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部委专题--银监会 > 正文
 

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取得明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8日 15:53 银监会网站

  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从2003年6月启动以来,经过近两年的时间,先后在29个省(区、市)开展了试点工作。目前,改革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各项业务平稳发展,经营状况明显好转,支农服务进一步改善。

  一、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进展顺利

  (一)新的管理体制框架基本形成

  按照国务院有关文件要求,结合当地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情况,除北京、上海和天津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外,各试点省(区、市)都选择了省级联社作为其省级管理机构的组织形式。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7家省级联社挂牌成立(北京、上海改革试点前已组建省级联社),另有9家省级联社批准筹备,天津合作银行已经挂牌开业,北京、上海农村商业银行的筹建工作也正在抓紧进行。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明确对农村信用社监督管理职责分工指导意见》文件中明确的省级政府、省级联社、银监会、人民银行等在农村信用社监督管理职责分工,银监会制定了《农村信用社省(自治区、直辖市)联合社管理规定》等一系列规范文件,对省级联社职责作了进一步明确,各省(区、市)人民政府也结合本地实际,对当地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模式进行了细化安排。总体看,“国家宏观调控、加强监管,省级政府依法管理、落实责任,信用社自我约束、自担风险”的农村信用社监督管体制框架已经初步形成。

  (二)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

  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各省(区、市)按照国务院提出“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充分结合本地实际积极稳妥地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国务院文件提出的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新的产权模式及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以县(市)为单位统一法人等组织形式,均在前一阶段的改革试点工作中被大胆尝试。通过多样化的产权制度改革,不同地区、不同经济环境、不同经营状况下的农村信用社都寻找到了符合自身情况的有效的产权结构和组织模式。截至目前,全国共组建银行类机构43家,其中农村商业银行9家,农村合作银行34家,另有13家银行类机构批准筹备;组建以县(市)为单位统一法人机构172家,另有273家批准筹备。

  二、

  支农力度进一步加大截至2005年6月末,全国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30640亿元,继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后,成为第四个存款突破3万亿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比年初增加2855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140亿元,增幅10.28%,各项存款余额占全部金融机构(全口径本外币并含外资金融机构)的10.83%。各项贷款余额21959亿元,比年初增加2917亿元,增幅为15.32%,同比多增324亿元。其中,农业贷款继续上升,6月末农业贷款余额达到10299亿元,比年初增加1688亿元,同比去年多增42亿元,占各项贷款增加额的57.87%,增幅达到19.6%,高于农村信用社各项贷款增幅。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稳步增长。6月末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1766亿元,比年初增加373亿元,同比去年少增16亿元;农户联保贷款余额968亿元,比年初增加314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40亿元。

  三、

  历史包袱初步化解,经营状况明显改善为化解农村信用社积累的历史包袱,保障改革试点工作的顺利推进,国务院发文提出了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央行资金扶持等一系列扶持政策。财政部、税务总局、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制定相关制度办法,认真测算,妥善组织,确保了各项扶持政策及时有效落实。截至2005年1季度末,先期试点8省(市)中央银行专项票据发行工作已经全面完成,共计向8省(市)648个县(市)农村信用社发行专项票据368.82亿元,共计置换不良贷款318.93亿元,置换历年挂帐亏损49.89亿元。截至目前,扩大试点21省(区、市)的央行扶持资金测算工作已经完成,其中,除新疆外的20个省(区、市)票据额度已随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批复一同下发。2005年前两个季度已向14个省(区、市)820个县发行票据616.41亿元,置换不良贷款492.5亿元,置换历年挂账亏损123.91亿元。截至目前,共计发行专项票据985亿元,占全国核定票据总额的59%。同时,为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的支持力度,体现中央银行资金扶持政策的正向激励机制,经国务院批准,人民银行对原有专项票据政策进行了进一步调整,对中西部地区管理水平较高,资产质量较好的616家农村信用社增加资金扶持33.22亿元,并将在以后季度的专项票据发行工作中逐步落实。经过调整,全国农村信用社可享受中央银行资金扶持总额为1688亿元,其中,专项票据1679亿元,专项借款8.3亿元。保值贴补息和税收减免的核定和落实工作也正在稳步进行。随着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和清收不良贷款工作全面开展,农村信用社资本实力明显增强,风险化解和处置能力进一步增强,抗御风险能力迅速提高。截至2005年6月末,全国农村信用社所有者权益余额1301亿元,比2002年末增加1575亿元。3月末,全国农村信用社资本净额471亿元(其中,农村信用社359亿元,农村合作银行77亿元,农村商业银行35亿元),比2002年末增加1689亿元;资本充足率为2.49%,比2002年末提高10.9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批改革8省(市)资本充足率在去年末已经达到8.65%,比2002年末提高12.8个百分点。不良贷款按照四级口径统计,余额3851亿元,比年初下降663亿元,不良贷款占比17.54%,比年初下降5.56个百分点。其中,逾期贷款286亿元,占比为1.3%,比年初下降40亿元;呆滞贷款3053亿元,占比13.9%,比年初下降219亿元;呆帐贷款512亿元,占比2.33%,比年初下降404亿元。2004年全国农村信用社实现利润104.62亿元(其中,先期试点8省市盈余69.4亿元),为近十年来全国农村信用社首次全面轧差盈余,今年前6个月,农村信用社又实现利润93.36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80.69亿元。

  四、

  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监管9月份政策扶持大部分落实后,银监会将对前一阶段试点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并提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思路。待国务院同意后,按有关要求继续推进改革。在“国家宏观调控、加强监管,省级政府依法管理、落实责任,信用社自我约束、自担风险”的农村信用社监督管体制框架初步形成之后,银监会将进一步转变监管方式,更新监管理念,集中力量加强监管,按照“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提高透明度”的理念,进一步加强准入监管、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对省级联社、统一法人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两级法人信用社实施分类监管。

  作者:cbrc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