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今天是民营上市企业国际化论坛,但我今天却想说退市,不是给大家泼冷水,而是希望让我们对上市的成本和收益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做到知己知彼。
上市并不一定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上市的好处主要有三个,一个是筹集资金;第二个是创始人的退出;第三是选择更严格的信息披露环境。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上市的成本,首先是沉重的费用负担,和严格的监管环境,以及来自市场的压力。
我简单说明一下,上市尤其是海外上市,承销、律师费、翻译等相关费用都非常大,根据经验,这些费用占到了融资额的5%-7%。此外上市前,每年只需准备一个财报,但现在除了年报、半年报,还有季报,高频率,高强度的会计报表会有很大的一笔费用。
连春晖:尽管上市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但对于大部分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他们有着广泛的融资需求,对这些企业而言,上市还是非常好的选择。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目前资本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是A股,就连境外的股票市场,都和2000年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首先从A股的市场看,目前的融资环境相对困难,股市创了8年的新低,基金机构投资者空前的繁荣,所以今后卖股票时,基金必然会成为推销的重要对象。
其次是价值投资理念的推行,随着机构投资者的发展,与国际接轨的价值投资理念,深入到中国的投资理念当中,所以说在买股票时,必须要很好地亮出你投资亮点。
再一个是再融资时会碰到的股东表决制。应该说在几年前,融资是相对的容易,但最近一两年,在证监会对上市公司流通股东利益保护的主导思想下,上市公司融资需要流通股股东进行类别表决,这就给很多民营企业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像前段时间,一家非常优秀的民营企业——福耀玻璃,其融资计划就没被股东大会通过。
再一个是目前整个市场对上市公司的透明度越来越关心。所以,民营企业必须改变过去普遍存在的问题,如对外信息的不完全、不透明、不及时等。
吴滨:中国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时,大多都采用了存托凭证(DR)的发行方式。从国际来看,特别是美国的投资者,如果是投资一个发展中国家的股票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直接进入发展中国家的股市当中,但这通常适合大型的投行、券商。对于中小型的机构投资者,或是个人投资者,如果到国外的一个股市买股票,可能会面临时差、结算方式、货币等投资障碍。
存托凭证对于发行公司有一系列好处,外国公司可以通过发行存托凭证的形式进入美国和欧洲市场,而且如果能在美国和欧洲上市,符合当地的要求,对于提高公司的形象、帮助公司取得更大的价值估值都是有益的。
严义明:大家都知道,在海外上市,目前选择比较多的是香港、新加坡和美国。其实日本也是个不错的选择,首先日本股市的市盈率非常高,去年9月,我和朋友统计了一下,日本的主板市盈率大概是25-30倍;去年年末,我们又统计一下,日本创业板的市盈率,东京平均110倍,大阪平均89倍。日本股市市盈率之所以如此高,无非有以下几个理由:
首先日本的民间金融资本是全世界最大的,截止2004年9月份,有超过100万亿元人民币的金额,而日本的银行利率非常低,是零利率加管理费。此外日本民间老百姓比较保守,很难往外走,造成日本股市市盈率比较高。
另外一个好处是,目前日本这一制造强国,正在做产业调整,制造业地位逐渐会被中国取代。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民营企业能够通过在日本上市,通过由此募集的资金,收购日本相关企业,并由此获得管理技术、销售渠道和品牌,这是个不错的民企在全球做强做大的捷径。
张华:只要民营上市公司做出了上市的决定,就必须面对监管环境的变化。目前市场主要采取的措施有两方面,一个是国际财务报表的提高,另一方面是强化公司治理规则。美国开始协调美国与欧洲两大国际会计准则间的融合与一致,我国也出现了向国际财务准则靠拢的趋势。
新规则出台的结果,是沉重的费用负担。据美国财务经理协会的调查,法案使得公司的总成本增加了460万美元。由此也导致了上市公司纷纷退市,据加拿大的两位研究者研究表明,135家公司在2003年退市,平均3天有1家公司退市。还有很多的公司,放弃了在美国上市的打算,其中包括了中国国际航空公司。
其实上市并非所有公司的最终目的,只是实现公司成长的一种可选择的手段。那么在上市以前,我们应该意识到上市并不仅仅意味着融资,还意味着承担对小股东的义务和接受市场监督。所以说,是否决定上市应该是对上市后收益和成本认真分析后做出的决策。
连春晖:民营企业一定要学会有效的投资者关系管理,只有以股权文化尊重股东的理念,我们才能有一个非常好的发行价格,获得好的估值。在这个基础上,民营企业上市后,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股价走势、活跃的成交量,并保持上市公司持续的再融资能力。
我以前观察了很多企业,很多中国企业去海外上市,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勉强把股票卖出去后,只能卖了8倍或者是10倍,但是上市以后,每天几乎没有交易量,股价也是随之下挫,但是公司的基本面还在不断改善。
对于每一家企业来说,上市都是不容易的,一旦上市,就一定要好好利用这个市场,避免企业再融资能力的丧失。
吴滨:目前中国企业有60家发行存托凭证,一般来说,现在高科技网络公司,通常是在美国纳斯达克直接发行第三级的存托凭证上市,当地的专业投资者对高科技的公司比较懂,也容易取得较好的估值。而大型国企在上市时通常选择香港为第一地点,同时也会发行第三级的存托凭证做两地上市。比如国航没在美国上市,但在伦敦发行全球的存托凭证,将来中国企业应该对环球存托凭证予以更多的关注和考虑。
其实民营企业也有做DR的,所有去纳斯达克上市的企业,都发的是第三级的DR,其中的关键还不是准入门槛的障碍,而是民企对存托凭证还不熟悉。
另外,我建议民企不要为了上DR而上,而要从整个战略方面考虑。在权衡上市好处和所产生的相应成本后,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至于具体的操作,反倒没有非常难突破的障碍,关键是民企要对存托凭证有一定了解。
严义明:目前中国企业在日本上市的还非常少,但开始逐渐有这样的打算。日本有5个交易所,东京、大阪、名古屋、九州和北海道,其中主要是东京和大阪。东京仅次于纽约,是世界排名第二的交易所,而大阪排名世界第四。
过去,日本资本市场比较保守,在中国企业到日本上市这方面,原则上不拒绝,但在操作层面上有疑问。而现在日本资本市场对中国企业的方针转为了支持的态度。
何志毅:企业有上市的、退市的,也有永远不上市的,没有确切标准,而很大程度与为什么办企业有关系。北大光华学院一位金融学教授说办企业有三种人:一种人是把企业当猪养;第二种人把企业当儿子养,当然也可能有几个继父;第三种人是把企业当成老婆看待,只能自己用,别人不能用。
其实很多民营企业家不愿意自己的后代再做老板,为什么?太辛苦,竞争太强了,他们希望自己的后代做一个专业人士,比如医生、律师、会计师、教授等等。但是如果做企业做到卖热带鱼的饲料、卖口琴都能卖到世界的垄断地位,他是否还愿意传给他的儿子?肯定愿意,只要他的儿子不是太傻,企业还是很好做的。这就要求我们事先想清楚,上市很大程度上是价值观的选择。一辈子做家族企业也不错。当然,我并不否定上市,不然投行就没生意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