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中国改革高层论坛
推进金融改革发展 建设国际金融中心
上海市市长 韩 正
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需要国际金融中心作为支撑。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为我国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提供了契机。特别是近几年,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推动下,国际金融市场迅速发展,国际资本流动加快。伴随着金融的全球化,各国都更加重视金融中心在本国和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争夺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也在加剧,世界三大国际金融中心的格局进一步强化,北美地区加快向纽约集中,欧洲加快向伦敦集中,亚洲国家也在争夺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从某种意义上讲,金融中心的竞争就是经济发展主导权的竞争,这种国际竞争,也是国际大都市之间的竞争。金融中心的竞争就是经济发展主导权的竞争,这种国际竞争,也是国际大都市之间的竞争。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中心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9%左右,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未来十到二十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金融中心建设能够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支撑。
党中央、国务院对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高度重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总书记,对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邓小平同志1991年2月18日在上海视察时指出“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那要好多年以后,但现在就要做起”。江泽民同志在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上提出“尽快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去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上海视察时明确指出“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现代化大都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一项以中央大政策为依托、以上海提供舞台、以全国协作为主力军的重大战略部署及行动计划,是一项具有全局意义的国家战略。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金融集聚和辐射功能不断增强。主要有四个标志:一是金融市场体系日益完善,成为全国资金、资本市场中心。已初步形成一个由证券市场、同业拆借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黄金市场、产权市场等构成的比较健全的全国性金融市场体系。二是金融开放力度逐步加大,成为我国引进外资金融机构数量最多的城市。截至2004年底,上海共有各类外资和中外合资金融机构300家。三是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能力逐步加强,金融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上海金融在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四是航运中心和贸易中心建设为金融中心提供了支撑。2004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455.4万标准箱,居世界第三位;洋山港一期工程将于今年竣工。口岸进出口总额达到2800多亿美元,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以上。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需要协同推进金融改革与发展。目前,国务院正式批准上海浦东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建设把浦东作为国家金融改革先行先试区,全力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为此,我提五点具体建议:
第一,完善资本市场功能,把上海建成我国资本市场中心。去年,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成交量占全国的62.5%,期货市场成交量占全国的57%。下一步,要在进一步完善股票市场功能的同时,加快发展我国债券市场,高度重视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的联动发展,提高直接融资的比例。同时,规范发展产权交易市场,支持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提升服务功能,成为全国性综合性产权交易市场之一,努力把上海建成规范、高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资本市场体系,成为我国金融资产定价中心,市场交易规则形成中心、国内资金集散中心和信息集散中心。
第二,推进金融产品创新,把上海建成我国人民币产品创新中心。积极开发固定收益类金融产品(重点是企业债券、金融债券、融资票据、国际开发机构人民币债券等),稳步开发利率类、汇率类、股票指数类金融衍生产品(重点是国债期货、股指期货、利率互换、外汇衍生产品等),逐步推进新的商品期货(重点开发金属、能源等商品期货,为大宗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
第三,扩大金融对外开放,把上海作为外资金融机构率先开展业务的试验区。九十年代以来,中央将许多试点都放在上海,上海在金融对外开放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目前,有24家外资银行选择上海作为主报告行,在沪外资金融机构总资产超过全国的一半。下一步,要按照我国入世承诺,进一步扩大金融对外开放。在继续吸引外资金融机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集聚上海的同时,创造条件鼓励在沪外资金融机构拓展业务,以满足跨国公司和国内经济发展的需求。
第四,重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建设社会诚信体系。建设适应金融机构集聚和发展的良好金融生态环境,是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基础。我们要大力实施金融人才战略,创新人才引进制度和人才激励机制;优化金融法制环境,规范金融市场秩序;推进金融信息化,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全国配合国家征信体系建设,使上海成为全国的信用信息中心。
第五,健全完善金融监管体系,着力防范与控制金融风险。这是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前提和基础。建议,进一步健全完善“三个机制”:一是建立中央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混业经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为有效防范跨行业金融风险,必须改变分业监管的格局,建立金融综合监管协调机制,加强中央三大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实施全面有效的监管。二是完善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三是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信息披露机制。同时,要建立金融风险监控、预警和处置机制,努力构建防范严密、处置迅速、化解有力、风险可控的金融格局,维护金融健康运行和金融市场安全。
(本版内容为各人在中国改革高层论坛上的讲话,本报略有删节,未经演讲者本人审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