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部委专题--国家统计局 > 正文
 

黑龙江:弥补差距 加快推进和谐发展步伐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2日 09:53 国家统计局网站

  2004年,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构建和谐社会步伐,黑龙江省社会发展呈现和谐、健康发展势头,但也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需要解决。

  一、社会发展日趋和谐

  1、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成效。近年来全省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加强排放物处理和利用,使环境污染减轻,资源节约使用。2004年全省废水排放总量为11.4亿吨,比上年减少0.5亿吨,下降4.2%;工业固体废物实现了零排放,综合利用率达到75.9%,比上年提高4.0个百分点;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15.4%,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全省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7.0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5平方米,增长7.7%;铺装道路长度9096公里,增加257公里,增长2.9%。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更加清洁、美观,活动更加便利。

  2、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04年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逐步落实以及政府调资政策的实施,全省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积累不断增加。2004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7471元和3010元,比上年分别增加792元和501元,增长11.9%和20.0%;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3585.7亿元,增加243.3亿元,增长7.3%。随着收入增加,百姓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2004年全省城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21.3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6平方米,增长8.1%;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0.4平方米,增加0.8平方米,增长4.1%;全省人均生活用电量达到211千瓦时,增加5千瓦时,增长2.4%;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达到35.4%,下降0.2个百分点。

  3、社会保障和福利得到加强。社会保险事业稳步发展。2004年全省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达到735万人,比上年增加21万人,增长2.9%;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的人数稳定在186万人;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基金当年支出额达到206.4亿元,增加56.9亿元,增长38.1%,对人们进行正常的生产生活发挥了巨大的支撑和保障作用。民政经费投入增大,2004年民政经费支出24.2亿元,比上年增加5.8亿元,增长31.5%;使社会福利设施增加,救助人数增多。全省各种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的床位数达到4.5万张,比上年增加0.1万张,增长2.3%;社会救济总人数达到212万人,增加10万人,增长5.0%。更多的百姓得到了来自政府和社会的温暖和关爱。

  4、文教体卫全面进步。教育事业更加繁荣。2004年全省开始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选派1000多名大学生充实到农村基层,招收2000多名“定向”大学生,力争到2007年全省村村都有大学生。2004年全省中央和地方教育经费支出210.1亿元,比上年增加32.3亿元,增长18.2%;普通高校在校生、成人高等教育在校生分别达到46.6万人和13.6万人,分别比上年增加7.4万人和1.5万人,增长18.9%和12.4%。高中阶段在校生达到81.7万人,比上年增加7.8万人,增长10.6%。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和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分别比上年提高2.3个和6.6个百分点。进一步满足了人们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实现就业的需要。

  文化事业异彩纷呈。2004年全省博物馆达到46所,比上年增加1所;参观人次达到163.6万人次,增加55.7万人次,增长51.6%。新的省图书馆竣工并试营业,营业面积达到3.3万平方米,比原馆增加2倍以上。全省公共图书馆藏书达到1260万册,比上年增加12万册,增长1.0%;流通人次达到460.0万人次,增加18.6万人次,增长4.2%。群众文化活动异常活跃,举办展览2432次,比上年增加192次,增长8.6%;组织文艺活动1.1万次,增加0.4万次,增长57.1%。总投资5.8亿元、建筑面积11.8万平方米的省广播电视大厦年内落成,建筑规模和使用功能均居国内广电媒体前列。全省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8.5%和98.7%,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23.9%,提高3.2个百分点。进一步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宣传和愉悦了百姓。

  卫生事业蒸蒸日上。2004年全省地方财政用于公共卫生服务的经费支出达101.3亿元,比上年增加15.8亿元,增长18.5%。新落成的省疾病控制中心投入使用,卫生防疫工作迈上新的水平。全省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12.0万张,增加0.4万张,增长3.4%;医院病床使用率达到56.0%,提高3.8个百分点;已改水受益人口占农村人口比重、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分别达到98.1%和54.3%,分别提高0.1个和1.7个百分点;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23.5∕10万和34.5‰,都有所降低。确保了人们的身心健康。

