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中国经济趋冷论风声鹤唳 企业赢利速降势头堪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6日 13:23 《财经时报》

  去年以来,宏观调控成果众目共瞩——投资增量大幅回落、物价疾步走低,货币供应量回到中央银行预设目标之内,工业增加值稳中有增。

  不过,目前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一些负面矛盾也浮出了水面:工业利润增长大幅下滑,企业亏损面加大,企业资金紧张等,事实证明,对目前宏观经济提出担心并非空穴来风。

  作为经济运行的体温表,企业利润可能比较有说服力。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国有企业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实现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15.8%,低于一季度的17.2%,更低于去年近40%的涨幅。

  与此同时,企业亏损面一路飚升。据统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56.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亏损企业亏损额465亿元,增长77.5%。而去年1-10月,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101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亏损企业亏损额500亿元,同比增长0.7%。

  值得关注的是,企业利润下滑的趋势可能还会继续。据央行公布的数据,五月份,狭义货币供应量M1虽然增幅有所回升,但仍偏离M2增幅4.2个百分点。企业的流动资金紧张可见一斑。根据目前中国的货币传导机制,这种势头不改,半年后,企业生产势必会出现问题。

  流动资金贷款偏紧,企业利润大幅减少,亏损额增加,一些热门行业的投资增幅居高不下,这显然不是个好兆头,更不是宏观调控的初衷。

  虽然上述矛盾否定不了去年以来的宏观调控成果,但从目前的经济运行看,去年以来的货币政策,确实存在值得遗憾的地方。苏州有个典型的例子:某彩钢生产企业,因其产品替代进口而利润颇丰,但紧缩性调控开始后,流动资金贷款突然中断,企业陷入被动。银行给出的理由是:企业属于钢铁行业,总行规定,钢铁企业贷款一律停止。结果,企业为了生存,不得不把自己的企业名称改为“新材料公司”。于是贷款拿到了。

  这个例子至少说明,货币政策只能调控总量,而非要它去做结构调整的事,“后遗症”难以避免。比如,这家“新材料公司”继续向上游投资,银行给不给贷款?

  “有保有压”毕竟是政府调整经济结构的意志,它需要国家的税收政策来帮助实现,但把这项任务赋予银行,恐怕无效。从宏观调控的结果上看,商业银行大幅压缩的是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而非中长期贷款几乎无法压缩。压缩中长期贷款势必引起银行坏帐的增加。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轮紧缩调控之后,经济总量的增长回落了,但“有保有压”的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一些该保的没保住,该压的压不下来,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

  目前中国经济趋冷的论调风声鹤唳,下一步中国经济将如何解决结构矛盾,将是中国经济未来良性运行的关键。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中国经济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