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格林斯潘的遗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4日 08:54 第一财经日报

  程实

  墨子有云:“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美国经济近几十年来的一枝独秀,很大程度上和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敏锐非凡的睿智思想、细微高超的调控手法、无与伦比的个人魅力休戚相关。以至于1996年美国大选前夕,《财富》杂志在封面上放上了一句令人咋舌的口号:“笨蛋!谁当总统都无所谓,只要让艾伦当美联储主席就成。”

  但现在是时候和这位活着的“传奇人物”说再见了,在即将到来的2006年1月6日,年届八旬的格林斯潘将退下神坛。一时间人们对美联储新掌门人的候选人争论不休,但无论如何,没有人相信会有人能比格林斯潘做得更好,就像1987年8月保罗·沃克尔辞去美联储主席职务时没有人相信格林斯潘会超越这位“冷面巨人”一样。

  格林斯潘也许是世界上成功诠释“中央银行行长”一词的第一人,在任期间,美国经济略有起伏的强势表演就是对他独一无二调控哲学的最佳褒奖,而这些调控哲学也是格林斯潘留给全世界政策制定者的宝贵遗产,也许它们字面上是冷冰冰的,但却能给一国经济带来温暖。

  首先,了解自己能做什么,该做什么。身居央行行长之位,意味着手握威力无比的货币魔杖,通过制定、执行货币政策,国民经济的大多数经济变量都能受到央行行长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在眼花缭乱的政策菜单上,分清楚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是最为关键的。格林斯潘用几十年的言传身教说明,对于货币政策而言,维持物价稳定才是当仁不让的首要目标。

  当然,促进经济增长一直是央行行长面临的最大诱惑,但屈从于此只能给国民经济带来意想不到的政策性波动,正如弗里德曼所言:“试图熨平经济周期的经济政策也许正是经济动荡的万恶之首。”格林斯潘任期内虽然经历了两次经济衰退,但他的视线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通货膨胀指标,通过有节奏的利率调整,格林斯潘为美国经济增长营造了稳定合意的货币环境。不过,格林斯潘偶尔也会对其他经济变量,甚至是别国的汇率之类发表苦口婆心的劝告,但这些言辞上的说教仅仅是一种预警行为,他手中的货币政策从来没有更多地用作经济强心剂。

  其次,知道自己该说什么,该怎么说,什么时候说。央行行长作为一国货币当局的最高官员,“一言兴邦,一言丧邦”并非耸人听闻,把握言语内容、风格、时机是每个央行行长的必修课。格林斯潘最鲜明的个人特征就在于其隐讳颇深的“美联储语言”。正如他的一句名言:“如果你认为已经清楚地明白了我的意图,那我可以告诉你,你一定误解了我的话。”通过晦涩的言语表达,美联储的政策变动很难被市场所预知,而这种政策透明度上的人为模糊使得美联储能够在与市场预期的博弈中占得先机,更好地利用信息优势达到政策目标。

  当然,在风平浪静之时,这种词不达意的言语风格是有效率的,但在风云突变的非常时期,就有必要言语鲜明地表达货币当局立场,发挥中流砥柱的稳定作用。这种时机选择,格林斯潘显然也做得非常完美,就在他上任两个月后,1987年10月19日,美国股市臭名昭著的“黑色星期一”让道琼斯指数狂跌508.32点,5000多亿美元市值瞬间蒸发。在市场近乎崩溃之时,格林斯潘及时发布了坚定言论,毅然决然地表示美联储将承担清偿力来源的重要作用,这一言论重塑市场信心,并最终成为危机平息的重要转折点。

  最后,清楚自己是什么人。央行行长也是人,是人就有喜怒哀乐,就有七情六欲,就有独特偏好,但这些都不能影响货币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公正和效率。格林斯潘就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人,但他在美联储主席位置上就放弃了自己的爱好、天赋,甚至是信仰。繁忙的工作让这位曾经的二流萨克斯管手不得不中断了对音乐的追求和享受。而且监管者和政策制定者的身份也让这位曾经的顶尖华尔街证券商不得不退出了高盈利经济咨询公司的经营,并主动规避了证券市场投资,仅仅购买了低风险低收益的短期政府债券。更重要的是,格林斯潘甚至为事业背叛了自己曾经的信仰,读书期间就受到客观主义运动领袖爱恩·兰德极大影响的他信奉的是自由经济主义,甚至于1966年7月在《客观主义者》上发表了题为《黄金和经济自由》的思想文章,但自从他担任美联储主席的第一天起,他就彻底背叛了自由主义的教义,并用有条不紊的货币调整一次次地亵渎着“看不见的手”的神圣。当然,为事业牺牲个人的格林斯潘在政治上很自然地表现出了高度独立性。不畏政治压力,我行我素地奉行美联储的调控原则不仅让格林斯潘赢得了万众信赖的个人声誉,也让美国的货币政策远离了政治因素的频繁干扰。

  格林斯潘要走了,但他留下的“遗产”却足以让整个世界受用良久。所谓“功遂身谢,名由实美”,格林斯潘的急流勇退注定将成为他央行行长职业生涯一个完美的句号。(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