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谭琴
“揭行业黑幕”见长的奥克斯,如今又陷入漩涡。但奥克斯内部,更愿意把退出汽车业看作是塞翁失马。奥克斯集团新闻发言人黄江伟,用“高估了希望,低估了困难”这句话来为奥克斯大举进军汽车业短短一年就“败走麦城”做注解。
用4000万元圆一场汽车梦——这可谓奥克斯20多年发展历程中面临的第一次重大挫折。4000万元仅是奥克斯投资汽车失败的直接损失,综合损失可能将近亿元。
“就当交学费吧。”奥克斯这句话有几分苦涩。相对55亿元总资产、105亿年销售额的奥克斯集团来说,此“学费”的数目不算大,也许相当于企业上一次“MBA”。
毕竟,奥克斯此番退出是在宏观投资环境改变后,对企业走向的“理性调整”。汽车业如果进入不了主流行列,不能形成规模,就无法立足市场。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赢得手机牌照 任重道远
“血洗”汽车业不成,但奥克斯手机部门却还算发展顺利。
还没有拿到手机牌照的时候,奥克斯就声称要“血洗手机市场”,在今年3月7日举行的长城宣誓中,更是放起了古代战争时期报警用的“狼烟”。3月31日,已经投资近3年时间、投资额高达10亿元的奥克斯手机正式拿到了牌照,奥克斯决意放手一搏。
奥克斯通讯市场总监李晓龙非常自信,“因为我们不需要开拓市场,而是进入一个已经给培育好的市场。要后来者居上,就要靠规模化提高劳动率。通常建厂1个亿就够了,我们可是投了10亿元,用最先进的设备……”奥克斯甚至还引进了30多名韩国、日本的工程师,这些年薪过百万元的技术人员,为奥克斯2004年手机销量120多万部打下了基础。
针对中国的手机市场的产能已经过剩的舆论,李晓龙不以为然:“这种产能过剩是局限于目前的国产手机份额里面,市场大部分被洋品牌占领了。”
今年年初,奥克斯手机就公布了关于2005年的“天鹰计划”,要打造通讯产业链,要发动产品、服务、渠道和价格的四大战役。
奥克斯以“像卖白菜一样的卖手机”的口号,表明要向奥克期空调一样走“优质平价”路线,李晓龙总结,“就是中高档手机卖中低档的价格”。
2005年,奥克斯董事长郑坚江为手机定下了“手机内销300万,外销200万”的目标,如今手攥印度400万手机的订单的李晓龙,谈起这目标显得特别轻松。
众所周知,奥克斯对公司的精细化管理有着“偏执狂”样的追求——负责烧锅炉的老头会考虑干燥天气时买炭,因为那时煤炭重量轻。郑坚江就表示,任何时候,奥克斯都不能容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现象的存在。“一个空调的总装厂,明明配置了先进工装设备,而损坏不修,却宁愿以多用3个人的代价按老流程操作,严重违背了公司‘省一个人省10万元’的理念。”郑坚江在新年致词中说道。
当一家企业能够将制造行业的成本控制到极致,再将营销渠道打通,卖什么不是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