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工行上市 > 正文
 

高盛投资工行只求回报 不进驻董事会参与管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6日 14:34 《财经时报》

  高盛旗下直接投资部所进行的投资,只追求投资回报,而不会像一般意义上的战略投资者那样,派人进驻董事会参与管理

  本报记者 田文会

  7月13日,中国工商银行正式宣布其财务重组完成。财务重组是工行股份制改革的第一
步。下一步,工行将组建股份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

  戏剧性的是,全球知名的投资银行高盛拟以10亿美元参股工行的消息,在工行宣布财务重组完成的前夕甚嚣尘上。

  高盛一位权威人士向《财经时报》强调,目前市场上流传的高盛要参股工行的消息并不准确。他透露,其旗下直接投资部今年4月组建了高盛资本伙伴第五基金(GS Capital PartnersV),募集金额达85亿美元,其中30亿美元将用于投资中国的企业与项目。有很多中资企业、机构随即找上门来。

  在他看来,高盛与工行的联系一直紧密,双方在现阶段如果密切接触也不足为奇。通常情况下,高盛旗下直接投资部所进行的投资,只追求投资回报,而不会像一般人们理解的战略投资者那样,派人进驻董事会参与管理。

  对于高盛可能对工行的投资金额会是多少,这位人士表示目前并未确定,谈判还在进行当中。

  只为回报

  现在,正是高盛参与中行上市承销商资格角逐如火如荼之际。有消息指出,踢爆高盛觊觎工行是与高盛争抢中行承销大单的竞争对手蓄意所为。

  高盛今年在中国似乎特别繁忙,几家欲上市的大型国有商行门口都能找到其身影。6月,高盛与汇丰刚刚联手完成了交通银行赴港上市的承销。

  但高盛此前在中国并无参股商业银行的先例。一直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高盛,并无管理商业银行的人才。因此,高盛这位权威人士再三向《财经时报》表示,高盛即便投资工行后,也不会参与工行管理。

  高盛投资工行只为获利。

  这种投资的例子并不鲜见,仅仅在中国,高盛直接投资部就已导演数幕相同的故事。

  1993年末,高盛获准参股平安保险公司3500万美元,占比5.56%,作为股东,高盛10多年来一直在分享平安保险高成长所带来的利润,去年又作为平安保险香港上市的主承销商之一,与其他三家投行共享约5亿人民币承销费。上述高盛的权威人士透露,至今为止,高盛投资平安保险已获约5亿美元回报。

  除投资平安保险外,高盛通过直接投资部还陆续投资了中芯国际、中国网通、海王星辰、分众传媒、江苏雨润等多家中国企业。

  7月14日,分众传媒以每股17美元的价格在美国纳斯达克市场成功上市。高盛此前对分众传媒投资为3000万美元,且是分众传媒此次赴美上市的承销商。

  觊觎承销商

  投资平安保险和分众传媒的成功证明,高盛凭借“近亲”血统,再做投资对象的上市承销商,几乎十拿九稳。

  有传言称,一家外资投行同时做两家国有银行承销商存在障碍。比如,高盛正积极争取中行承销商资格,这可能会影响高盛成为工行的上市承销商。

  但似乎目前并无相关法规,禁止一家投资银行同时成为两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承销商。

  高盛有关人士也认为这没有道理。在他看来,不能说高盛已经做了一家银行的承销商,就不能再成为另一家银行的承销商。

  【小档案】华尔街最著名的投资银行-高盛

  高盛成立于1869年。

  在19世纪90年代到一战期间,高盛最初从事商业票据交易。创始人马可斯·戈德门每天沿街打折收购商人们的本票,然后在某个约定日期里由原出售本票的商人按票面金额支付现金,其中差额便是马可斯的收入。

  在1929年,高盛是个很保守的家族企业,当时公司领袖想把高盛由单一的票据业务发展成一个全面的投资银行。高盛股票交易公司随之成立。

  70年代,高盛抓住当时资本市场兴起“恶意收购”的大商机,在投资银行界异军突起。

  1976年,高盛管理委员会决定由文伯格和怀特黑特两人共同作为高盛产业的继承者。两位新人配合默契,高盛也由此迈进了世界最顶尖级的投资银行行列。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工行新闻 全部高盛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