原因,我只能说我是怎么做的。我觉得作为一个企业家第一要有战略,第二要善于应对资金风险。很多人认为他们的整合是败在资金链上,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其实关键是战略不一样,文化不协同,最后内部消耗和整合的成本太高,企业不能承受。 从华源和上药的角度,我们也试图做一些海外并购,我们在海外选了一些企业,但觉得时机不成熟都放弃了。我们有海外并购的想法,这种努力不会放弃,关键要看时机是否合适。在国内的并购在判断上稍微有一点偏差,通过后面的工作可能会弥补回来,但在国外一旦走错,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华源十分十分慎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