  体育事业捷报频传。全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比重达到40%,群众体育健身活动越发普及,增强了人们的体魄。竞技体育创造系列佳绩,在短道速滑、速度滑冰、花样滑冰、乒乓球、竞走、国际象棋等6个项目世界最高水平比赛中,申雪、赵宏博、王曼丽等黑龙江省著名运动员共获得16个世界冠军,在各种比赛中获得奖牌数百枚。2004年是全省历史上获得世界冠军项目和人数最多的一年,黑龙江省因此成为对国家体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十个省份之一,获得名列全国第二位的历史殊荣。鼓舞了士气,增强了社会凝聚力,促进了黑龙江省体育事业的发展。

  5、民主和法制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省社会参与水平不断提高,民主化进程加快,政治环境宽松。2004年全省省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达到1361人,比上年增加37人,其中女性代表和委员266人,增加6人;基层地方妇联组织、基层工会组织分别发展到1.6万个和2.2万个,工会会员人数发展到454万人。各级政府在事关百姓利益的重大决策过程中纷纷实行听证制度,尊重、吸收百姓意见,充分发挥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作用。

  通过加大立法、执法和法制宣传力度,人们的日常行为得到规范,百姓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违法犯罪活动受到抑制,人民群众的合法和根本权益得到捍卫和保证,全省社会安全状况进一步改善。司法保障和公共安全力量有所加强。2004年全省拥有公证机构154所,拥有律师事务所502个,比上年增加13个,人民警察和专兼职律师人数分别比上年增长1.7%和0.4%。法律和安全保护意识进一步增强。全省聘请并担任法律顾问的单位达到31319家,比上年增加9765家,增长45.3%;申请办理公证45.7万件,增加4.3万件,增长10.4%。司法服务和社会治安随之改善。全省共出具公证45.6万件,增加3.8件,增长9.1%;刑事案件立案数和治安案件查处数分别比上年减少2.1%和4.7%;交通、火灾事故死亡人数分别减少7.5%和10.9%;损失额分别减少12.5%和34.3%。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更加有序、和平与安宁。

  二、发展中的差距

  1、社会发展相对落后。长期的重经济、轻社会,重生产、轻生活,重商品、轻服务,使全省社会发展不但落后于经济建设,而且在全国的排名回落。2004年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1559.9亿元,比上年增长9.3%,分别比一、二产业增长速度低2.9个和3.6个百分点;所占比重为29.4%,比上年降低2.1个百分点。全省社会发展水平由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处于全国上游下滑到中游偏上水平,这一水平与生产总值尤其是人均生产总值在全国的排位很不相称。

  2、城乡差距显著。全省乡村人口1802.3万人,占总人口的47.2%,只比城镇少10.5%,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长期落后于城镇,差距比较明显。

  农村社会事业机构和设施装备落后。全省高等学府,大的综合和专科医院、文化团体和场所基本坐落于城镇。2004年全省农村普通中小学和职业初中每百名在校生拥有计算机3.7台,比城镇少43.1%;校舍危房率高达6.5%,比城镇高出3.8个百分点;农村普通高中只有75所,占全省普通高中的15.7%;全省农村乡卫生院只有664个,实有床位7617张,拥有固定资产2.2亿元,分别占全省医院、卫生院的36.7%、6.8%和1.9%。

  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人才匮乏。全省农村普通中小学和职业初中具有高级职称、本科以上学历专任教师的比重分别为2.2%和10.6%,比城镇低10.0个和28.9个百分点;乡镇文化从业人员993人,分别只占全省文化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的8.2%,其中具有高中级职称的43人,占4.3%,比市县低44.8个百分点;乡卫生院拥有工作人员1.3万人,卫生技术人员1.0万人,均占全省医院、卫生院的8.5%。

