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工行上市 > 正文
 

工商银行云南股改切割鸡肋资产 国家队变地方军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4日 18:20 南方周末

  本报记者 冉孟顺

  中国工商银行将云南省分行部分县域支行整体移交云南省人民政府,并由云南省人民政府指定云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接收和管理,这是姜建清为处置那些徘徊在盈亏平衡点附近的“鸡肋资产”而祭出的一招新棋。

  “我们现在已从‘国家队’变成‘地方军’了。”小风打趣道。小风在中国工商银行云南某县支行工作,6月底,该县支行整体被移交到当地农信社,招牌也随之更改。小风说自己也正在适应“身份转换”。小风现在头疼的是:“每碰到熟人,我都要不耐其烦地解释一遍,我已经不在工行而在农信社上班了。”

  小风的遭遇只是目前工行在云南加速股改的一个缩影。6月底,工商银行在云南实施一次大动作:将云南省45家县支行近70个网点成建制整体移交云南省农村信用联社。

  收缩战线

  中国工商银行行长姜建清一直强调工行股改是“输不起的改革”。在工行不良资产处置即将接近尾声时,姜建清仍不松懈,多次在内部会议上急呼“股改无小事”。在工总行的强势股改政策下,工行云南分行也是大刀阔斧,作出移交45家县支行的改革举措。

  “这次云南部分县支行被整体划转到省联社,是整个工行股改的一部分。”工行云南分行新闻发言人陆恩达这样表示。陆恩达强调现在还是移交工作的过渡期,拒绝透露更多的信息。

  记者获得的一份文件如此描述此次移交事件:“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经中国工商银行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商定,有关部门批准,中国工商银行将云南省分行部分县域支行整体移交云南省人民政府,并由云南省人民政府指定云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接收和管理。”

  据有关人士透露:此次整体移交的机构是经营规模较小、发展空间小的45个县级支行,一个地区二级分行,共70个营业网点,此次移交共涉及各项存款近80亿元,贷款34亿元,固定资产1亿多元,人员1200多人。云南省工行移交前有130家左右的县级支行,这次移交的主要是经济不太发达的县支行,也意味着工行在云南全面收缩战线;二级分行除了个别外基本没动,可能要保留,不过,移交县支行后有几个二级分行已级没有下级支行,只有分行所在地的营业网点了。

  不过,记者在向陆恩达求证以上数据的准确性时,陆恩达表示“无法证实”。

  有知情人士透露:在5月底工行云南分行完成近500份损失类贷款资料组卷工作和可疑类贷款卖方尽职调查之后,在工总行同意下,就开始着手制定划转部分县支行的计划。紧锣密鼓的准备之后,出台了《工总行将云南分行部分县域支行移交云南省政府的实施方案》和《中国工商银行云南省分行部分县域支行移交云南省人民政府协议书》等文件。

  6月中旬起,工行云南分行曾数次开会讨论划转支行的问题,各地工作组进驻划转支行工作。在20日昆明召开了有关移交的会议,具体参会人员为分管金融的副县长、县联社主任、县工行行长,会议确定移交工作将于6月25日完成。记者从一份工行某县支行移交该县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的协议书(《中国工商银行×县支行移交×县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协议书》)上看到,该协议书明确规定:县支行本部及所辖营业网点、分支机构、资产、负债、中间业务、人员、固定资产(包括房屋、车辆、机具设备及计算机)成建制整体移交给县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移交时限定于2005年6月25日24时。

  6月底,云南省联社驻各地州办事处挂牌和工商银行县市支行改牌(划转农村信用社)移交仪式同时举行,这在全国的商业银行改革中是第一家,小风和留下来的同事对于换牌反而很平静,一位同事开玩笑说是“城头变换大王旗”。

  “力度之大,动作之快,前所未有”,一些银行业内人士这样形容工行在云南的改革举措。小风对此更是深有体会,半个月前,小风还在加班加点,做不良贷款的资料组卷工作和卖方尽职调查,此项工作刚做完,还没来得及歇口气,就传来要划转到农信社和工作组进驻的消息,“当时因为没有心理准备,有些震惊和手足无措。”

  移交之忧

  “移交后,我们现在和过去没什么变化,除了招牌变了,人还是这帮人,工作差别也不大,只是没那么累了。”小风正在学习和熟悉农信社的业务系统,这与工行的业务系统有些不同。

  小风认为移交还算平稳,“眼下的状况是有人欢喜有人忧。”小风承认心理落差还是有的,因为在工行工作,以前曾有金饭碗之说,比在农信社有些许优越感,现在有些无奈的感觉。不过收入方面并不差,小风补充说:“目前收入比在工行略高一些。”

  “就高不就低,让员工收入待遇有所保障。”一位工行人士这样表示。工行县支行移交协议书也表明:“县支行移交给农信社的干部员工原则上按甲方原有规定确定的职级不变。福利待遇参照农信社的标准执行,就高不就低。今后,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时,按省联社的有关规定执行。”

  据工行人士透露:对于不愿去农信社的干部员工,可以买断工龄自谋职业(每年工龄2500元),此外,有内部人士透露,对愿意去农信社的员工,每人“多发三个月的工资”。

  工行一直存在分支行机构布局不合理、冗员过多等积弊,云南分行也存在此类问题。姜建清明确表示,工行不会大规模撤并机构和裁员,“股改将严格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兼顾各方面利益,统筹考虑改革的力度和可承受的程度,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

  对姜建清来说,将工行在经济欠发达的中小城市分支行机构整体移交地方信用社是现实的决策。此前,中行、建行(包括工行自己)都是直接撤销了部分亏损的县支行及网点。移交农信社相对于直接撤并机构来说,对裁员的冲击要小一些。

