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难担自主创新之重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8日 07:16 第一财经日报 | |||||||||
本报记者 王思睿 发自上海 当林林总总的科技中长期规划希望“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体”之时,很多中小企业却因种种原因而热情不起来。 浙江临海东新机械有限公司(下称“东新公司”)正是这样的代表。
东新公司为国外汽车、除草机的发动机生产配套的皮带轮,都是依据国外买家提供已设计好的图纸,通过加工贸易赚取利润,处在机电行业国际分工链中的业务外包环节。据东新公司高管陈伟介绍,每只平均价值4美元的皮带轮,其产生30%的毛利润正被30%的废品率销蚀。 为此,陈伟曾经建议董事长开发自主技术,防止国际订单转移他处的风险。“可是董事长认为把废品率降下来,给厂子省钱,才是天大的事。”他告诉记者,“眼前的市场利润和长远的自主创新,对于中等规模的民营企业而言还是更在乎前者。” 与此同时,上海社会科学院赵克博士即将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也表达出类似担忧。在这份针对上海地区科技创新情况的调查报告中,赵克用“焦急和迫切”来形容自己的心情。 据报告披露,R&D占上海GDP的比例从2001年的1.78%增长到2003年的2.03%。但即使按照年均1.25%的增长速度,到2010年R&D投入也仅能占到GDP的2.78%的水平。从企业的科技资源配置方面看,“三资”企业在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方面占52.9%,在技术开发经费筹集额方面占66.9%,在专利申请和授权方面,则各占53.32%和49%。 赵克认为,“三资”企业已经成为上海科技与经济的主体,上海本土非公性质的科技企业并没有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研发和创新提高竞争力的轨道,在科技资源配置过程中,面临着被国外资本“吞掉”的危险。 上海知识产权园规划发展部助理李明月说,目前藏在实验室的尖端技术和通过模仿再改造的加工技术多,而自主创新且符合市场需求、能产业化的技术少,呈现两头大中间细的形状。 上海科学技术开发交流中心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中小型民营科技企业凭自有资金搞自主创新“确实吃力”。该工作人员举例,上海海璇市政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开发了一项能节省50%原材料的创新技术,然而每年上百万元的专利保护费,让董事长王伟立希望尽早“请神出门”,“只要价格不吃大亏”,就将这项专利技术赶紧卖出去。 国家也制定了促进国内企业提升创新能力的多种优惠政策,如规定企业研发费用可划入管理成本,比上一年超额部分的50%可抵扣应税所得额。而据新华社报道,此项财税优惠政策每年在各行业龙头企业、重点企业的平均落实率低于14%,企业实际享受的金额只占应该享受金额的5.79%。 此外,融资渠道的限制也成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障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部长郭励弘认为,企业自主创新的成果有限,在于经济体制中的金融体制不支持科技创新,主要由政府根据财力搞创新。在郭励弘看来,投融资体制支持科技创新,最根本是要走市场化的道路,用市场优化资源配置,让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企业在同一平台竞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