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仅九家企业通过CE认证 湘企面临国际认证难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3日 11:55 红网-三湘都市报

  我省出口到欧盟的机电企业有140多家,但通过CE认证仅有远大空调、迅达集团等9家企业。

  因为国际认证不足,“在巴黎的许多小地摊上都能找到中国产品,质量很好,但卖不起价”。

  湘企在意识上存在误区,不是“我先准备好,以争取更多机会”,而是“对方提出,我才去准备”。

  湘企的隐痛

  从去年进军欧盟市场起,湖南山河智能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就一直在为一件事努力,“取得进入欧盟市场的通行证———CE认证”。

  “下个月开始测试,如果一切顺利,9月初就能拿到认证。”山河智能业务经理李映厚告诉记者。

  CE认证是一种安全认证,被视为制造商打开并进入欧洲市场的护照。李映厚介绍,如果拿不到CE认证,产品将不被欧盟各成员国认可,只能进入“灰色市场”销售,成为卖不起价的“地摊货”。

  而这正触及了许多湘企的隐痛:欧盟是我省三大主要出口地区之一,但目前进军这一市场的企业获得CE认证的少之又少。

  专业人士称,国际认证的不足严重拖了我省出口的后腿。

  140∶9的CE认证

  CE认证对湘企意味着什么?欧洲信息中心资深顾问柯林解释:取得CE认证,就能在欧盟市场上自由流通;同时,产品出口价格将大幅提高。

  CE认证是一种强制性认证,尽管这一认证并非针对所有进入欧盟市场的产品,但以下这些产品必须获得CE认证:玩具、建筑产品、压力容器、通讯产品、医疗设备、机械产品、个人保护设备、卫星地面工作站设备、燃气用具、压力设备、非自动称量仪器、测量工具、体外诊断医疗设备、电气产品等。

  记者了解到,这些产品,正是我省出口欧盟市场的强项产品,其中机电产品更占到1/4的份额。去年,我省机电产品出口到欧盟达1.07亿美元。

  省商务厅贸发处处长季朱军也告诉记者,“可以肯定地说,取得CE认证的企业不多”。以机电产品为例,到去年底,我省出口到欧盟的机电企业有140多家,但通过CE认证仅有远大空调、迅达集团等9家企业。

  湘企的“国际认证”难题

  实际上,湘企的认证难题不仅仅表现在CE认证上,在其他国际认证上,湘企也作为不大。

  仍以机电产品为例。省商务厅机电处处长黄海燕介绍,目前我省机电生产企业已通过ISO认证的占70%左右,但通过美国对汽车行业体系认证(QS9000)仅5家,仅占2.5%,通过UL(进入美国市场产品安全认证)、TS16949(国际对汽车行业体系认证)认证比例也很低。

  “这是造成我省近几年机电产品难以有新的大突破的重要原因之一。”黄海燕感慨地说,我省机电制造业每年创造的产值达1000亿元,但国际认证的不足“严重拖了后腿”。

  目前,我省只有华联瓷业一家入选国家级出口名牌,许多湘企“铩羽而归”,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际认证不全。

  “在巴黎的埃菲尔铁塔下,许多小地摊上都能找到中国产品,质量很好,但就是卖不起价,1欧元、2欧元,真叫人心疼啊。”欧洲信息中心长沙办事处执行主任寻莉说。

  意识上存在误区

  分析湘企在国际认证方面的不足,黄海燕认为,“湘企在意识上存在着误区”。

  她分析,在争取国际订单时,湘企的思路一般是“如果对方提出,我才去准备”,而非“我先准备好,以争取更多机会”。实际上,不同国家的客户对认证的关注不同,譬如产品卖到非洲、东南亚不需要什么认证,但卖到欧盟,却一定要有CE认证。最好的办法就是先认证,先准备,否则失去机会所造成的损失远远超过认证产生的费用。

  山河智能的出口业绩足以佐证这一观点。李映厚告诉记者,去年山河智能对欧盟出口为几十万美元,取得CE认证后,预计今年出口至少扩大10倍。

  所幸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积极地申请各类国际认证。黄海燕介绍,从去年11月至今,已有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常德烟草机械、湖南磐吉奥等多家企业申请了CE认证,目前产品正在测试之中。湘潭电机和株洲电力机车厂也就用于铁道的特殊产品咨询欧盟的相关要求。

  (稿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唐婷 陈永亮)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CE认证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