  小风虽然到了农信社,还担心等到工行等四大行股改完毕后,中央可能又要对农信社进行改革了,到那时恐怕又要面临一次新的人事震荡了。

  不过,这次在工行经历了一次人事改革,小风反而很坦然:“体制改革,了断旧的人事关系是大潮流,不管你是哪级人员都端不成铁饭碗。”

  资产移交相对简单些,按照移交协议:固定资产移交原则经财政部批准,县支行的固定资产无偿划拨给云南省人民政府,由省政府指定云南省财政厅列账管理,实物由县支行造册登记,全部移交农信社,有关手续按省政府要求办理。

  对于信贷资产移交,也没那么麻烦。因为工行此前为股改已经剥离了不良资产。在移交协议里规定:对于工行县支行涉及的法人客户损失和可疑类贷款,由县支行按中国工商银行的股改政策在移交前进行剥离,次级类贷款按省工行与省联社商定的数额由工行上级行留下商定的数额处置消化,其余部分一并移交。移交完成后,对所有的业务农信社按有关规定进行风险认定,对形成风险的只做认定不追究责任(触犯法律的除外),按省联社的要求进行风险处置。

  “现在移交到农信社的信贷资产还是不错的。”一位了解农信社的工行人士指出其中的隐忧:农信社的当前管理水平还落后于工行这样的国有商业银行,这些本来不错的资产移交后有可能又变成不良资产,这是需要提防的。这位人士还建议一个新的方案:被移交的县支行可以重新整合,进行股份制改造,构建公司化治理结构的地方性银行。他也承认这要承担改制风险,也有一些法律上的和操作上的障碍。

  工行资产处置的第三条道路

  6月27日,在云南工行移交县支行的同时,工总行在北京对4590亿元的可疑类不良贷款公开竞标,工行与华融、信达等4家资产管理公司分别签订了转让协议。而此前更早的5月15日,工行完成了2460亿的损失类资产的剥离工作。

  工行处置不良资产采用了两种模式,与中行、建行不尽相同。对于2460亿元的损失类贷款处置,工行并未像中行和建行一样用资本金核销,根据《财经》杂志此前的报道,工行对损失类贷款采取了“人寿模式”,即把2460亿元损失类贷款放入到汇金和财政的“共管账户”之中,并靠多种渠道来核销,包括未来工行可以获得的部分所得税退税、汇金和财政的股本收益等。

  这一安排的优点在于,对于工行的损失类贷款,并不需要立刻动用资本金核销,有点类似用未来收入“分期付款”,但这个过程同时也有赖于工行的改革实效和盈利能力,因此对改革各方带来的都是较正面的激励作用。较之中行与建行的一次性核销,这一方案也被认为能减少当下的改革成本,但同时也增加了财政的隐形负债。

  4590亿元左右的可疑类贷款处置,工行采用市场化方式转让给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平均转让价格为资产面值的26.38%。根据《财经》报道,国家要求工行对这部分不良贷款的回收率要保持在30%左右,如果达不到30%,工行要动用自身盈利对差价进行拨备。70%的损失部分则由央行以发行票据等方式承担,在建行、中行的模式里,可疑类资产的账面处置是由央行发行票据支付50%的对价购买。

  姜建清在最近的一次内部会议上明确表示:剥离不良资产、卸下历史包袱,不等于说工行今后的日子就好过了。业界预测,不良资产被剥离以后,姜建清接下来可能会处置一些盈利能力不足的资产。云南分行的移交45家县支行之举也许就是一种尝试,或者说,是一种新的资产处置模式。

  这些盈利不强的资产本身不能看做不良资产,但其盈利能力又确实比较差,总在盈亏临界点附近徘徊,被戏称“鸡肋资产”,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类资产往往与工行在经济欠发达的分支机构有关,尤其是与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密切相关。显然,处置此类盈利水平低的资产不同于处置不良资产。

  在不良资产剥离之后,工行各分支行之间、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分支行之间,人均有效资产等指标千差万别,有些二级分行(地市级分行)人均资产仅几百万元。这些分行人均盈利水平低、经营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在财务重组之前被不良资产问题掩盖了,但不良资产的压力一旦减轻,这些问题反而更突出地表现出来。工行总行曾按《金融企业会计制度》(2001年版)进行过测算,财务重组后,部分二级分行仍面临较大生存压力,还没有将未来利率市场化等各种风险成本考虑在内。

  中国银行界有一种测算方法,一个30人的县支行本部在没有贷款的情况下,盈亏临界点是人均存款666.67万元,也就是说,大约需要2亿元存款规模才能保本,而一个12人的机构需要1亿元左右的存款才能保本,盈亏临界点是人均存款833.33万元。就以云南分行被移交的45家县支行为例,移交共涉及各项存款近80亿,人员1200多人(此数据未经工行云南分行证实),以此计算,每家县支行人均存款刚好在盈亏临界点附近(若计算人均有效资产的话,可能会更低),由此可见,这些资产人均盈利水平不强。

  处理此类盈利水平低的资产,银行往往采取撤并与之相关连的分支机构,招商银行的陆磊博士认为:作为商业银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减少撤并网点,在经济发达地区增加网点,这是企业的正常市场行为,无可厚非,“工行此举能节约资本金,提高资本充足率”。

  不过,撤并机构这又牵涉到地方金融业发展以及裁员等社会问题,因此,云南工行的大规模移交县支行的举措,显得别有新意。云南分行移交县支行的举措显示工总行瘦身的决心。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云南分行的举措是工总行同意下的试点,如果试点成功,“云南经验”有可能会被工行在中西部等省份推广。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工行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