  由于资源配置落后,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规模和水平远远落后于城镇。2004年全省艺术表演团体到农村演出3909场次,农村观众257.4万人次,分别比城镇少27.8%和53.1%;乡卫生院诊疗475.8万人次,只占全省医院、卫生院的12.0%。同时加剧了农村人口向城镇的单向流动,使城乡发展差距有增无减。

  3、区域发展不平衡。受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制约和影响,全省区域社会发展长期存在较大差异。监测结果表明,哈尔滨市和大庆市明显好于其它市(地),发展水平是落后市(地)的2─3倍。虽然区域发展不平衡性是由历史造成的,但像黑龙江省区域社会发展长期失衡,而且差距不断扩大的现状值得有关部门重视。

  4、就业和收入分配矛盾突出。全省就业面临供需总体和结构矛盾,形势不容乐观。2004年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达4.5%,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呈上升趋势。收入分配矛盾日益突出,差距进一步拉大。2004年全省城镇居民最高收入户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相当于最低收入户的8.1倍,比上年提高0.1倍。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也非常明显,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高的在5000元以上,低的不足100元。由于资源配置不均,税收分配和管理机制不完善,个人经济条件、社会背景不同,百姓在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等领域机会不等,出现一系列不公平现象,容易引发社会安定问题。

  5、存在贫困和老龄化问题。贫困和老龄化是政府和社会共同面临的发展问题。整体收入水平偏低、收入差距过大、生产和消费价格上涨,使全省仍有部分人口未能摆脱贫困,需要政府和社会救助。贫困人口的存在与社会发展不相协调,使社会发展背负压力。2004年全省生活在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的人口为157.0万人,约占城镇人口的7.8%;农村生活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的人口和需要政府定期救济人口共计55.4万人,约占农村人口的3.1%;而接受城镇、农村临时救济人数达到52.7万人次。

  与其他年龄人口不同,老年人口逐渐淡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舞台,在生活方面更应得到社会的关心。全省人口老龄化日渐明显,2004年底60岁以上人口达到360.9万人,约占全省人口的9.5%。但老龄服务装备和设施落后,老年人群境况令人担忧。2004年全省老年服务、医疗保健、社会教育机构和设施只有3.7万个,平均每百老人只有1.0个。全省独居老人22.4万人,只与配偶居住的老人114.7万人,分别占6.2%和31.8%,而在养老机构居住的老人只有6.7万人,占1.9%,在校老人只有4.6万人,占1.3%,与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目标相距甚远。

  三、加快社会协同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

  1、加快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需要更新观念,提高认识,重视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要以农村和落后地区为重点,增大投入,着力发展环保市政、社会保障、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和老龄等与百姓利益关系密切的社会公益事业,扩大服务层面、丰富形式内容、提升服务水平,使百姓的生活多姿多彩,充满欢乐。还要处理好产业与事业主体发展的关系,有放有保;加强引导和管理,使社会各项事业健康有序、更快发展。

  2、增强社会责任和道德法律意识。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加上市场利益的驱动,一些人的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发生扭曲变化,一些背离职业和社会公德的行为时常出现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当中,影响了社会风气。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增强服务和责任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弘扬、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宣传、监督氛围,同时将人们的道德修养和文化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使社会不断朝着融洽、和谐的方向发展。

  3、加快社会科技进步。经济、社会的发展以科技进步为基础和先导,需要不断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装备和带动。作为资源型省份和传统重工业基地,要实现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黑龙江省必须通过科技进步提高资源的开采和使用效率,降低污染,保护环境,同时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夯实经济基础,筑高社会发展平台。

  4、建立健全社会公平制度。营造公平合理的社会制度和环境是构建现代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和标志。政府应设法使更多的人实现劳动就业和获得收入,由让一部分人富起来转变为让更多的人共同富裕,同时体现人文关怀,扶助弱势群体,消除贫困。需从长远和大局着眼,建立健全社会公平和保障制度,保证人们在发展中享有平等权利。

  附件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